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GPS,地圖是怎麼畫出來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07-15

古代沒有GPS,地圖是怎麼畫出來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5-24 回答

製圖六體

中國西晉時期地圖製圖學家裴秀總結的繪製地圖的六條原則,載於他所著的《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序言中。文中說:“製圖之體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廣輪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體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數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險之異也。有影象而無分率,則無以審遠近之差;有分率而無準望,雖得之於一隅,必失之於他方;有準望而無道里,則施於山海絕隔之地,不能以相通;有道里而無高下、方邪、迂直之校,則徑路之數必與遠近之實相違,失準望之正矣,故以此六者參而考之。然遠近之實定於分率,彼此之實定於準望,徑路之實定於道里,度數之實定於高下、方邪、迂直之算。故雖有峻山鉅海之隔,絕域殊方之迥,登降詭曲之因,皆可得舉而定者。準望之法既正,則曲直遠近無所隱其形也。”裴秀詳細論述了製作地圖的原則和方法。分率,即比例尺,用以區別地域長寬和麵積的大小;準望,是確定各地物的方位;道里,即距離,用以確定道路的里程。高下、方邪、迂直,是校正由地面起伏、道路迂迴而引起的水平直線距離的誤差。裴秀指出,在運用這些原則時應因地制宜,互相參照。這樣,雖有高山大海阻隔和難以達到的絕險之地,都可以得到正確的結果。“六體”中的高下、方邪、迂直三條,後人解釋不一。一般認為,按原文並考慮到測制地圖的基本法則,應理解為:將兩地間的道路長度(包含道路起伏、彎曲而引起的誤差)改化為水平面上的直線長度的 3個因素和方法。

製圖六體是中國最早的地圖製圖學理論,它正確的闡明瞭地圖比例尺、方位和距離的關係,對中國西晉以後的地圖製作技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賈耽、宋代沈括、元代朱思本和明代的羅洪先等古代製圖學家的著名地圖,都繼承了製圖六體的原則。

製圖六體,是晉代製圖學家裴秀提出的繪製地圖的六條原則。

裴秀(公元224~271年)字秀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省)人,晉武帝時官司空,後任宰相。他根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徵路迂直”,校驗了魏國留下的舊圖。由於舊圖繪製粗略,加之地名改變,他在門客京相 的幫助下,編制了我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地形方文圖》。他總結了前人制圖經驗,提出了地圖製圖的六條原則,即“製圖六體”:

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為“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

三為“道里”,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

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

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裴秀認為,製圖六體是相互聯絡的,在地圖製作中極為重要。地圖如果只有圖形而沒有分率,就無法進行實地和圖上距離的比較和量測;如果按比例尺繪圖,不考慮準望,那麼在這一處的地圖精度還可以,在其它地方就會有偏差;有了方位而無道里,就不知圖上各居民地之間的遠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離,而不測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則徑路之數必與遠近之實相違,地圖同樣精度不高,不能應用。這六條原則的綜合運用正確地解決了地圖比例尺、方位、距離及其改化問題。所以製圖六體成為我國明代以前地圖製圖學理論的基礎,在我國和世界地圖製圖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