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的春節習俗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1-09-15

福建三明的春節習俗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3-14 回答

福建三明有以下特色春節習俗:

一、大田板凳龍

大田縣板凳龍(又稱板燈龍)於每年元宵節[正月十五]。在鄉村或街巷迎舞,俗稱迎龍,由龍珠、龍首、龍身、龍尾組成,均用竹木、燈板、龍紙分節扎制而後連綴而成。大田板凳龍——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草洋板凳龍

板凳龍又稱梅竹燈,這一種漢族舞龍舞蹈,相傳源於漢代,由“舞龍求雨”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

相傳,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東海的一條水龍不顧一切躍出水面,下了一場大雨,但水龍由於違反了天條,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間。人們把龍體放在板凳上,並把它連線起來(人們稱之為“板凳龍”),人們不分晝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產生。

龍舞還有“幹龍”、“溼龍”之分,“幹龍”多為娛樂,“溼龍” 則為求雨。“龍”到之處,百姓必潑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溼。

三、梅列碧溪板凳龍

前面一排燈籠引路,隨後是長龍似的燭橋,從村頭出發,浩浩蕩蕩沿著全村一路遊動翻騰繞一圈,家家戶戶的老人早已設好案桌、擺好供品、備好香燭等候在家門前,燭橋一到,立到點起香燭,放鞭炮迎接。

四、尤溪梅仙迎板凳龍

三明尤溪梅仙鎮的龍燈和其他地區的不同,稱為板凳龍,是純手工製作的。它是在一節節長約2米,寬約20釐米的木板上,用竹篾搭起骨架,糊上白紙,製成灶頭狀的龍身,繪上七彩的雲紋,在裡頭點上蠟燭。

五、松陽迎火把

松陽村有自己獨特的鬧花燈方式——“迎燭橋”。燭橋有的一戶一板,也有幾戶合一板的,其製法大體相同:分別在長約2。5米的厚木板兩端鑽孔為叉板,板上插好香燭,另制木抬槓(中間鑽一圓孔)和木叉軸,表演時將橋板兩兩相連,便成燭橋,抬槓須固定於橋板各銜接處。

傳說松陽村先主南朝公打退外患凱旋迴村時,因路途較遠,得知其進村天色已暗,鄉民為迎接他早早地將蠟燭固定於橋板之上,串接而結隊,並精心地將幹竹片包裹油柴製成三四米長的大火把,伴以笙蕭鼓樂,出隊迎接。迎接的燭橋燈因此流傳下來,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六、沙縣際硋村過火龍

過火龍是流行於鳳崗街道辦際核村的一項民俗活動。每年農曆二月初一晚上,燒炭火在地上鋪成一條寬約1。5米、長約10米的火路,表演的人打赤腳從火路的這頭跑向那頭,以去掉一身黴氣,換來來年福祉。

同時,在附近將磚頭放入火中燒得通紅,用手掏出,表示“抱金磚”獲富裕的願望。據說,表演過火龍和抱金磚者,需齋戒並不近女色七天,否則,會燙傷手腳。此民俗也許是源於先民對火的一種崇拜。

七、夏茂魚燈

舞大魚俗稱舞魚。傳說在五百年以前由江西民間藝人來夏茂做工時所傳教,至今在夏茂一帶流傳長盛不衰。每年春節正月初一到十五,各村發起舞魚隊,舉著用竹蔑扎綁骨架、用五顏六色紙張裱糊的魚燈,在鑼鼓樂中走街竄戶,滾動穿梭,魚光飛濺,表示祁福,象徵年年有餘。

搜狗問問

福建三明的春節習俗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3-14 回答

福建三明的春節習俗有:打黃粿、蒸年糕、做煎丸、炆長命菜、包燒賣、裹包子、煮松丸等等。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界後,就開始製作好過年的黃粿、糖糕、煎丸等節日美食。

製作黃粿,先要準備好“米柴灰”。把那“烏珠子”“黃枝子”等雜柴砍下幾大捆,燒成灰,冷卻化為灰燼後裝起待用。其次,“淋灰浸米”,用沸水衝大禾米變成金黃色。

而後晾乾,讓灰水慢慢滲入。再次,“蒸米捶粿”。要緊的是把浸過黃灰水的大禾米用飯甑蒸熟蒸透,手工反覆捶搗打爛。

搜狗問問

之後把捶好的黃粿從石缸裡扯到簸箕裡,揉搓成圓形,面上再抹上一層茶油放在瓷缸內待客用。

捶打黃粿,蘸糖現吃。更多的是另一種吃法,即把現成的大塊黃粿切成小條塊,放入沸水翻滾的鍋裡煮上幾分鐘後,撈起放在盤子內,再用豬肝或豬肉等臘味油(也可放熟茶油)拌上,加上些許蔥、蒜等調味佐料,就是一盤色香味齊全的黃粿條。

