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的黟縣真的是桃花源記的那個地方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2-11-23

黃山的黟縣真的是桃花源記的那個地方嗎?szotom 2009-07-21

是的!我是黟縣人。關於陶淵明寫的桃花園出處有很多版本,其實最真實最唯一的就是安徽黟縣,黟縣在解放前是個與世隔絕的盆地山區,主要水路交通,解放後為了修建道路。把進入黟縣的桃 源 洞 炸了,現在進入黟縣時候還能看到當年爆破留下痕跡,留下的潯 陽 臺。關於陶淵明在《黟縣赤嶺陶氏宗譜》史料有記載。《黟縣赤嶺陶氏宗譜》是古黟一些名村望族的宗譜中的一種。該宗譜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為手抄本,計有48頁,保存於赤嶺陶族後裔處。此宗譜內容主要有《黟縣陶氏源流序》、《列位再序》、陶氏世家、闔族班輩及陶氏宗祠聯文等,對研究陶氏家世及其中一支遷黟情況,對研究陶淵明及其《桃花源記》對古黟的影響,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一定歷史價值。2000年央視有報道過。

陶淵明,東晉,江西九江潯陽人,他在江西彭澤縣當官令,透過徽商認識了黟縣縣令。受黟縣縣令之約,陶淵明一行到黟縣觀光,他們坐船走水路到景德鎮,又從景德鎮坐船到祁門,然後從祁門到漁亭,黟縣縣令早在漁亭恭候。他們從漁亭到黟城,沿溪行,山徑曲折迂迴,但見群峰環抱,綠水長流,山似碧玉簪,水如青羅帶,兩岸桃花怒放,微風吹拂,落英繽紛,水上有小魚船在捕魚。淵明問:“此乃何處?風景如此殊麗。”縣令答:“此地名叫武陵源,百姓以捕魚為業。”復前行,見一山洞,隈阝奧 幽深,彷彿若有光,陶淵明抬頭仰望,洞額上鐫刻:“桃源洞”三個大字,洞兩旁有聯文曰:“白雲芳草疑無路,流水桃花別有天。”他禁不住讚歎說:“詩情畫意,有意境。”爾後跟隨縣令沿山口潛行,出洞復前行,地勢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廬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陽交錯,雞犬相聞。縣令說:“此地名曰樵貴谷(今桃源洞棧閣嶺),居住有十幾戶人家,都是避秦亂而來,他們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在棧閣嶺一家酒店,縣令設午宴招待陶淵明一行。宴罷,換轎上石墨嶺,經長演天街,再經長演嶺和蜈蚣嶺,鬥折而下,到石山橋,縣令下令停轎小憩。陶淵明站在橋上放眼望去,更覺得這裡土地平曠,城池巍峨,城外農舍儼然,阡陌縱橫交錯,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盡收眼底,好不愜意。

在黟縣城裡,縣令帶著陶淵明一行遊覽了淋瀝庵古剎、南屏村和東獄山……陶淵明在縣城停數日,離開黟邑,回到彭澤。縣令的盛情接待,黟邑沿途風光,武陵源,桃源洞,樵貴谷,巍峨城池,儼然農舍……都使他難以忘卻。以後他以黟縣為實際原形,寫了著名的《桃花源記》而流芳百世。

黟邑實在是個好地方,陶淵明和家裡人說起黟邑之行,陶淵明的小兒子說:“爹,我到那裡田居,你看行嗎?”淵明說:“行!”於是,陶淵明託黟邑縣令在淋瀝山附近山下買了一塊地(今四都西武赤嶺)給小兒子在黟縣定居。

