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王元之》的翻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1-09-24

文言文《王元之》的翻譯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2-09-26 回答

王元之,濟州人,小時候七八歲就已經會寫文章了,直到畢文簡為州里當差,才聽說他這個人。詢問他的家事,知道王元之家以磨面為生,因此讓他以《磨詩》為名做詩。元之不假思索就說:“只要心裡正直,不要為眼下未被人知曉而發愁。如果有人輕輕借了你一點力,就是你轉身的時候。”文簡感到十分驚奇,就把他留在了學堂裡聽講學,一天,太守在筵席上出詩句(對聯):“鸚鵡能言爭似鳳”,在座賓客沒有能夠對上來的,文簡就把詩寫在了屏風上,元之在下面寫下下聯:“蜘蛛雖巧不如蠶。”文簡看到後感嘆說,真是能治國安邦的才子啊!於是就賜予王元之衣帽,稱他為小朋友(忘年之交)。

文言文《王元之》的翻譯 陪你校服到婚紗♕ 1級 2012-09-26 回答

一、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文言文《王元之》的翻譯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2-09-27 回答

王元之,濟州人,小時候七八歲就已經會寫文章了,直到畢文簡為州里當差,大家才知道這個人。知道王元之家以磨面為生,因此令他以《磨詩》為名做詩。元之不理解就說:“但存心裡正,無愁眼下遲。若人輕著力,便是轉身時。”文簡十分驚奇,就把他留在了學堂裡聽講學,一天,太守在筵席上出詩句(對聯):“鸚鵡能言爭似鳳”,在座賓客沒有能夠對上來的,文簡就把詩寫在了屏風上,元之在下面寫下下聯:“蜘蛛雖巧不如蠶。”文簡看到後感嘆說,真是經天緯地之才啊!

文言文《王元之》的翻譯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2-09-27 回答

王元之,濟州人,小時候七八歲就已經會寫文章了,直到畢文簡為州里當差,才聽說他這個人。詢問他的家事,知道王元之家以磨面為生,因此讓他以《磨詩》為名做詩。元之不假思索就說:“只要心裡正直,不要為眼下未被人知曉而發愁。如果有人輕輕借了你一點力,就是你轉身的時候。”文簡感到十分驚奇,就把他留在了學堂裡聽講學,一天,太守在筵席上出詩句(對聯):“鸚鵡能言爭似鳳”,在座賓客沒有能夠對上來的,文簡就把詩寫在了屏風上,元之在下面寫下下聯:“蜘蛛雖巧不如蠶。”文簡看到後感嘆說,真是能治國安邦的才子啊!於是就賜予王元之衣帽,稱他為小朋友(忘年之交)。

老師說過的。應該不會錯。我把詩也翻譯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喜歡的話就要採納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