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河南行之一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9-16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河南行之一清風與你17 2022-06-20

七七

誰也不會想到,我們仨的旅行竟是如此的草率而堅定。

臨時起意,沒有詳細規劃。說走就走。

我們沿連霍高速一路自駕向西,抵雲臺山返鄭州經開封到蘭考,沿途既有自然景觀,又感受人文情懷;既有府衙祠堂,又有國家博物院;既目睹商都晝夜繁華的商業街,也見證黃河偏居一隅最後一道灣的熠熠風采。有靜坐永威木色中信書店的片刻安逸,有騎著單車從開封府飄過的閒情樂趣;為北宋好官包拯心繫百姓的一腔熱血感動,也被國家好乾部焦裕祿“拼上老命大幹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的情懷﹍﹍太多的感動和感慨匯聚於心,不吐不快。

很想用文字記錄這一段旅程,若干年後,在光陰老去的日子,當我們回望過去,我們可以會心一笑,然後說,那年,我們走過河南。一座座陌生而熟悉的城市。那裡留下我們尋找遠方的印跡。

十幾年前,孩子很小時候,初為父母的我們,經常帶著不諳世事的孩子出遊。兒子上學後,三個人能夠一起出行的時間越來越少,接著孩子讀初中,高中,直到高中畢業,我們計劃一場又一場旅行,一直也沒能如願。不是先生汛期防汛值班,就是我暑期培訓有活動,或是兒子學校補課,一起出遊的計劃成了我們仨心心念唸的事。

過完中秋節的第二天,因為下雨,先生的秸稈禁燒工作被叫停。我們終於有了一點時間,先生決定帶我們自駕出行。考慮我後半周學校的工作任務,計劃五天的西安行,只能被縮減到兩天半的河南自駕遊。

說走就走,簡單收拾妥當,我們向河南出發。

10月2日,下午14點,我們從唐店入口上了連霍高速。

節日高速免費,行人自然不少。車輛呼嘯而過,並沒有因為秋雨而減慢速度,大概也有和我們一樣,專挑一個雨天出行吧。

一路秋雨淅瀝纏綿,時斷時停。急速行駛的車輛,捲起一團一團的水汽,猛烈地撞擊在車前擋風玻璃上,雨刮器賣力地擺動著,把它又狠狠地摔在不知名的鄉村田野。

16:20,我們到了商丘夏邑縣路段。估計前方有事故,車輛被阻斷在自東向西的路上。貨車客車,大車小車,挨挨擠擠的,色彩斑斕。在秋雨的迷濛中,分列在兩道,似兩條長龍,看不見首尾,頗有些壯觀。有的司機和旅客估計是等的不耐煩了,紛紛從車裡出來,或伸伸腿,或三五一群聚在一起,抽支菸,說著一些不相干的話。

我們也下了車,在雨中靜默著。遠遠望去,田野迷濛成一片,早已經分不清哪裡是雨水,哪裡是霧氣。路邊的桕樹越發鮮紅,每個葉片上都閃爍著亮晶晶的光澤,這樣的豔紅的確能夠緩解不少視覺疲勞。綠葉也青得逼你的眼,這綠鮮嫩,活潑有靈氣,更讓人看到飽滿的生命的力量。也許,當初種樹的人,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樣的秋雨季節,這樣的紅綠搭配,緩解了行人堵車的尷尬和無奈。決策者的眼光和境界真的很重要。

先生從高德地圖上看到,前方至少還有800米。聽一個客車司機說,這路已經被堵兩個小時了,他們上一班車還在前面呢。雨裹著秋風,劈頭蓋臉而來,越發冰冷,擔心受涼感冒,我們趕緊上了車。大概有半個小時的光景,前面的車子終於開始動起來。

繼續一路向西,我們再次出發。

到了服務區,休息片刻,經過先生允許,我來開車。雖然車技不及先生,關鍵時刻,也能幫他緩解疲勞。

我小心翼翼駕著車,勻速向前。有的路段車少路寬,趁著先生沒注意,也偷偷猛踩油門,享受著激情速度的快感,跑起來特別拉風,恍惚間,有一種西部之旅的感覺。雖然駕齡10年,高速駕駛經驗還是極其匱乏。車多時,我必須專心致志,不敢有一點分神。

不知開了多久,第二次又被堵在路上,我吃盡了苦頭。起初跟在一輛貨車的後面,前面還有兩輛車。可是貨車磨磨蹭蹭,擋住視線,前面的兩輛實在沒有耐心忍受,索性一個快閃,一個向左鑽入超車道,一個向右駛進了應急車道。先生連連指責閃入應急車道的司機,本來前邊有事故,再這樣不顧一切往前衝,後面的救援車輛也上不來呀。有些規則,無論有沒有人監管,都必須遵守。這也是我們倆這些年,生活工作,為人處世,一直恪守的原則。

