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利與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3-29

長江三峽利與弊 執、念 1級 2022-02-22 回答

利方面:

1、防洪

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巨大的水庫,滯蓄洪水,使下游荊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禦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禦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庫容在73—220億立方米之間。如遇1954年那樣的洪水,在堤防達標的前提下,三峽能減少分洪100—150億立方米,荊江至武漢段仍需分洪350—400億立方米。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禦。

2、發電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這個水電站每年的發電量,相當於4000萬噸標準煤完全燃燒所發出的能量。裝機(26+6)×70萬(1820萬+420萬)千瓦,年發電846。8(1000)億度。主要供應華中、華東、華南、重慶等地區。

3、航運

三峽工程位於長江上游與中游的交界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對上可以渠化三鬥坪至重慶河段,對下可以增加葛洲壩水利樞紐以下長江中游航道枯水季節流量,能夠較為充分地改善重慶至武漢間通航條件,滿足長江上中游航運事業遠景發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從現在的每年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在養殖、旅遊、保護生態、淨化環境、開發性移民、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除此以外還有水產養殖、供水、灌溉和旅遊等綜合利用效率。

弊方面:

1、對庫區文物的影響

三峽工程600多公里長的淹沒範圍,使得如果不採取文物保護,在三峽庫區蓄水達175米以後,大量的文物古蹟都將被淹沒到水下,於是至1996年起,國家按期發放保護資金,三峽工程庫區文物的搶救性保護和發掘開始進行。其中重要的文物古蹟有涪陵白鶴梁、忠縣石寶寨、丁房雙闕——無名闕、雲陽張飛廟、豐都鬼城、奉節白帝城,此外還有較重要的古棧道5處,石刻、題刻56處,古橋17處;地下文物有較重要的遺址58處,墓群(墓地)45處。其中著名的有奉節縣草堂古人類化石點,是三峽水庫淹沒點唯一一處化石點;雲陽縣故陵楚墓、北宋的龍脊石題刻,巫山縣明清時代的大昌古鎮,唐代開始修建的大寧河古棧道等。 將要淹沒的地面文物,例如雲陽縣張飛廟、奉節縣的永安宮、巫山縣大昌鎮的溫家大院、秭歸縣的江瀆廟、新灘民居,忠縣丁房闕——無名闕,古代橋樑等都按照原工藝、原材料、原形制進行復建(多選址在臨近、淹沒區以外)。國內外聞名的白鶴梁石刻採取的原址保護方法,即在四十米的水下建設一座博物館,建成後遊人將可到水下參觀石刻,摩崖石刻則採用整體切割移至他處。同時在重慶市中心也修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三峽博物館,用來安放在搶救行發掘工作中出土的大量文物。 不可否認的是,雖經過大量的突擊性的文物保護並搶救發掘,一批珍貴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儲存下來,但是不可能保證保住所有的遺蹟,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沒入了淹沒線以下,而且將很難再被髮掘出來。

