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誰?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1-07-15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誰?balancew_w 2016-08-30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無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親華清和(號雪梅)為無錫洞虛宮雷尊殿當家道士,母親秦氏出身農家,曾嫁與秦家,婚後不久便守寡,與華清和的結合遭到族人痛罵,在阿炳出生一年後便悒鬱而死。阿炳一生下來就被父親送至無錫縣東亭鎮小泗房巷老家託族人撫養,8歲後帶回道觀,取學名華彥鈞,小名阿炳,並被送入私塾讀書。

華雪梅精通各種樂器和道家音樂。而阿炳幼時便表現了罕見的音樂天賦,在他10歲那年,父親便教他迎寒擊石模擬擊鼓,練習各種節奏(後成為當地有名的司鼓手)。12歲那年,阿炳開始學吹笛子,父親經常要他迎著風口吹,且在笛尾上掛鐵圈以增強腕力,後來索性將鐵圈換成了秤砣;阿炳在學二胡的時候,更加刻苦,琴絃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繭,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壯得多,這與他常年練習分不開的。17歲時,阿炳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

1914年,華雪梅去世,阿炳成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與堂兄華伯陽輪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後由於經營不善,阿炳又染上惡習,生活逐漸潦倒,在他34那年,雙目相繼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頭,賣藝為生。1939年,阿炳與江陰農村寡婦董彩娣結為夫婦。

1950年夏,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曹安和教授專程來無錫為阿炳演奏錄音,此時阿炳已完全荒棄音樂達三年之久,經過三天的練習,分兩次錄音,共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後《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1950年9月,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擬聘阿炳為教師,但當時他已身患重病,無力應聘,12月4日與世長辭,葬於無錫西郊山腳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樂上的成就,遠遠超越了家傳師承的藩籬,博採眾長,廣納群技,把對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透過音樂反映出來。他的音樂作品,滲透著傳統音樂的精髓,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情真意切,扣人心絃,充滿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最開始為無標題目音樂,是阿炳經過長期的修改演繹,結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發展形成,是我國民間音樂的精華之一,現已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阿炳經常在無錫二泉邊拉琴,創作此曲時已雙目失明,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阿炳賣藝一天仍不得溫飽,深夜迴歸小巷之際,常拉此曲,悽切哀怨,尤為動人。

阿炳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過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大雪象鵝毛似的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石亂玉,堆得面目全非。淒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老媼用一根小竹竿牽著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而來,在慘淡的燈光下,我依稀認得就是阿炳夫婦倆。阿炳用右脅夾著小竹竿,背上揹著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咿咿嗚嗚地拉著,在淅淅瘋瘋的飛雪中,發出淒厲欲絕的嫋嫋之音。”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週年國慶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又將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後來,彭修文將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絃樂合奏曲;丁芷諾、何佔豪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絃樂四重奏等等。中國唱片社曾將阿炳於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音製成唱片,暢銷海內外。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樂曲流暢婉轉,意境深邃,流露出傷感愴涼的情緒和昂揚憤慨之情。表達了阿炳對辛酸現實生活的沉思,寄託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在這首樂曲中,阿炳借無錫惠山勝景“天下第二泉”,抒發了自已飽經辛酸的一生,流露出對坎坷命運運的憤懣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此曲純粹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旋律優美婉轉,質樸動人,平靜深沉而不乏昂揚之志,纏綿哀怨而飽含憤慨之情,充滿濃郁的江南風格。

這是一首用變奏、衍展手法寫作的作品。開始是一個感懷,嘆息般的引子,接下來是第一主題,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區進行,低沉壓抑,表現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鬱悶心情。第二主題和第一主題對比鮮明,利用不斷向上衝擊的旋律和多變的節奏表現了作者對舊社會的激烈控訴,展現了他不甘屈服的個性。

這兩個主題共做了五次變奏,第一變奏中將每一主題進行了壓縮,第二主題卻大大擴充,激動有力。第二變奏中第一主題擴充為兩個樂句,第二主題則用離調手法加以發展,將情緒推向新的高度。第三變奏迂迴平緩,為高潮出現做了準確,第四變奏中第二主題猶如層浪疊湧,表現了阿炳內心積憤的盡情迸發。旋律在高音區煞住後突兀下沉,第五變奏是以全曲最低音開始做為尾聲,給人以意猶未盡之感。