車子一點點往前移動,眼看著左邊車道速度明顯快了很多,剛才那兩輛本地車早已經不知去向。不知哪裡的一股衝動,剛剛還在心裡鄙視超車的司機,轉眼間,自己也成了極力排斥的那類人。看著後方車輛還很遠,我把車頭向左一拐,一剎那間,我就移動到了左前方。沒走多遠,才發現,其實兩個車道的速度是差不多的。我估計,前方事故的地方,一定是兩道並一道,交錯透過的。我已經開始為剛才的隨意變道後悔,我叫天不靈叫地不應,只能隨著車流走一陣,歇一陣。誰讓自己這道望著那道快?想起前幾天,和學生讀著曾文正“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的告誡,此時的我自己不也是正體驗著“走這道,望那道,哪道都不快”嗎?有時候想想,人還真是奇怪,總是行至最後才發現,我們迷戀不確定的東西就像迷戀幻術一樣。我暗自慶幸,也在心裡暗暗告誡自己,做事如趕路,抄不得近道,有些規則不得違反。抵達遠方最好的路徑,也許就是當初選擇的、最原始的路。

大概半個小時之久,我們才挪到前方事故多發地,居然有八輛事故車,有的被拖上故障車,有的在原地等待處理。先生說,高速行駛,一定不要靠近前車,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處理突發事件。估計這八輛車,是速度太快,追尾所致。好好的一個假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估計什麼心情都沒有了吧。想起陸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警示名言,似乎更有切身體會。

20:33,我們從G30轉到G4京港澳高速,看到了劉江黃河大橋。無奈,天黑車快,根本看不見黃河水的蹤影。駛離G4高速,我們上了G5512晉新高速,導航提示繼續行駛34公里。此時已經20:47,距離21點到達目的地的計劃,估計會晚一些。幸好先生預訂了酒店。

駛離G5512,21:06,我們前往S87——修武雲臺山方向。一路上沒看到幾輛車,只有我們的車風馳電掣,像個精靈一般,在幽暗的道路上一路飛奔。駛出雲臺山收費站,進入省道。

21:50,我們到達尚客優酒店,辦理入住手續,進了房間,才發現住宿條件並不是我們預想的那樣。既來之,則安之,也沒有什麼好計較的,衛生安全最重要。放下行李,來到一家燴麵館,我們要了三碗牛肉麵。寬寬的面,味道不錯,價格不菲。景區服務區,不讓人家有賺頭,好像也說不過去。在附近的商業街超市,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回到酒店,他們爺倆一床,我自己一床,不禁竊喜。

去雲臺山,一直是我的念想。很多年前,看到朋友在雲臺山拍的照片,就對那裡心馳神往。山青水秀,石美崖高,無數次想象那紅色的岩石諸峰,層層疊疊,高崖峭壁。也夢想著有朝一日,可以真正親眼目睹一下大詩人王維曾經吟誦“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那個茱萸峰。時間久了,雲臺山就成了我們的家庭夢想。

這次得空出來,雲臺山成了我們的第一站。

10月3日,早晨六點半。先生早早起床,洗漱完畢,去外面打探,找吃的。我和兒子換了新地方,也沒怎麼睡好。在一次次催促下,我們下樓,退房,把行李裝上車。和先生匯合後,走了好長一段路,徑直進了一家門面乾淨的店鋪。

7點30,吃完早飯,我們坐巴士前往雲臺山景區。

只顧著上車,也沒來得及看看車站旁邊的路牌。初來乍到,我們不知道具體該先去哪裡。先生嗔怪兒子,攻略沒有做好。兒子不服氣,說自己在網上研究了。這時,車上的導遊提示需要前往鳳凰棧道的下車。我們不知道該不該下車。鄰座的一個遊客告訴我們,不坐索道,不用下車。一會,導遊再次提示,需要到紅石峽的請下車,對,我們就到紅石峽。

現在回想,我們下車的地方,應該是半山腰,因為我們要去的紅石峽,和我們當初下車的地方,落差有好幾十米,或許更多。我們沿著臺階一路下行,放眼望去,山林幾乎覆蓋了整個山巒,各種雜樹彼此掩映,有的從石底長出來,有的長在半山腰。最大的感覺就是,這裡像原始森林,可是樹木不高大,有年頭的樹木也不多。大概這就是原始次生林的特點吧。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那是因為體驗了上山的步履艱難。現在,我們一路下坡,心裡想著,現在有多舒坦,回去就會有多艱難。隨著人流,一會的功夫,我們就進入了紅石峽景區的山腳。