2、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

關於三峽建庫對生態壞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有利影響主要在長江中游,包括減輕洪災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燃煤對環境的汙染,減輕洞庭湖的淤積等。不利影響主要在庫區,除淹沒耕地、改變景觀和大量移民外,尚對稀有物種、天氣、庫尾洪澇災害、滑坡、地震、陸生動植物等等有影響。 氣候 三峽水庫蓄水後,由於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庫雖然對周圍氣候又一定調節作用,但影響範圍不大。對溫度、溼度、風速、霧日的影響範圍,兩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過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過400米。 年平均氣溫變化不超過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氣溫可增高0。3~1度,夏季月平均氣溫可降低0。9~1。2度;極端最高氣溫可降低4度,最低氣溫可增高3度左右;相對溼度夏季增大3%~6%,春秋兩季增大1%~3%,冬季將減小2%。 建庫後年降水量增加約3毫米,影響涉及庫周圍幾千米至幾十千米,因地形而異;仍需警惕伏旱對農業的影響。 平均風速將增加15%~40%,因建庫前庫區平均風速僅2米/秒左右,故建庫後風速仍不大。 陸生植物 直接受淹沒影響的陸生植物物種有120科、380屬、560種。其中絕大部分在未受淹沒影響的地區廣為分佈。因此,不至於造成物種的滅絕但其中三種珍惜植物必須妥為保護。 1荷葉鐵線蕨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庫區特產,斷續分佈東起萬州區、西至石柱縣西沱區沿江近100千米長,想向兩岸縱深3~5千米的狹長地帶。在亞洲大陸僅存與此。保護措施為在萬州新鄉三道河村建立一個2平方千米的物種保護點進行人工栽培。 2疏花水柏枝 三峽地帶特有植物,種源數量極少,分佈狹窄,分類及地理分佈有科學研究價值。樹形美觀,有潛在觀賞價值;幼嫩枝葉可供入藥。分佈在秭歸、巴東、巫山縣的長江兩岸,海拔高程在200米上下幅度內。保護點選在秭歸縣一集中樹木產地。 3川明參 我國特有植物,僅此一種,多年生草本,為名貴藥材。野生原產地是夷陵區蓮沱。分佈在海拔高程140米上下的頁岩風華石縫中野生種已極稀少。該地位於三峽水庫下游,雖不受淹沒影響,但在修建對外公路或其他設施時又可能遭受毀滅,所以保護點就設在夷陵區蓮沱。 水生生物 白鱀豚 白鱀(ji 四聲)豚屬鯨類淡水豚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我國特有珍惜水生哺乳動物,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單目錄,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幹流的湖北枝城至長江口約1600千米的江段內,由於歷年來人類活動的增加或不當,使白鱀豚以外死亡增加(包括漁具致死、江中爆破作業致死、輪船螺旋槳擊斃、誤進水閘等)。三峽水庫蓄水後,枯水期長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加大,對白鱀豚越冬極為有利。擱淺死亡可望避免,但由於長江中上游航運事業的發展,中游江段白鱀豚被輪船螺旋槳擊斃事件將會增加。為此長江新螺江段白鱀豚自然保護區將會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灘口江段 全場135千米,該區域江面開闊,河道曲折,水深約25米是目前白鱀豚分佈最密集的水域。 中華鱘 中華鱘屬鱘形目鱘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大型洄游魚類。幼魚待性腺發育到三期戀愛後,會進入長江口洄游至金沙江下游交尾繁殖。葛洲壩工程於1981年1月大江截流後,阻斷了中華鱘至長江口至金沙江的洄游路線。為此國家在宜昌建立了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所,定期將幼鱘放流如長江中。至1984年至2001年底共放流入長江達400萬尾。三峽工程位於葛洲壩上游,不存在阻隔中華鱘洄游路線問題,但三峽工程每年10月份開始蓄水,將使下洩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減少,這就又可能干擾中華鱘在葛洲壩下游的棲息和產卵活動。

3、移民問題

三峽工程全部竣工後,庫水淹沒區將涉及湖北和重慶的20個區市縣,最終動遷移民113萬,其中重慶16個區市縣受淹,移民數量佔整個庫區移民的85%左右。 按照“突出重點,遠近結合;移民進度與工程進度相銜接;在資金到位的情況下,移民宜早不宜晚”的移民搬遷原則,國家對三峽庫區的移民工程進行了詳細規劃,要求各個區市縣按照規劃分四期完成移民搬遷任務。這四個時期即:1993年到1997年為第一期,1998年到2003年為第二期;2004年到2006年為第三期;2007年到2009年為第四期。 三峽二期移民工作已經全部結束,國家二期移民工程終驗表明,目前庫區已經搬遷移民70多萬人,佔規劃總人口的62%,其中外遷移民14.2萬人。三峽工程二期水位即135米水位線下的38.25萬移民,已經全部按時搬遷。 在未來的6年時間裡,三峽庫區每年還需搬遷移民近8萬人。

4、地質災害問題

從1990年至2005年,地礦部、水利部、三建委、國土資源部等,撥出專項資金對三峽地質災害問題開展了專項研究,先後進行了《長江三峽工程庫岸穩定性研究》、《長江三峽工程庫區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崩滑體處理總體規劃報告》等數十項相關問題的專題研究。其中《長江三峽工程庫岸穩定性研究》共查獲體積大於10萬立方米的崩塌滑坡404處,總體積29。36億立方米,查獲泥石流溝90條,並對其中26個重大崩滑體進行了詳細勘查,對庫區查獲的崩滑體進行了穩定性評價和預測分析,劃分了不穩定庫段;《長江三峽工程庫區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崩滑體處理總體規劃報告》,共查獲175米以下崩滑體1302處(含原地礦部“七五”查獲的崩滑體),總體積33。34億立方米,對規劃為工程防治的有30個崩滑體;國土資源部完成了三峽庫區的20個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查出了庫區20個縣(市、區)所轄範圍內(包括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點5384處,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其中滑坡3891處,崩塌(含危巖)617處,不穩定斜坡668處,泥石流溝85處,地面塌陷88處,地裂縫33條;完成了庫區19個縣(區)地質災害調查,建立19個縣級監測站,初步建成群測群防監測預報網;完成了三峽地區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建成了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報示範區……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先後投入巨資對三峽地質災害進行了治理。 儘管三峽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對解決庫區地質災害,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交通安全起到了不容質疑的積極作用,但目前的地質災害治理卻存在著諸多問題,有的地方未達到治理效果,有的地方治理效果不明顯,而更多的情況是,在治理過程中,人們忽略了對當地 自然 景觀與人文景觀的保護與建設,對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造成了某種程度的破壞,使三峽的景觀品質大受影響,正在削弱對遊人的吸引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