主題的變奏隨著旋律的發展,時而深沉,時而激揚,時而悲惻,時而傲然,深刻的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誰?peter_cao_1974 2006-01-16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無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親華清和(號雪梅)為無錫洞虛宮雷尊殿當家道士,母親秦氏出身農家,曾嫁與秦家,婚後不久便守寡,與華清和的結合遭到族人痛罵,在阿炳出生一年後便悒鬱而死。阿炳一生下來就被父親送至無錫縣東亭鎮小泗房巷老家託族人撫養,8歲後帶回道觀,取學名華彥鈞,小名阿炳,並被送入私塾讀書。

華雪梅精通各種樂器和道家音樂。而阿炳幼時便表現了罕見的音樂天賦,在他10歲那年,父親便教他迎寒擊石模擬擊鼓,練習各種節奏(後成為當地有名的司鼓手)。12歲那年,阿炳開始學吹笛子,父親經常要他迎著風口吹,且在笛尾上掛鐵圈以增強腕力,後來索性將鐵圈換成了秤砣;阿炳在學二胡的時候,更加刻苦,琴絃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繭,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壯得多,這與他常年練習分不開的。17歲時,阿炳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

1914年,華雪梅去世,阿炳成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與堂兄華伯陽輪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後由於經營不善,阿炳又染上惡習,生活逐漸潦倒,在他34那年,雙目相繼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頭,賣藝為生。1939年,阿炳與江陰農村寡婦董彩娣結為夫婦。

1950年夏,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曹安和教授專程來無錫為阿炳演奏錄音,此時阿炳已完全荒棄音樂達三年之久,經過三天的練習,分兩次錄音,共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後《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1950年9月,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擬聘阿炳為教師,但當時他已身患重病,無力應聘,12月4日與世長辭,葬於無錫西郊山腳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樂上的成就,遠遠超越了家傳師承的藩籬,博採眾長,廣納群技,把對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透過音樂反映出來。他的音樂作品,滲透著傳統音樂的精髓,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情真意切,扣人心絃,充滿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誰?網友f564e9796 2006-01-16

阿丙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最開始為無標題目音樂,是阿炳經過長期的修改演繹,結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發展形成,是我國民間音樂的精華之一,現已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阿炳經常在無錫二泉邊拉琴,創作此曲時已雙目失明,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阿炳賣藝一天仍不得溫飽,深夜迴歸小巷之際,常拉此曲,悽切哀怨,尤為動人。

阿炳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過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大雪象鵝毛似的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石亂玉,堆得面目全非。淒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老媼用一根小竹竿牽著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而來,在慘淡的燈光下,我依稀認得就是阿炳夫婦倆。阿炳用右脅夾著小竹竿,背上揹著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咿咿嗚嗚地拉著,在淅淅瘋瘋的飛雪中,發出淒厲欲絕的嫋嫋之音。”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週年國慶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又將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後來,彭修文將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絃樂合奏曲;丁芷諾、何佔豪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絃樂四重奏等等。中國唱片社曾將阿炳於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音製成唱片,暢銷海內外。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樂曲流暢婉轉,意境深邃,流露出傷感愴涼的情緒和昂揚憤慨之情。表達了阿炳對辛酸現實生活的沉思,寄託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在這首樂曲中,阿炳借無錫惠山勝景“天下第二泉”,抒發了自已飽經辛酸的一生,流露出對坎坷命運運的憤懣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此曲純粹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旋律優美婉轉,質樸動人,平靜深沉而不乏昂揚之志,纏綿哀怨而飽含憤慨之情,充滿濃郁的江南風格。

這是一首用變奏、衍展手法寫作的作品。開始是一個感懷,嘆息般的引子,接下來是第一主題,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區進行,低沉壓抑,表現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鬱悶心情。第二主題和第一主題對比鮮明,利用不斷向上衝擊的旋律和多變的節奏表現了作者對舊社會的激烈控訴,展現了他不甘屈服的個性。