“紅石峽是260萬年以來,由地表水沿紫紅色石英砂岩中的兩組裂隙下切形成的‘之’字形峽谷。長約2千米,寬數米至數十米,深60餘米,峽谷內紅巖碧水,四季如春。”看到石碑上的介紹文字,心裡敞亮了很多。

我們從山腳出發,沿著峽谷左岸搭建的觀景石階,溯游而上。目之所及,除了人,就是兩岸紅色的岩石,腳下如翡翠一般的水。撫摸著岩石,感受著來自34億年前的岩石質感,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它光滑晶瑩,質地堅硬,層層疊疊的岩石彷彿在訴說它悠久的歷史。在一塊石壁上,地質學家們從紋理優美的紅色岩石推斷,這裡曾經是12億年前的海灘遺蹟,岩石中交錯的紋理及波痕,泥裂,每一筆,每一處,都向世人敞開胸懷,等待後人的解讀。這些石頭是有生命的,它們不屈服自然,有尊嚴的聳立著。面對大自然的霜打雨淋、風吹日曬,依然保持著硬度和高度。不像其他地方的石頭,有的風化到柔軟。它們站著是石頭,臥著是石頭,完整的,堅硬的,美感的。

對面峭壁的石頭縫裡,長出了很多白色的小花。它們一團團,有的藉助石頭縫隙間少有的土層,有的直接長在石頭裡,使人不得不驚歎和折服。先生說,能在這裡生長的,都是強者。也許生命的不屈可以互相影響吧,石頭和草木相伴多少年,沒有人知曉。可我知道,它們的根長在了一起。

沿著石砌的平臺一路向前,要經過幾座橋。因為觀景點是依峽谷“之”字形而建,有的是從石頭中開鑿。從左岸到右岸,是堅硬的石頭橋;從右岸到左岸,是簡易的懸浮橋。走上去,搖搖擺擺,把橋下的水驚得一驚一乍,淘氣地躲開又閃回來,也別有一番樂趣。

我是喜歡水的。平生第一次見過這樣綠的水。記得小時候,背誦課文《桂林山水》,課文中這樣寫道:“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那時候,就想著什麼時候也可以去看看灕江的水。可現在,眼前的水,不就是這樣的嗎?山裝點著水,水倒映著山。人在山中走,宛如畫中游。

紅峽谷的水是一塊有靈性的玉,是一個溫婉的女子,是一幅靈動的畫。也許,到哪裡都不會再遇見這樣的水了吧!

返回的路有兩條,一條平坦通順,一條崎嶇不平。兒子選了後者,我們也認同跟隨。路上人不少,看來大家更願意挑戰未知的路。想起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那首詩,好像更應景:

“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叢林的深處。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往往這樣的路上,才會遇到更美麗的風景。果不其然,我們和一處處意外撞了滿懷。

不知道是天然,還是人為,在我們的右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道道瀑布。水從山崖的頂部一瀉而出,山勢平緩處,水就貼著石面靜靜流出。山石陡峭的,水就憤怒地衝下來,在一層一層的石壁上,摔得粉碎,再次衝擊下來。它們像一場接力賽,又像是一場持久戰,使人不禁聯想到壺口瀑布的壯觀,如果這裡的水面足夠寬,足夠大的話,這瀑布應該也是紅石峽一處絕美的風景。

爬上一道筆直的鐵鎖鏈,我們來到一處平緩的地方。腳下是被流沙衝擊而形成的河床,扭曲的石頭,一個個坑坑窪窪的切痕,看了讓人揪心。大家歇腳拍照,合影留念。出了紫藤長廊,經過水庫大壩,我們到了子房湖換乘的車站。

轉身回望,那來自於自然巧奪天工的層層岩石,讓人歎為觀止的紅石峽谷,已經完全被滿山的蔥綠遮蔽,這大概又是自然的另一個奇觀。《2012》裡有一段經典的臺詞:“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所以,常懷一顆感恩敬畏的心,我們才不至於盲目自大。

茱萸峰是我們的第二站。

茱萸峰,俗名小北頂,海拔1308米,臺階有1700多個。據說當年的大詩人王維就是在山腳下寫下懷想山東兄弟的傳世佳句。茱萸峰峰腰有藥王洞,相傳是唐代藥王孫思邈採藥煉丹的地方。

