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舊黃河是何時改道的,什麼原因改道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6-04

請問,舊黃河是何時改道的,什麼原因改道的?匿名使用者 2007-07-13

展開1全部

為什麼不先百度一下呢?

黃河的河道變遷

春秋時代及其以前,黃河出積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肅臨夏西北)“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砥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龍門以下一段南流至華陰向東,經三門過孟津與洛河匯流,其流道大體與今河相同。再下過大伾山北流,穿過漳河,經今河北周曲縣以東向北,然後分為數支,分道入海。最北一支為主流,到今深縣南折而向東,循漳河至青縣西南,又東北經天津東南入於渤海。這條河最早為《禹貢》所載,故又稱“禹河”。

春秋至今,兩千餘年,黃河下游河道多次遷徙,重大者有以下數次。

一、 周宿胥口河徙

《漢書·溝洫志》尋|王莽大司空橡王橫語:“周譜雲,定王五年河徙”,史稱此為黃河第一次大改道。清胡渭《禹貢錐指》進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右經滑臺城(滑縣舊城),又東北經黎陽縣(潑縣東北蘭裡)南,又東北經涼城縣,又東北為長壽津,河至此與深川別行而東北入海,水經謂之大河故瀆。”按《水經·河水》所記,大河故瀆大致經今河南滑縣、俊縣、濮陽、內黃、清豐、南樂,河北大名、館陶,山東冠縣、高唐、平原、德州等縣市境,德州以下復入河北,經吳橋、東光、南皮、滄縣而東入渤海。

宿胥口河徙之後,禹河舊道,有時還行水,至戰國中期才完全斷流。

二、新莽魏郡改道

新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河決魏郡,泛清河以東數郡”。在此以前,王莽常恐“河決為元城家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堤塞”,致使河道第二次大變。

魏郡河決之初,水無定槽,氾濫於平原、千乘之間,後經王景治理始得以穩定。據《水經》記載,此河大致走今濮陽南,範縣北,陽穀西,莘縣東,在平東,禹城西,平原東,臨邑北,商河南,濱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該河道保持了800餘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三、北宋澶州橫隴改道

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七月,河決澶州橫隴塌,於漢唐舊河之北另闢一新道,史稱橫隴河。橫隴河的流經,《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65載,“河獨從橫隴出,至平原分金、赤、遊三河,經橡、濱之北入海。”氣姚漢元《中國水利史綱要》說,“河決時瀰漫而下,東北至南樂(今縣)、清平(今為鎮)縣境,……自清平再東北至德州平原(今縣)分金、赤、遊三河,經橡(治慶次,今惠民縣)、濱(治渤海,今濱縣北)之北入海。”鄒逸麟《宋代黃河下游橫隴北流諸道考》定此河“經今清豐、南樂,進入大名府境,大約在今館陶、冠縣一帶折而東北流,經今聊城、高唐、平原一帶,經京東故道之北,下游分成數股,其中赤、金、遊等分支,經橡(治今惠民縣)J、濱(治今濱縣)二州之北入海。”今清豐六塔集以東尚有遺蹟,向北經莘縣韓張集(故朝城)以西,下經聊城堂邑鎮、陵縣縣城以右,高唐、平原、惠民以左。此河道形成之初,“水流就下,所以十餘年間,河未為患”,但到慶曆王四年,“橫隴之水,又自下流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餘里”,“其後遊、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淤,必決上流,終於在慶曆八年發生了商胡決口改道。

四、慶曆八年澶州商胡改道宋慶曆八年(1048年)六月,“河決商胡埽(濮陽東北二十餘里欒昌胡附近)”,改道北流,經大名(今縣)、恩州(清河縣西北)、冀州(冀縣)、深州(深縣)、瀛州(河間縣)、永靜軍(東光)等地,至乾寧軍(青縣)合御河入於渤海,史稱北流。後12年,即嘉桔五年(1060年),又決大名第六埽,下流“一百三十里至魏(大名)、恩、德、博之境曰四界首河,”再下合篤馬河(今馬頰河)由無棣入海,時稱二股河,也稱東流。東流與北流並存了近40年,且互為開閉,直至元符二年(1099年)六月末河決內黃口之後,東流遂絕。商胡改道,也是一次大改道,北流河道已移在西漢屯氏別河和張甲河以西,其下游與禹河主流已十分逼近。

五、南宋建炎二年杜充決河改道

建炎二年(1128年)冬,東京留守杜充,“決黃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黃河下游河道,從此又一大變。杜充決河的地點,史無明文,《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定在滑縣上流的李固渡(滑縣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許)以西。決口以下,河水東流,經今滑縣南,濮陽、東明之間,再東經、鄄城、鉅野、嘉祥、金鄉一帶匯入泗水,經泗水南流,奪淮河注入黃海。此後數十年間,“或決或塞,遷徙無定”。遷徙的範圍,主要在今豫北、魯西南和豫東地區。此次決河改道,使黃河由合御河入海一變而為合泗入淮,長時期由淮河入海。

