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怎樣進行合理澆水?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3-01-01

生薑怎樣進行合理澆水?

生薑怎樣進行合理澆水?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9-03-01

生薑喜溼潤而不耐乾旱,其根系較淺而不發達,吸水能力較弱,難以利用土壤深層的水分。雨季來臨時,姜苗亦不耐澇。因此,在栽培中必須根據生薑的需水特性合理進行排灌,才能使生薑健壯生長。

(1)發芽期水分管理

首先,播種時必須澆透底水,以保證生薑順利出苗。播種後,通常在出苗達70%左右時開始澆第一次水,但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及墒情靈活掌握。如為沙質土壤,保水性一般較差,遇乾旱天氣,土壤蒸發快,往往種姜尚未出苗土壤已十分乾燥,在這種情況下,應酌情澆水,促進種芽出苗。澆了這次水後,需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防土壤表面板結而影響出苗。如為黏性土壤,保水效能較好,土壤墒情較適宜,則可待出苗70%左右再澆水。

據萊蕪姜農經驗,第一次水要澆得適時,不要太早或太晚。如澆得太早,土表容易板結,幼芽出土困難,易造成出苗不整齊;如澆得太晚,則姜芽受旱,芽尖容易乾枯。在澆第一次水後的2~3天,緊接著澆第二次水,接著中耕保墒,可使姜苗生長壯旺。

(2)幼苗期水分管理

幼苗期植株較小,生長緩慢,需水不多,但幼苗期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北方正逢春末夏初乾旱季節,此時不可缺水。在幼苗生長前期,以澆小水為宜,澆水後趁土壤見幹見溼時,進行中耕淺鋤,鬆土保墒,以利於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在幼苗生長後期,已進入夏季,天氣乾熱,土壤蒸發量大,消耗水分多,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與澆水量,經常保持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0%左右。夏季以早晨或傍晚澆水為好,不要在中午澆水。這樣,既防土壤乾旱,又可降低地溫。另外,夏季暴雨之後,應以澆跑水的方式及時澆井水降溫,俗稱為“澇澆園”。同時,還應及時排水,以免姜田積水引起姜塊腐爛。

在整個幼苗期,要注意供水均勻,不可忽幹忽溼,若供水不均勻,不僅姜苗生長不良,而且常使發生的新葉扭曲不展,俗稱為“綰辮子”,影響姜苗正常生長。

(3)旺盛生長時期水分管理

北方地區在立秋以後,生薑便進入旺盛生長時期,生長速度加快,地上部發生大量分枝和新葉,根莖也迅速膨大。此時由於生長量大,需水量也相應增多。為了滿足該生長時期對水分的要求,根據天氣情況,一般每隔4~6天澆1次大水,以經常保持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5%~80%,促進產品器官迅速形成。至收穫前3~4天再澆1次水,使收穫時的姜塊帶有潮溼泥土,以利於入窖貯藏。

南方地區,姜田水分管理與北方地區不同,在幼苗生長前期,氣溫較低,雨水較多,影響姜苗根系生長。為了防止姜田積水和姜苗受澇,應搞好田間清溝排水工作,做到溝溝相通,雨後可及時順利排水,雨停水乾,有利於姜苗生長。在幼苗生長後期,氣溫升高,在水源不足的地方,為了保持土壤溼潤,減少水分蒸發,常在夏至前後結合中耕培土,用稻草、麥稈、油菜稈、油菜莢殼、蠶豆莢稈等覆蓋姜行畦面,對防旱保墒有良好效果。

在生薑大量分枝時期,需水量明顯增多,據廖覺民等研究,從出苗到子姜(一次姜球)生長時期,每667米2的生薑1晝夜所消耗的水分為0。5~0。8米3;在二次姜球至三次姜球生長時期,每667米2每晝夜耗水量為1~1。5米3。在快速分枝時期不可缺水,如缺水乾旱,輕者植株生長緩慢,葉片萎蔫,植株瘦弱,嚴重時心葉不展,多數葉片上卷甚至植株枯萎死亡。處暑以後,姜苗基本封行,若夏秋氣溫較高而久晴無雨時,為防姜苗受旱,有些地方採取傍晚灌水、早晨排水的方法,或於傍晚灌跑馬水的方法,均可收到較好的效果。浙江新豐姜區,在天氣乾旱時,在畦溝中保持3~6釐米的水位,維持土壤溼潤,對植株生長很有利。

