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嶺,樅陽的世外桃源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9-08

龍王嶺,樅陽的世外桃源剛陽文化 2022-06-15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樅陽城之西,官橋有岱衝,湖水山形,湖光山色,田園村莊,婉轉而美。岱衝湖山水相依,青峰黛色,綠水碧波,淺水一葉若微山,飄然湖中,一堤連向水岸,宛若纖纖秋葉飛落。水岸環湖微瀾,岸邊紫雲英燦若雲霞,山影、水波、花香、蝶舞、魚遊、蜂鳴,風景絕佳之境也。

最美人間四月天,攜三五好友,間或一二紅顏,徜徉於湖光山色、遊樂於花香風景之中。看遠山如黛、近水漣漪、綠草茵茵、紅花燦燦、古柳垂枝、菜花黃綠,湖波之中,魚遊淺底;水岸之上,鳥飛白雲。其情其景,詩情畫意,不勝美麗。

微風輕拂,碧水藍天,岱衝湖岸,連城諸山搖曳,峰巒層層,松竹掩映,偶爾岩石其間,灰瓦泥牆,屋角滄桑。忽然那映在岱衝湖水中的群山,輕輕敘說著,連城山,古時候叫龍山,在龍山之西,有一座古寺廟,曾經叫龍門禪寺,南唐騎省徐鉉貶謫舒州,在樅陽連城踏馬不前,後居龍門禪寺,寫下了《龍門禪寺碑記》。

有一種想登連城山的感覺。“樅陽縣官埠橋鎮西南山勢突兀,延綿十餘里,崇嶺重重,高峰聳立,峰上巨石疊如城池,數峰相連,連山如城,因名連城山。連城山最高處蓮花峰高三百一十九米,又稱龍王尖,峰頂金牛宕,雨後瀑布,朝陽射之,若霞綺然。”

擇日從連城湖上龍王尖,G347路橫湖山之間,小路近山腳,山路林蔭,松竹楓柏間或左右,春筍偶發腳下,野花時開身旁。淺溝、徒坡、平岡、巨石、峭巖;峰迴、路曲、輕風、驕陽。綠草青青,雜樹叢叢,山嶺上下,小徑延伸,大約翻過兩三座山嶺,路旁有松樹四五棵,形狀若迎客,枝杆交錯,松枝勁節。

樹下稍憩,回眸群山遠水,連城湖煙波浩渺,樅陽城若在畫中。長江白鏈,長河柔波,繞著一葉綠洲,山水樓宇,街景花樹,車來人往,宛若水墨煙雲。我不禁發自內心的感嘆!“我的家鄉好美啊!”歐陽修說:“環滁皆山也,”我的樅陽城,“環城皆山水也!”

沿著山嶺崖邊,古道蒼苔,偶爾石階踏痕,終上峰間嶺上,山峰左右有巨石天然成崖,石間洞穿其中。峰左巨石繞徑,山路穿林而下,林間豁然開朗,崖前山谷,群峰環抱,谷中山岡平坡,叢叢蔟蔟茶樹,三三兩兩婦女釆摘著茶葉的嫩芽。

原路迴轉,峰嶺之右,壘石成牆,高岡之上,兩片巨石插天,天穹之下,一石橫擔,我想這應該就是連城山頂,龍王之尖了吧?那古老的傳說猶在記憶浮現,很遠很遠的古時侯,夏桀國滅,商湯放桀於居巢,隔著悠悠長江,夏桀遙望江南故土,思念妹喜,遂登連城山上,想於龍王尖上眺望遠方。

其時恰逢龍王尖上橫擔巨石有兩位仙人下棋,夏桀穿過巨石龍門,從上馬槽上得石門上的橫擔巨石,兩位神仙不為所動,一心下棋,下了三天三夜。夏桀站在石旁觀棋,棋上變化,塵世風雲,其間怕神仙餓了,又怕神仙渴了,便取出金盃玉盞,鍋碗餐具,燒好飯菜,斟滿瓊漿。兩位神仙相視點頭,端起瓊漿一飲而盡,大笑三聲飄然而去。

夏桀彷彿領悟了什麼,對著江南拜了三拜,將那鍋碗瓢盆和金盃玉盞留在了巨石上,又將隨身的金銀玉器封在了山間的一石甕缸裡,蓋好石甕缸蓋,他將和妹喜分別時留下的那把鐵剪插入了一塊岩石之中。還記得臨時分別的時候,商湯軍隊圍來,妹喜奪一把裁縫的剪刀準備殉情,夏桀匆忙奪過剪刀,不及放下,便被大臣和手下拉走,過了長江,流落巢水。