六、南宋蒙古軍決黃河寸金澱改道

南宋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軍“決黃河寸金澱之水以灌宋軍”,黃河河道又一次較大的變化。寸金澱在今延津縣脖城東偏北三十里的滑縣境內。決河之水南流,經封丘西、開封東入陳留縣(今開封縣陳留鎮)境,以下“分而為三,杞居其中。”杞縣“城之北面為水所坦,遂為大河之道,乃於故城北二里,河水北岸,築新城置縣,繼又修故城,號南杞縣“。“大河流於二城之間,其一流於新城之北郭帷河中,其一在故城之南東流”。新城北一支奪灘河由帷州、寧陵、歸德至夏邑,以下分流經糠水至宿遷合酒和經作水故道至酒州入淮。中間一支為主流,由新舊杞縣城之間南流入渦,經鹿邑、毫州、蒙城至懷遠入淮。舊城南一支,經太康、陳州入穎,經穎州、穎上入淮,同時也分流入渦。後因歸德、太康二地要求,“相次堙塞南北二汊,遂使三河之水合而為一”,全由渦河入淮。此河行水60餘年,到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河決杞縣蒲口,沿舊河東流合泗入淮為止。

七、明洪武至嘉靖間河道變遷型

明初黃河,經河南滎澤、原武、開封,“自商、虞而下,由丁家道口抵韓家道口、趙家圈、石將軍廟、兩河口,出小浮橋下二洪”,經宿遷南流入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決原武黑羊山,“東經開封城北五里,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顏上,東至壽州正陽鎮全入於淮。曹、單間賈魯所治的舊河遂淤,主流徙經今西華、淮陽間入穎河,由穎河經穎上入淮。

正統十三年(1448年),河先決新鄉八柳樹,“漫曹、濮,抵東昌,衝張秋,潰壽張沙灣,壞運道,東入海”。後又決滎澤孫家渡口,“漫流於原武,抵開封、祥符、扶溝、通許、洧川、尉氏、臨穎、郾城、陳州、商水、西華、項城、太和”,沿顏水入淮。二河分流之初,北河勢大,故沙灣屢塞不成;景泰四年(1453年)以後,南河水勢漸盛,“原武、西華皆遷縣治以避水氣時為便利清運,納河南御史張瀾的建議,自八柳樹以東挑挖一河以接舊道,”灌徐、呂“。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塞沙灣,黃河主流復回開封以北,沿歸、徐一路舊道,經宿遷、淮陰入淮。弘治二年(1489年)以後,白昂、劉大夏採取“北岸築堤,南岸分流”的方策,一再疏浚孫家渡舊河,分殺下流水勢。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南岸故道盡塞”,“全河盡出徐、郊,奪入淮泗”,至隆慶六年(1572年),“南岸續築舊堤,絕南射之路,”進一步使河道得以穩定。此後,黃河歸為一槽,由開封、蘭陽、歸德、虞城,下徐、邳入淮,一直維持了280餘年。

八、清咸豐銅瓦廂改道

清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十九日,蘭陽銅瓦廂三堡下無工堤段潰決,工二十日全河奪溜。

銅瓦廂決口後,潰水折向東北,至長垣分而為三,一由趙王河東注,一經東明之北,一經東明縣之南,三河至張秋匯穿運河,人山東大清河。當時清廷忙於鎮壓太平軍,無暇塞治,文宗諭示:“現值軍務未平,餉糈不繼,一時斷難興築,……所有蘭陽漫口,即可暫行緩堵”。黃河自此改道東北經今長垣、濮陽、範縣、臺前入山東,奪山東大清河由利津入海。

九、民國27年鄭州花園口決河南徙

民國27年(193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為了阻止日本侵略軍的進攻,派軍隊扒決黃河。6月5日,先將中牟縣趙口河堤掘開,因過水甚小,又另掘鄭州花園口堤。9日花園口河堤掘開過水。後三日,大河盛漲,“洪水滔滔而下,將所掘堤口衝寬至百餘米”。大部河水由賈魯河入顏河,由顧河入淮;少部分由渦河入淮。至民國36年(1947年)3月15日堵復花園口決口,大河復回故道。

(摘自網友趙炎華關於黃河的答案)

由以上可知,黃河決堤氾濫改道絕大多數是因為天災,僅民國27年(1938年)6月鄭州花園口決堤氾濫是人禍.

請問,舊黃河是何時改道的,什麼原因改道的?lidaifu123456 2007-07-13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帝5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衝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請問,舊黃河是何時改道的,什麼原因改道的?昆吾宇達ip 2007-07-13

黃河歷史上改道很多次,最近一次改道好像是1940年代。

改道原因應該是跟降雨/堤防等有關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