生薑生長後期最忌漬水,我國南方一般在9月份以後,秋雨較多,此時必須清溝瀝水防漬,為根莖膨大創造適宜條件。

在水源不足的地方種植生薑,為了節約用水,可實行噴灌。山東肥城市陸房鄉,噴灌面積已達266。7公頃左右,該鄉實行姜田噴灌以後,除了節約用地2%、節約用水60%以外,還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他們種植的生薑比一般地面灌溉田的生薑長得高,分枝數也較多,平均單株根莖重達506克,比地面灌溉的提高12。7%。據對其營養品質的分析,維生素C、蛋白質及含糖量均高於地面灌溉姜田的根莖。由此可見,噴灌不僅有利於生薑生長、提高產量,還可使營養品質得到提高。

生薑怎樣進行合理澆水?練慕清K 2020-08-27

大姜是水"做"的,大家有沒有疑義?大姜一生幾乎離不開水。因為大姜喜溼潤而不耐乾旱,其根系較淺而不發達,吸水能力較弱,很難吸收到深層土壤中的水分。雨季來臨時,姜苗又不耐澇。因此,在大姜的栽培中必須根據其需水的特性合理進行灌溉,才能使大姜健壯生長。

大姜在各生育期的水分管理如下:

一,發芽期

首先,播種時必須澆透底水,以保證大姜順利出苗。播種以後,一般是在幼苗出土達到70%左右時開始澆第一遍水,但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及墒情靈活掌握。

如果你的姜地是沙性土壤,保水性差,土壤蒸發快,往往姜苗還沒有出土地就很乾了,這時候得酌情澆水,促進大姜出土。澆過了第一次水後,那就得保持土壤溼潤,要時常注意澆水,以防板結影響出苗。

黏性土壤保水性強,土壤墒情較好的情況下,則可以等有70%左右的幼苗出土後再澆。

發芽期的大姜澆水過早,地溫下降,土表易板結,影響出苗。如果澆得過晚,則姜芽易受旱,芽尖容易乾枯。

二,幼苗期

大姜幼苗期生長較小,需水不多,但大姜幼苗期正處於春末夏初的乾旱季節,此時不可缺水,應小水勤澆,始終保持土壤溼潤。

夏季溫度較高,澆水要注意"三涼",即水涼,地涼,天涼,趁一早一晚進行澆水。另外,夏季暴雨後應及時澆園,俗稱"澇澆園",同時注意及時排水,以免出現內澇,導致姜塊腐爛。

在大姜幼苗期注意供水均勻,不可忽幹忽溼,否則容易導致葉片扭曲不展,俗稱"挽辮子",影響姜苗的正常生長。

三,旺盛生長期

立秋前後,隨著溫度的下降,大姜進入旺盛生長期,生長速度加快,此時因生長量大,需水量也明顯增加。一般此時大約5–7天就得澆一次水,以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為佳。

如果出現缺水乾旱,輕者生長緩慢,葉片萎蔫,植株痩弱矮小,嚴重時心葉不展,多數葉片上卷甚至植株枯亡。處暑過後,姜苗基本封行,為防姜苗受旱,可選擇早晚澆水,對大姜塊的膨大很有利。

大姜生長後期最怕積水,一定要注意排澇。今年我們這裡雨水特多,那些地窪地帶,排水不暢的地塊內的大姜,今年就遭了殃了,有很多都已出現了姜瘟病,已早早收刨買掉了。

總之,大姜是喜水愛水而又怕水的作物,始終保持土壤溼潤,防止土壤忽幹忽溼,均勻提供肥水,是大姜生產中必須做到的事情。

生薑怎樣進行合理澆水?雲種養APP 2018-10-09

生薑水管理:播種時澆透底水,以保證順利出苗,出苗達70%左右時遇旱即澆第一次水,第一次澆水後,以後注意觀察,保持土壤溼潤,防土壤乾旱板結影響出苗不齊,出苗整齊後幼苗期植株小生長慢,需水不多,酌情以澆小水即可,苗期土壤持水量適宜70%左右。旺盛生長期需水量大,3-5天澆大水一次,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5%-80%,使塊莖正常膨大,至收穫前3-4天澆最後一次水,土壤溼潤收穫時姜塊帶潮溼泥土利於入窖貯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