這兩個主題共做了五次變奏,第一變奏中將每一主題進行了壓縮,第二主題卻大大擴充,激動有力。第二變奏中第一主題擴充為兩個樂句,第二主題則用離調手法加以發展,將情緒推向新的高度。第三變奏迂迴平緩,為高潮出現做了準確,第四變奏中第二主題猶如層浪疊湧,表現了阿炳內心積憤的盡情迸發。旋律在高音區煞住後突兀下沉,第五變奏是以全曲最低音開始做為尾聲,給人以意猶未盡之感。

主題的變奏隨著旋律的發展,時而深沉,時而激揚,時而悲惻,時而傲然,深刻的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誰?閒庭草 2006-01-16

華彥鈞 (1893-1950) 民間音樂家。小名阿炳,江蘇無錫東亭人,當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之子。華清和號雪海,擅長演奏各種民間樂器,尤精於琵琶。華彥鈞自幼從其父學習音樂。他四歲喪母,二十一歲患眼病,三十五歲時雙目失明。在無錫市以沿街賣唱和演奏各種樂器為生,飽嘗人間的苦難。阿炳的器樂演奏深為群眾歡迎,其超群技藝,早在十八歲時就已被當地的道教音樂界看好。他曾廣泛學習各種民間音樂,能超脫狹隘的師承和模仿,根據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創作、演奏各種器樂曲。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流傳於世。僅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等得以儲存下來,併成為中國民族音樂殿堂中的瑰寶。1950年,他所演奏的六首樂曲曾被錄音,並由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將其記錄整理,編成《阿炳曲集》(音樂出版社1956年出版)。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最開始為無標題目音樂,是阿炳經過長期的修改演繹,結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發展形成,是我國民間音樂的精華之一,現已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阿炳經常在無錫二泉邊拉琴,創作此曲時已雙目失明,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阿炳賣藝一天仍不得溫飽,深夜迴歸小巷之際,常拉此曲,悽切哀怨,尤為動人。

阿炳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過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大雪象鵝毛似的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石亂玉,堆得面目全非。淒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老媼用一根小竹竿牽著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而來,在慘淡的燈光下,我依稀認得就是阿炳夫婦倆。阿炳用右脅夾著小竹竿,背上揹著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咿咿嗚嗚地拉著,在淅淅瘋瘋的飛雪中,發出淒厲欲絕的嫋嫋之音。”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週年國慶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又將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後來,彭修文將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絃樂合奏曲;丁芷諾、何佔豪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絃樂四重奏等等。中國唱片社曾將阿炳於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音製成唱片,暢銷海內外。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樂曲流暢婉轉,意境深邃,流露出傷感愴涼的情緒和昂揚憤慨之情。表達了阿炳對辛酸現實生活的沉思,寄託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在這首樂曲中,阿炳借無錫惠山勝景“天下第二泉”,抒發了自已飽經辛酸的一生,流露出對坎坷命運運的憤懣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此曲純粹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旋律優美婉轉,質樸動人,平靜深沉而不乏昂揚之志,纏綿哀怨而飽含憤慨之情,充滿濃郁的江南風格。

這是一首用變奏、衍展手法寫作的作品。開始是一個感懷,嘆息般的引子,接下來是第一主題,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區進行,低沉壓抑,表現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鬱悶心情。第二主題和第一主題對比鮮明,利用不斷向上衝擊的旋律和多變的節奏表現了作者對舊社會的激烈控訴,展現了他不甘屈服的個性。

這兩個主題共做了五次變奏,第一變奏中將每一主題進行了壓縮,第二主題卻大大擴充,激動有力。第二變奏中第一主題擴充為兩個樂句,第二主題則用離調手法加以發展,將情緒推向新的高度。第三變奏迂迴平緩,為高潮出現做了準確,第四變奏中第二主題猶如層浪疊湧,表現了阿炳內心積憤的盡情迸發。旋律在高音區煞住後突兀下沉,第五變奏是以全曲最低音開始做為尾聲,給人以意猶未盡之感。

主題的變奏隨著旋律的發展,時而深沉,時而激揚,時而悲惻,時而傲然,深刻的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與怨憤。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誰?匿名使用者 2006-01-17

華彥鈞 (1893-1950) 民間音樂家。

小名阿炳,江蘇無錫人,現在無錫商業大廈後身的崇安寺內就有他的一所小故居,崇安寺現在已經改造成商業步行街了,但是不知為何那所破舊的故居還在?我昨天剛剛去看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