“夏桀流南巢,三年而亡。”橫亙巢水的山峰便被世代的人們稱為了龍山,那龍山之巔便叫做龍王嶺。假若你想去龍王嶺,一定要去龍王尖上看一看那龍門,還有那龍門巨石上的仙人棋枰和鍋碗瓢盆,金盃玉盞,再去尋找那石甕缸,揭開缸蓋,也許還會找到金銀玉器喲!不過那一把裁縫剪被龍王尖上的石匠無意間鑽開巨石拿走了。

龍王尖上,繞過石壘高牆,在峰頂之北,山路繞石而下,層層壘石之間,兩邊巨石如關,未進關口,眼中四野環峰低處,棟棟古屋簷角屋瓦忽然之間湧現。進入關口,視角豁然開朗,土屋、石屋、泥牆、灰瓦、石砌高臺、竹樹掩映、木門、木窗、古色古香;牆角屋簷、毗鄰相連,坡上坡下,茶葉其間。

繞過一間又一間古屋,穿過一叢又一叢花樹,一座不大不小的古山村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在竹園邊的一棟土屋的木門楣上,釘著的標牌寫著:“岱衝村5號”,放眼山下,穿過竹園松林,山腳下彷彿是那美麗的岱衝湖正在陽光下嫣然而笑呢。村裡相遇三兩個村民,問過皆是張姓人家,有一戶方姓曾在村中學校教書,喜歡這裡的美麗,便留在了這裡。

時間流溯,在公元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日本侵略中國,樅陽連城岱嶺的張姓人家,族中許多戶舉家躲進龍王嶺,在山北嶺下夯土築屋,開墾種地,漸漸形成了一座村莊。村莊最多的時候有近百戶人家,他們在山上種植茶葉,芝麻,玉米和糧食。靠近山嶺一棟土房的屋前,山岩層疊裡一泓細泉便是他們生活和飲用的泉水。

在山上的一戶人家,我們遇到了回來採茶的姐妹兩,姐姐叫張青,我的好奇地問山上的飲用水怎麼取得時,姐姐張青開心地帶我們來到那處泉水邊,她端著一盆青菜,蹲在泉水流出後坡下人工開出的淺石槽邊洗著青菜。張青指著泉水之源說:“我們的飲用水就在這裡,渴了就可以喝這裡的泉水。”洗完青菜,張青用塑膠瓢將石槽裡帶菜葉的水掏出,不一會兒,那石槽裡便又積滿了清澈的泉水。

原來,這一座山村的名字叫龍山村,山上曾經有一座小學校叫龍山小學。隨著歲月的變遷,曾經的近百戶的山村只剩下了幾十戶人家了,而這幾十戶人家也基本上在城裡賣了房子。每一年的清明前後,他們會回來這裡,釆摘著他們的先人留下的茶園的茶葉,那是他們的精神寄託,而樅陽人引以為榮的龍王尖茶。

在龍王嶺的東邊,一座不大的山嶺上,有一間石屋,石屋不大,以連城山上的麻石徹成,這裡就是龍王尖上的龍王廟。傳說張姓的家人在龍王嶺建起家園以後,有一個叫張大本的老人在山上開墾著荒地,撒了芝麻,他看見山頂芝麻地的中間有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便想將石頭移走。

張大本用盡力氣將芝麻地中間的石頭移了出來,收割芝麻的時候,那塊石頭不知怎麼地又回到了芝麻地的中間。第二年種芝麻的時候,張大本又將石頭移出了芝麻地。第三年種芝麻的時候,那塊石頭又回到了芝麻地的中間。

這次張大本沒有移動那芝麻地中間的石頭,他對著石頭拜了三拜,祈求道:“石頭啊石頭!你既然如此靈驗,若我今年在這不足三分地的地方種的芝麻,你能讓我收割的時候能打出三合芝麻,我便在此地給你蓋一座廟。”

芝麻收割的時候,平常從來打不了多少芝麻的山嶺芝麻地,不多不少,整整打了三大笆籮,剛好三合!張大本知道這芝麻地中間的石頭真的有靈,便在這芝麻地中間建了一座廟,將那塊石頭供奉起來。因連城山過去叫龍山,是龍王之山,便將這廟叫做龍王廟。

龍王嶺歸來,手中的茶杯裡還有在山上,用山泉水沏的茶葉,喝一口清芬的茶香,那美麗的龍王嶺,那樅陽的世外桃源,彷彿一切,都在那天的岱衝湖的風景裡,冥冥之中,湖光山色裡盪漾著桃花源的輕風微香,指引著去桃花源的方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