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最先前是幹嘛用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1-10-20

天安門城樓,最先前是幹嘛用的?題問決解 2009-08-24

天安門在中國的明朝、清朝兩代是兩代皇城的正門。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當時天安門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光彩奪目。一條筆直的中心御道,穿過端門,直通皇宮正門的午門。御道兩側,按左宗廟、右社稷的傳統建制排建。御道兩側增築紅牆,一直延伸到天安門外,與兩道千步廊相連,成為一個封閉狀態的宮廷廣場。廣場外圍,左為文官官署,右為武官官署,充分顯示了中央集權的浩浩聲勢。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天安門城樓面前是封閉狀態的宮廷廣場,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庶民百姓不得入內,探頭一看,即犯“私窺宮門”的重罪,格殺無赦。

明、清五百年間,國家有大慶典時在天安門舉行“頒詔”儀式。是新帝登基、皇后冊封而頒詔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傳臚、招賢取士的場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廟祭祖的必經之路,對老百姓來說,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區。天安門是人間的瓊樓玉宇,集古代建築藝術之大成。又是封建等級制的形象體現。

天安門城樓,最先前是幹嘛用的?網友ab911df 2009-08-24

不是城門,城門都是現在二環路上的,是皇帝在重要場合宣讀詔書,昭告天下的地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