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塔的發展歷史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5-16

青塔的發展歷史瑪麗0060 2016-06-01

最早建於東魏興和二年(540)。 高僧義玄禪師駐錫此寺,創立了中國佛教禪宗的重要一派──臨濟宗。唐大中八年(854年),義玄法師住持臨濟寺,並在這裡弘揚禪宗臨濟宗。他提出“三玄”、“三要”、“四料簡”“四照明”等參禪原則和宗旨,透過師徒問答的方式,瞭解對方悟境深淺,然後根據悟境深淺程度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說教、接引禪入。

禪風以“單刀直入,機鋒峭峻”著稱,別成一家。常以“棒喝”對待學人。就是在接引學僧禪入時,對其所問不做正面回答,只以棒打加口喝來促使對方省悟,成語“當頭棒喝”即源於此。義玄的禪學很快得到北方信徒的認可,前來問法求道者絡繹不絕,門葉繁榮,並形成禪宗的一大宗源,後世以寺名稱之“臨濟宗”,成為禪宗五大宗派中流傳最廣的一大派唐鹹通八年(867年),義玄禪師圓寂。遺骸火化後,其弟子將舍利分建兩塔藏之,一塔建於河北大名,今已不存。另一塔在正定臨濟寺內,唐懿宗賜諡義玄為“慧照禪師”,賜塔為“澄靈塔”。臨濟寺在宋金戰爭中毀於戰火,唯塔獨存,巋然於瓦礫中。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金世宗予以修復。 元朝時,臨濟寺再度興盛起來。住持海雲主持了重修和擴建,殿宇壯麗。元葛羅祿乃賢所著《河朔訪記》載:“臨濟寺在真定府城中,定遠門街,飛雲樓之東。其三門下有唐吳道子所畫布袋和尚像及搖鈴普化真贊、東坡墨竹、綠筠軒詩等石刻,極為精細”。元至大二年(1309年),趙孟頫奉敕撰《臨濟正宗碑》文,立於寺中。 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臨濟寺又進行了重修,當時,寺內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澄靈塔和祖堂及僧房。新立石碑,由王餅撰記,郭希愈書。到明末清初,寺院荒廢。清朝雍正皇帝敕“封唐鎮州臨濟寺僧義玄為真常惠幽禪師”並撥銀重修了寺廟。道光十年(1830年),總兵舒通阿出資再度重修,並將祖師殿移到大雄寶殿兩側,使殿堂布局有所改變。抗戰時,臨濟寺除澄靈塔外,尚有祖堂三間,東配殿三間。 臨濟寺交給佛教界管理,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開放,這座千年古剎又出現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臨濟宗不僅在中國國內傳播,還流傳到海外。1168年,日本滋賀縣比睿山僧侶榮西到中國學習佛法,巡拜了天台山、廬山、阿育王寺,將臨濟宗黃龍派禪法傳入日本,一時“學徒雲集,朝野尊尚。”其後日本俊芿禪師入宋,傳臨濟楊歧派禪法於日本。清初,福建福清縣黃檗山萬福寺臨濟宗隱武禪師赴日建宇治萬福寺,立黃檗宗,日本黃檗宗實灰中國臨濟宗的一個支派。臨濟宗、黃檗宗至今仍是日本佛教的重要宗派,擁有信徒300多萬,寺院6000多座。1979年5月,兩宗聯合成立了對外友好組織棗日中友好臨黃協會,從1980年起,每年派遣代表團訪華,朝拜臨濟禪師塔,並捐款維修,為中日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寫下了新的歷史篇章。

青塔的發展歷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