陶淵明為官清廉,不為五斗米折腰,不久辭官來到江西廬山之南的歸園田居。他厭惡卑汙黑暗的官場,而熱愛躬耕田園的純樸生活。有詩云: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他在歸園田居生活中,很有樂趣,有時荷鋤南山下,有時練筆功書法,有時吟詩自娛,有時惦記黟縣兒子,不知他在黟縣田居生活怎樣?於是,他起意到黟縣看去,他帶著長孫離開廬山到黟縣,他們經過樵貴谷時,見一群眾在圍繞著一塊石刻議論。他走近一問,方知縣官大人為紀念他的好友陶淵明來黟縣而寫了《桃花源記》,下令在樵貴谷附近建潯陽臺和八角亭,因為陶淵明是九江潯陽人,故以潯陽為臺名。於是請來文人墨客題字,請來石工巧匠刻碑。誰知,石匠正在印刻“潯陽臺”三個大字時,陽字的半邊易字不翼而飛,不知去向。石匠正在發愁,幾個文人仿寫易字,都覺得不像原來的,氣韻不連貫。這時,陶淵明前往觀看,他孫子說:“我爺爺是潯陽人,會寫陽字。”於是,大家恭敬地請他椽筆。淵明很為縣令的友情感動沒有推委,他拿起如椽大筆,琢磨石碑刻字“潯阝臺”三字氣勢,雄渾地寫下陽字,然後把“阝”剪去,將易字交予石匠師傅完刻。大家一看,果然絕,“潯陽臺”三字渾然一體,“易”字灑脫。施工頭問其姓名,要付陶淵明墨跡錢,陶淵明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說著與長孫翻石墨嶺到黟縣去。

陶淵明爺孫倆從石山橋沿迤邐山路朝南屏村走去。在南屏水口,見有一座石拱橋,橋兩旁栽著五顆楊柳樹,橋上有個亭,有一個老者銀鬚飄灑,在亭上高聲誦吟《桃花源記》:“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竹……。”陶淵明上前躬問:“請問老先生尊姓大名?”老者看了看陶淵明,指導著自己鼻樑說:“問我的名姓?五柳先生也!”“請問大人貴姓?”淵明說:“敞姓陶,陶淵明是也。”老者一看是陶淵明大駕光臨,羞得無地自容,連忙跪下叩頭作揖說:“冒犯大人了,請恕罪?”淵明扶老者起來問:“何罪之有?”老者說:“我乃鄉村一教書先生,因仰慕先生才華和為人,因而把自己名字改為“五柳先生”,我還特意在門前橋兩岸栽了五顆柳樹,以示敬仰。陶淵明說:“先生不必介意,天底下同名同姓者多也。”老者說:“正是,陶大人您是來看您兒子嗎?我帶您去。”於是,五柳先生領著五柳先生到赤嶺找陶公子去。

赤嶺陶淵明小兒子在縣衙幹戶籍管理差役,兒媳帶著幾個孩子在家躬耕田畝。當夜,陶公子設家宴招待父親大人,南屏五柳先生也在場作陪。陶淵明深為兒媳賢惠和勤勞高興,淵明說:“躬耕生活好,能愉悅心情,健強體質”。席間南屏五柳先生向淵明五柳先生索詩句,陶淵明偶得一詩給南屏五柳先生作留念。詩曰: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南屏五柳先生嘖嘖稱讚:“好詩,好詩,耕耘雖然艱苦,但樂得其所。田家語,平直質樸,自然流轉,精緻清麗也。”如今,陶淵明來黟縣潯陽臺椽筆題字,南屏五柳先生向五柳先生索詩句傳為美談。

黃山的黟縣真的是桃花源記的那個地方嗎?三旋俠 2009-07-30

是的!我是黟縣人。關於陶淵明寫的桃花園出處有很多版本,其實最真實最唯一的就是安徽黟縣,黟縣在解放前是個與世隔絕的盆地山區,主要水路交通,解放後為了修建道路。把進入黟縣的桃 源 洞 炸了,現在進入黟縣時候還能看到當年爆破留下痕跡,留下的潯 陽 臺

黃山的黟縣真的是桃花源記的那個地方嗎?木葉的狼 2009-07-20

不是。那只是詩人構造的理想世界

他希望世界像“桃花源記”那樣美好

黃山的黟縣真的是桃花源記的那個地方嗎?雪棕熊 2009-07-20

是的,我去玩過,我爸爸在那當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