泰國佛塔的典型代表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1-09-21

泰國佛塔的典型代表spq19881127q 2011-10-23

傣族佛塔的型別

泰式金剛寶座塔。金剛寶座塔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就已出現,元、明、清時期這類佛塔建造較多。所謂金剛寶座式佛塔就是在一個塔座上共建5座塔,較高大的主塔居中,較主塔小的群塔圍繞主塔而立,它是根據大乘佛教金剛界五部五佛的意思而建。泰式金剛寶座塔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金剛寶座塔的組合不受塔數的限制,比如曼飛龍白塔由9座佛塔組合而成,9座塔的造型基本一致,與泰國13世紀所建南奔馬哈特塔十分相似。另一座規模較大的金剛寶座式佛塔是德宏盈江的曼勐盯塔,塔座上的小佛塔多達40餘座。泰式金剛寶座塔的塔座一般為圓形須彌座。在雲南潞西縣芒市內有一座樹包塔,在一層低矮的八角形臺中部,是一座高大的主塔,四隅各有一座小塔,在小塔之間各有一尊獅子。主塔被一棵大樹的根莖緊緊環抱著,位於四隅的小塔由兩層A角形的疊澀臺基,鐘形的覆缽體,七重相輪以及仰覆蓮瓣、傘蓋等組成,主塔的形制大體也是這樣。該塔覆缽與塔剎的造型和姐勒大金塔十分相似,屬南傳體系泰式金剛寶座塔風格。由於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對金剛寶座塔的意境和內涵有著不同的理解,所以金剛寶座上的佛塔數目不等,內地金剛寶座上的佛塔一般由5座組成,而云南泰式金剛寶座上的佛塔遠不止這個數,二者懸殊較大,這是大乘佛教金剛寶座式塔和小乘佛教金剛寶座式塔的主要區分點。其次還有造型、結構、佈局等方面各自均有自己的建築風格。

緬式鐘形佛塔。常見的是在一方形的塔基上,建一個圓形多環狀的塔座,座上為一喇叭狀的鐘體。這種佛塔與我國藏式喇嘛塔造型極為相似,但它不像喇嘛塔那樣上部寬平而粗壯,它的上部與塔剎的連線處收分十分自然,輪廓線顯得柔美,無僵直之感。塔形明顯效仿緬甸的所謂“善卡某”式佛塔,為典型的緬式佛塔。是從古印度窣堵波式佛塔演變而來的,是東南亞佛塔中最常見的一種塔型,雲南瑞麗市的姐勒佛塔就屬這種型別。

“串”字形佛塔。這種型別的佛塔在雲南傣族地區分佈較廣,其中臨滄西文筆塔最為典型。該塔高15米,基座為八角形,主塔由9個圓環體疊成,四角有7座小形的模型塔。始建於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為早期傣族佛塔。

高基座佛塔。這類佛塔塔身上層用幾組層次較少的盒狀體砌成,下層則系用多邊“亞”字形折角的砌法。如西雙版納的英貼塔、景谷縣勐窩佛寺雙塔均屬這種型別。這種型別的佛塔主要受泰國南部佔婆式佛塔和緬甸巴崗式佛塔的影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