做煎丸,選取自種的優質“擔竿糯”米和粳米。將舂好的糯米與粳米混合,放入水桶中浸泡一夜後,磨成米漿。用包袱裝好米漿,加石塊擠壓水分成米團。

然後,將米團掰成小塊米粉,接著把紅糖(或白糖)撒入米粉,攪拌均勻後,則用手反覆搓揉成團。之後,揉捏米團成長圓形的丸子。緊接著,把揉捏好的丸子放入滾燙的茶油中炸。

當煎丸呈金黃色浮出油麵時,便可撈出起鍋,瀝乾餘油。趁熱食用那又香又甜又軟的煎丸,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幸福。

福建三明的春節習俗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3-14 回答

福建三明有以下特色春節習俗:

一、大田板凳龍

大田縣板凳龍(又稱板燈龍)於每年元宵節[正月十五]。在鄉村或街巷迎舞,俗稱迎龍,由龍珠、龍首、龍身、龍尾組成,均用竹木、燈板、龍紙分節扎制而後連綴而成。大田板凳龍——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草洋板凳龍

板凳龍又稱梅竹燈,這一種漢族舞龍舞蹈,相傳源於漢代,由“舞龍求雨”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

相傳,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東海的一條水龍不顧一切躍出水面,下了一場大雨,但水龍由於違反了天條,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間。人們把龍體放在板凳上,並把它連線起來(人們稱之為“板凳龍”),人們不分晝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產生。

龍舞還有“幹龍”、“溼龍”之分,“幹龍”多為娛樂,“溼龍” 則為求雨。“龍”到之處,百姓必潑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溼。

三、梅列碧溪板凳龍

前面一排燈籠引路,隨後是長龍似的燭橋,從村頭出發,浩浩蕩蕩沿著全村一路遊動翻騰繞一圈,家家戶戶的老人早已設好案桌、擺好供品、備好香燭等候在家門前,燭橋一到,立到點起香燭,放鞭炮迎接。

四、尤溪梅仙迎板凳龍

三明尤溪梅仙鎮的龍燈和其他地區的不同,稱為板凳龍,是純手工製作的。它是在一節節長約2米,寬約20釐米的木板上,用竹篾搭起骨架,糊上白紙,製成灶頭狀的龍身,繪上七彩的雲紋,在裡頭點上蠟燭。

五、松陽迎火把

松陽村有自己獨特的鬧花燈方式——“迎燭橋”。燭橋有的一戶一板,也有幾戶合一板的,其製法大體相同:分別在長約2。5米的厚木板兩端鑽孔為叉板,板上插好香燭,另制木抬槓(中間鑽一圓孔)和木叉軸,表演時將橋板兩兩相連,便成燭橋,抬槓須固定於橋板各銜接處。

傳說松陽村先主南朝公打退外患凱旋迴村時,因路途較遠,得知其進村天色已暗,鄉民為迎接他早早地將蠟燭固定於橋板之上,串接而結隊,並精心地將幹竹片包裹油柴製成三四米長的大火把,伴以笙蕭鼓樂,出隊迎接。迎接的燭橋燈因此流傳下來,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六、沙縣際硋村過火龍

過火龍是流行於鳳崗街道辦際核村的一項民俗活動。每年農曆二月初一晚上,燒炭火在地上鋪成一條寬約1。5米、長約10米的火路,表演的人打赤腳從火路的這頭跑向那頭,以去掉一身黴氣,換來來年福祉。

同時,在附近將磚頭放入火中燒得通紅,用手掏出,表示“抱金磚”獲富裕的願望。據說,表演過火龍和抱金磚者,需齋戒並不近女色七天,否則,會燙傷手腳。此民俗也許是源於先民對火的一種崇拜。

七、夏茂魚燈

舞大魚俗稱舞魚。傳說在五百年以前由江西民間藝人來夏茂做工時所傳教,至今在夏茂一帶流傳長盛不衰。每年春節正月初一到十五,各村發起舞魚隊,舉著用竹蔑扎綁骨架、用五顏六色紙張裱糊的魚燈,在鑼鼓樂中走街竄戶,滾動穿梭,魚光飛濺,表示祁福,象徵年年有餘。

福建三明的春節習俗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3-14 回答

三明市當地習俗主要指梅列、三元兩區的原住民過節習俗。對於三明市內兩區的過年從除夕開始,大年三十早上做餈粑,多數以黃豆紅糖相伴和的豆沙沾來吃,三十晚吃團員飯前祭天地;大年初一早上做米粿,這活比較複雜繁重,一般都是左右鄰居幫忙一起舂,小孩開始走親戚拜年;梅列區的原住民各姓氏在初一早上到祠堂拜祖,祠堂老大會按各家當年人頭數(新進門媳婦算入人數,女兒出嫁後算夫家人)分餅或得到紅包(次習俗三元沒有)。初二開始親戚互相宴請,主要是對新嫁娶的年輕人要到,有二次認親的作用。到了初五一定要吃鴨湯麵。初一到十五古代有遊菩薩習慣,梅列一直游到正月二十才能結束,二十這天是專門遊尊王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