9點30,我們在子房湖站臺坐巴士前往茱萸峰。司機告知行程10公里,需要20分鐘左右。一路遊山玩水,雙腿真的鬆軟了很多。一上車,就靜靜地閉上眼睛養養神。可哪裡能消停啊,坐在窗邊的遊客炸呼呼的,看到雲氣纏繞山間,驚呼拍照。車子駛入山洞,驚呼山洞黑長。實在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地從車窗裡眺望疾馳而過的風景。

車上的廣播裡時斷時續地傳來播報,前往茱萸峰,大概需要經過14個隧道,每個隧道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已進入隧道的洞口便可看見。我們坐在巴士的後排,根本看不見。只知道盤山道層級而上,很多地方隧道與隧道之間的路,大都要拐180度的彎兒,幾乎都是直來直去。高山綠樹,莽莽榛榛,偶爾能看到裸露在外面的白色山脊,讓人不禁聯想到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山的肌膚,不同的是,這裡的山的肌膚是白色。

車輛進入隧道,就好像完全進入到另外一個感覺空間,兩邊幾乎沒有什麼照明的裝置,完全靠著巴士的車燈,還有車前顯示時間的綠色小螢幕。對面沒有車的時候,還相對好點,一旦有車過來,司機就會把車閃到一邊,特別在隧道拐彎的時候,其實還是蠻讓人擔心的。坐在車裡,感覺對面的車輛“嗖”的一下,從耳邊呼嘯而過。這樣的隧道錯車,是常有的事,心裡暗暗驚歎司機師傅的車技和膽量。

到了停車場,我們下車的時候,天空飄起了細雨。我要買雨衣帶上,他們倆堅持不用,理由是,一會爬山,雨衣也穿不住。我信了他們,掃了身份證,開始登山。

臺階真陡,筆直得沒商量。走了十幾個,我就兩腿發軟。心裡打起了退堂鼓。登山是我的主意,現在又不想去,說出來,害怕他們兩個嘲笑。只好強忍著,走一陣,歇一陣。先生看出我真走不動了,在旁邊試圖幫我。

那麼陡的臺階,攙著走,比自己走更艱難。拽著他,無疑是拖累他,自己依然抬不動腿。山道窄,人多擁擠,到處都能聽見氣喘吁吁聲。好不容易到了一個平臺上,大家都坐下來歇腳。我頭暈眼花,感覺腦袋要炸掉了,腿乏無力,真想哪裡都不去,就這麼坐著等他們下山。

先生提出讓兒子幫我揹包減輕負擔,我拽著兒子,又勉強走了幾個臺階。爬到茱萸峰一半的路程,在一個亭樓的歇腳處,我被丟在半路。因為身體的緣故,我再也爬不動了。渾身無力,一陣陣的虛汗,整個成了一個虛脫的病號。兒子拽著,先生攙著,腿依然不想邁一步,頭疼肚子疼。幾次試著往上走,爭取到達主峰,親眼目睹茱萸峰小北頂海拔1308米的壯觀,可是,最終還是做了一個決定。讓先生和兒子上山,我在原地等他們。看著他們遺憾的表情,我心裡其實也很難過。只是特殊的時刻,我實在不想動,太消耗體力了。

坐在半山腰的亭樓,看行人來來往往,人頭攢動,上山下山歇腳的,半途補充能量的,老人,小孩,整個亭樓都顯得異常擁擠。

雨越下越大,我又冷又餓。索性在旁邊的小賣部買了一件雨衣,穿在身上,頓時暖和了不少。乾坐著也無趣,就買了一杯奶茶和熱狗,一邊吃一邊等著他們下山。

12點,兒子和先生下山,見到我,看到我買了雨衣,正在喝奶茶。先生笑著說,都沒爬山,這裝備蠻齊全的。我暗笑。

在山下一間小店,我們簡單吃了一些小吃。每到一個吃飯的地方,一般都是我先佔位子,先生和兒子負責點菜買單。被兩個男人妥妥照顧著,雖然沒有領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觀,心裡依然美滋滋的。

12點45分,從茱萸峰停車場坐巴士。隔著車窗,遠山如黛,白色的雲霧繚繞,山間只剩下墨綠色的山間,雲騰山浮,蔚為壯觀。

乘興而來,興盡而返。雖然錯過茱萸峰,可這一路的相伴甚歡。先生說,回去以後,你只能說來了一趟雲臺,沒有山。兒子笑了,我們也笑了。

三毛說:“人生就是一場旅途,重要的不是沿途風景,而是陪你看風景的人”。山一程水一程, 能夠和相愛的人一起看風景,錯過的遺憾又何嘗不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風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