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 真的 為之賊嗎 人老而心花 棄家庭而不顧 是為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2-11

老而不死 真的 為之賊嗎 人老而心花 棄家庭而不顧 是為何!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2-04-15 回答

人老花心,屬於荷爾蒙過剩,屬於生理上精力無法發洩,屬於思想觀念比較開放。喜歡美女美男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夠逾越道德底線,不能破壞家庭,不能在毀壞別人幸福的基礎上。如果是未能妥善處置家庭或者徵求家庭成員意見,或者給家庭以巨大傷害,只是為了滿足個人淫慾或者是一時的感官刺激或者是吃一口新鮮的野味,那就是老不正經、老禽獸、老動物了。老而貪淫為之獸,返璞歸真,從人返祖到野獸了。

老而不朽謂之聖

老而不死謂之賊,

老而不死謂之妖,

老而貪淫為之獸。

賊,是破壞的意思。原壤破壞的是表面的禮節,並不為過,其實是真性情,真性格(母親去世沒有斂容低首,反而帶頭唱起喪歌。)最可怕的是去摧毀善良、天真的人性,那才是真正的老賊。

孔子是跟他的朋友開玩笑,善意的批評,意思是你為老不尊,空活了,不尊禮法,耗費時光,是社會的敗家子。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孔子與原壤間的一段往事。

禮記/檀弓下記述了這個故事:“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 ‘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 歌曰: ‘貍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孔子與原壤原來是老朋友。原壤母親死後,孔子還幫助他整治棺槨。然而原壤卻忍不住敲打著棺木唱了起來。登木,應該是指“噔木。”即敲擊棺木作噔噔之聲。關於原壤所唱的兩句詞的含義,歷代的注經家們沒有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有說是稱頌棺木的華美的,有說是描述孔子之手如女子之手,卷卷然而柔弱。也有的乾脆承認其意不可知。竊以為不如將這兩句解作原壤對先母的思念之詞。貍首之斑然是指其母親鬢髮斑白如同狸貓頭頂的花紋。女(汝)手之卷卷,應當是回憶他母親的手柔弱的樣子。原壤在喪禮時唱起歌來,顯然違反了喪葬期間莊重肅穆的氣氛,與禮不合。所以孔子的隨從勸孔子停止相助。

不過在孔子看來,原壤的行為雖然有乖於禮法,不合於孝子謙恭卑遜之道,倒也是出於他對亡母真切的思念之情。所以他裝作沒聽見。並解釋說既然原壤沒有忘記與母親的親情,那我也不能放棄我和原壤之間的友情。

長而無述,指原壤成人後的所作所為沒有值得被人稱頌或稱述的地方。看來孔子的這位故交既不修邊幅,又碌碌無為,一貫倨傲散漫,實在是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難怪孔子要用這麼重的語氣批評他,說他老而不死,虛度時日。 賊,舊注以為是“賊害”之義。鄙意不如解作“浪子,蕩子,或敗家子 (dissipater, violator)” 更為準確。說文解字釋賊為“敗。”左氏文十八: “毀則為賊。”注:“ 毀則,壞法也。”故賊的本義是違反與敗壞禮法規則 (violation, digression)。

看到原壤放任不拘而一事無成,孔子難免要教訓一下這位舊時的朋友。 不過孔子行事很講分寸。雖然一方面用了“老而不死”這樣的嚴詞,而另一方面只是用手杖輕輕敲打他的小腿使他跪坐。這一重一輕的搭配體現出夫子的中庸之道,既警示了其行為的不檢,又照顧到他與原壤故交的情誼。可以說是剛柔相濟,恰如其分。

老而不死 真的 為之賊嗎 人老而心花 棄家庭而不顧 是為何! 我的地盤我做主 1級 2012-04-16 回答

我們不要總認為老人活著是家庭的負擔。老而不死,不僅不是賊,反而是兒孫的福分。一個長輩在屋子裡不論躺著或坐著,都會讓兒孫感到一種溫馨。至於人老而心花,棄家庭而不顧,這是多種原因形成的

老而不死 真的 為之賊嗎 人老而心花 棄家庭而不顧 是為何!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2-04-16 回答

那你是想說什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