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在鎮遠丟的石頭是真的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3-01-09

張三丰在鎮遠丟的石頭是真的嗎若語心0aL 2022-12-14

大明宣德六年(1413 年)欽差太常寺寺丞任自垣編纂的《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六《集仙記第五》記載了中國歷史上的道家奇人張三丰的事蹟,這是史書上最早記載張三丰事蹟的古籍。此後,在許多史料和地方誌中都有張三丰事蹟的記載。

這些古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張三丰的事蹟大量出現在貴州的地方誌中,如明代王耒、許一德編纂的《貴州通志》,明代郭子章的《黔記》、清代張廷玉的《明史》、清代衛既齊、薛載德編纂的《貴州通志》、清代猶法賢《黔史》、清代檀萃的《黔囊》、清代羅雯《黔書》等等幾十種版本。

張三丰

張三丰事蹟為何多在貴州出現?這與張三丰當年遊歷貴州的一段經歷有關:

傳說張三丰乃道家奇人,其道法精深,明成祖曾多次到武當山請他出山當國師,但張三丰雲遊四海,不接受朝廷封賞。明英宗時,張三丰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張三丰性格古怪,滿身汙垢,時常遭到其他道士嫌棄,後來得到朝廷封賞又遭到了不少人的嫉恨,處處為難於他,張三丰於是進入貴州遊歷,遠離武當山的世俗和明爭暗鬥。

張三丰進入貴州,被道士嫌棄排擠只是傳言,實際的情況是與明朝開發貴州的戰略有關。洪武十五年(公元 1382 年)徵南將軍傅友德攻克雲南,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對雲南的控制,開始做出了開發貴州的決定,在貴州實行軍屯、商屯和民屯,從內地調集了大批軍人、商人和普通百姓移民貴州。

明軍西征雲南

張三丰進入貴州,其實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進行的。清初的貴州《甕安縣誌》記載:張三丰離開武當山之後一路南行,沿途救助苦難人民,懲治貪官和惡人,他攜帶著皇帝賞賜的銀票行動,地方士紳、富戶聞其大名都紛紛解囊相送。張三丰一路走來,所帶財貨積累不少。

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張三丰雲遊到了貴州烏江上游的甕安縣一帶,張三丰見大婁山南脈氣勢恢宏,烏江曲折迴環,乃道家建造道觀的洞天福地,於是決定在這裡修建一處道觀,為當地百姓祈福,宏願風調雨順。張三丰為了修建道觀身體已經嚴重透支,再加上年事已高,修建道觀的宏願已經難以完成。在遺憾之中,他將一路化緣所得和無數信徒、富商捐獻的金銀財物和珍貴法器埋藏在了大婁山之中。

明軍

這些寶物有多少?據記載有20匹馬馱了整整三天才運完,所藏之地在烏江沿岸的石筍山與石鵝山之間。為了讓後世有緣人找到這些寶物,張三丰還留下了一首藏寶歌謠作為尋寶依據:

石筍對石鵝,石鎖烏江河。

誰人識得破,金銀用馬馱。

據《甕安縣誌》和《黔囊》、《黔書》等古籍記載,張三丰在臨死前曾留下預言,600年之後將出現有緣人找到他的寶物,繼續完成他未盡的事業,讓這些金銀造福人類。關於張三丰藏寶的記載,在民國時期的《論張三丰傳說》、《張三丰尋蹤》等均有涉及。

1987年底,文化部和國家民委編寫的大型叢書中,《中國民間故事整合·貴州卷》、《中國民間故事整合·黔南州卷》、《中國民間文學三套整合·甕安卷》等也對此有相關記錄。由此可見,張三丰藏寶烏江並非子虛烏有,也許在歷史上真有其事。當年張獻忠沉銀也被說成是傳說,但後來發掘結果證明了此事千真萬確。

張三丰龍形書法

從明朝開始一直到今天的數百年時間裡,成千上萬的尋寶人紛至沓來,他們或三五成群、或單打獨鬥,他們沿著烏江沿岸前行,尋找著傳說中石筍與石鵝的具體位置。一些人還帶上了洛陽鏟、探測儀等盜墓裝置,在甕安附近的一些山頭上,還有清朝時期尋寶者留下的臨時住所遺址,還有一些丟棄的鐵器殘留。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當地三豐文化研究的興起,尋寶熱再次掀起高潮。國內外的大批探寶者攜帶微伽重力儀、重力、磁法、電法、低頻、放射性(α卡法、測氡法)地質雷達、淺層地震儀等裝置進入烏江附近的大山尋寶,這些機器在當時是屬於很先進的裝備。但尋寶者來了一批又一批,但是都一無所獲,寶藏依舊沉埋大山之中。

烏江中的尋寶者

2010年夏,貴州黔南自治州將寶藏詩公佈於世,並且公開承諾無論何人、無論何時,只要能破解藏寶詩、尋找到張三丰寶藏,將為尋寶者鑄造一尊價值10萬元的黃金像作為永世紀念,另外送上10萬元獎金,再送10萬元供其家人做一次環球旅行。10萬元金額參照當年的物價水平,按照購買力進行浮動調整。找到寶藏之後,按照寶藏的數量進行一定比例獎勵。這一條尋寶訊息不限時間,無論是10年後還是20年後找到寶藏都算數。

這一公告就像一針興奮劑,不少尋寶者紛紛趕來,一些放棄了尋寶者又重新背上了行囊再次出發,他們紛紛湧入甕安、福泉兩地,沿著烏江流域一路搜尋,不放過每一片土地。每個人都希望能成為張三丰寶藏的繼承人,取得鉅額財寶和獎金,成為流芳百世的尋寶英雄。

明代金碗

如今整整10年過去了,這些探寶隊找到寶藏了沒有?一些尋寶隊在甕安、福泉等地尋找多年,他們中有人尋到了清代的銀元、銀錠和太平天國的一些武器,但始終沒有找到成堆的金銀和珍貴的法器。十年時間過去了,還有數支探寶隊在堅守和繼續尋找。他們始終相信,烏江沿岸肯定有張三丰寶藏。

10年承諾一直無法兌現,人們依舊對寶藏痴迷不減。張三丰的寶藏究竟下落何處?難道真的在烏江河道之中?若在河道之中,那這一輩子也休想撈到了,因為烏江不可能斷流的,而且烏江極深,下河打撈很不現實。難道正如張三丰所言,非要等到600年後才會出現有緣人,寶藏才會被發現嗎?

烏江兩岸(傳說中的藏寶地)

誰是那個有緣人呢?再過十年、二十年會不會有人成為幸運兒?這隻能靜待佳音了,張三丰寶藏能否被後人找到,這依然成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