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11-10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九五是寵兒 2019-10-17

孟嘗君背叛了齊國的國王。

春秋時期,齊桓公重用管仲幫著治理齊國,齊桓公當時真的絕對信任管仲,一點猜忌都沒有,然後管仲給予的回報,那就是讓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後來的兩大齊國英主,一個是齊威王田因奇,另一個是齊宣王田闢疆,在這兩位大佬的治理之下,當時的國力是秦國不能夠比的,當然秦國也是很牛,默默發展。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

齊閔王上位以後就有點不可一世,自視甚高了,看著自己的國力強大,其他國家都是渣渣,於是就發動與楚國的戰爭,還沒事兒閒的跑去幹涉它國內政,你說這麼做是不是招人恨,你沒事可以敲打敲打就可以了,

把別人國家的事兒當做自己國家事兒似的,雖然齊國贏了對楚國的戰爭,但是也為後期的失敗埋下伏筆,當時齊國確實強大就連對秦國的戰爭也贏了。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

後來齊國的內部出現了非常致命的問題,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非常有能力,幫助齊閔王打秦國的戰爭就是孟嘗君做的策劃,

但是他和他爹都是齊國的丞相,兩個人位高權重,齊閔王后期就非常忌憚孟嘗君,當時天下的人都只知道齊國有孟嘗君,但是沒人曉得齊閔王是個什麼東西,

那傢伙把齊閔王給氣的,不要不要的。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

孟嘗君看到齊閔王這個樣子,內心有點害怕,就開始反叛齊閔王,幫助其他國家算計齊閔王導致最後齊國衰落了。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步曼吟eH 2019-10-14

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可以稱得上是超級大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成為天下的霸主。直到戰國中期,齊國仍然強盛,甚至超過秦國。但戰國後期經歷了“五國伐齊”齊國兵敗,失去七十二座城池齊國就一蹶不振。

戰國時期的齊國,國力遠遠在秦國之上,經過齊威王、齊宣王兩代國君的經營,齊國的國力的扶搖直上,如日中天。公園前301年,齊宣王病逝,他的兒子也就是齊湣王即位。齊湣王剛剛即位,就挑起了與楚國的戰爭。齊將匡章聯合齊、魏、韓攻打楚國,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公元前298年,齊湣王對秦國發動戰爭,雖然此時的秦國正是國力強盛之時,但最終卻被迫割地求和。公元前288年,齊國和秦國雙方鼎力,齊湣王稱東帝,秦昭襄王稱西帝。公元前286年,齊國吞併宋國,但卻把趙、魏、楚三國給得罪了,而此時齊國也產生內亂。

齊國的相位由田嬰、田文父子擔任,田文就是戰國四大公子之一孟嘗君,隨著孟嘗君的威望不斷增長,齊湣王對他有所不滿,以至於到了天下知有孟嘗君,卻不知齊王的地步。所以,齊王便準備除掉孟嘗君。當齊湣王與孟嘗君有嫌隙之後,魏昭王便認命孟嘗君為丞相,為了報復齊湣王,他聯合秦、趙、燕,對自己的國家起兵。這就是著名的“五國伐齊”,齊國兵敗,失去七十二座城池,齊湣王也被殺了。當時的齊國幸虧有齊將田單堅持作戰,擊敗敵軍,收復失地,擁護齊湣王的兒子齊襄王上位。

經歷此次大戰,齊國兵力大損,雖然沒有慘遭滅國,但卻萎靡不振,再也不能和秦國相提並論。由於齊湣王和孟嘗君的矛盾,導致了齊國失去了去他國爭雄的地位,國力嚴重受損。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huoche2089 2019-10-15

一個是驕兵,一個是潛藏,當齊國強盛的時候,秦國暗兵潛藏,發展國力,交好鄰國,結盟被欺壓的幾個小國,瞅準時機建立穩固的政權。齊國有攻人之兵,卻沒有養國之士。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羅羅羅羅小七 2019-10-17

齊國後來一蹶不振主要是因為國家內部的內亂,在齊國內亂之後,國家的大部分兵力都被損耗,內戰使得齊國失去了與其他國家競爭的能力,這也使得齊國後來一蹶不振失去競爭。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為何後來一蹶不振?天枰曌日月凌空 2019-10-16

齊國以前稱霸天下,打得秦國割地求和,後來一蹶不振,是因為核心帝王的去世,管理層後繼者乏力,管理不好,倒是國家落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