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人到底長得怎麼樣?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6-11

需要詳細資料

古代漢人到底長得怎麼樣?kangy3332013-10-26

像秦始皇兵馬俑那樣

中國有一種面相學和鑑人造型理論,說人的臉形可以漢字形態歸為八種:國、用、風、目、田、由、申、甲。元代人稱“八格”,清代人稱“八字”。所謂“相之大概,不外八格”。

在常人看來,這是擅於相面的卜卦知識,是一種古老的遊戲,但在今天也有不小的市場。作為卜卦,有封建迷信的欺人之談,而作為人的生物學解剖學說,它是有豐富的科學內涵的。秦俑的臉型,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傳統的淵源。

專家王玉清將秦俑的臉面輪廓也列為八類:“目”字形臉,頭形狹長;“國”字形臉,方正稍長;“用”字形臉 ,額部方正,下巴頦寬大;“甲”字形臉,額部和顴骨處寬度接近,面頰肌肉顯著內收,下巴頦窄尖;“田”字形臉,面形方正;“申”字形臉,顴骨處寬,額部較窄,下巴頦尖;“蛋”形臉,額處寬,下巴頦尖,臉上肌肉豐滿,其輪廓線如同蛋形;“由”字形臉,額部較窄,兩頰和下巴處寬。

秦俑面部輪廓,以目、甲、國字形臉最多,申、由字形臉最少,說明秦代和現在人們的面部輪廓基本上相同。秦俑的面貌,也有美、醜、胖、瘦、年輕、年老、常見型和罕見型的區別。

在中國古代相法或鑑人術中,按人面部的形狀和顏色,歸納為金、木、水、火、土,所謂五行;也有用字形來區分人像型別的。這便被民間雕塑藝人所沿用,顏面的基本造型除上述的八種之外,也有十個字的說法,多了“自”和“日”字形。不同的臉型,構成各個形象的特徵。

秦俑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寬額、厚唇、闊腮,純樸憨厚,多是出身於關中的秦卒。圓臉、尖下巴,神情機敏,似出身於巴蜀。高顴骨、寬厚耳輪、眼睛不大、薄眼皮,結實,強悍,像是隴東人。秦軍的主要成分,是來源於關中地區的秦人,雜有其他地區的成分。秦兵主要是從農民中抽拔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兩千年前秦代耕戰之民的真實原貌。 秦俑面部彼此間有不少顯著區別,這是我國各民族在生理上的特徵。但要完全分清其特徵一定屬於某一個地區的民族,幾乎是不可能的。漢族人口眾多,也是長時期內許多民族混血形成的。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和年齡有差異。這與俑群的製造出自多人之手有關,更與秦軍來自全國不同地區有關,比如陝甘、兩湖、四川、齊魯、三晉、江浙等,各地區人的身高、臉型、風度都有差異,尤其在世代居住在一個地區的農民身上更為明顯。秦國兵源來自全國各地,是其體格和麵孔的差異的主要原因。

中國男人的臉的型別是多樣的,那麼它的美也是豐富多彩的。如今,我們所讀到的中國男模的臉,傳媒廣告中俊男的臉,流行風中對男孩形象的欣賞標準,在外來海風的拂拭下,已經悄悄地發生了突變。一個顯著的傾向,是已經少有東方民族文化審美的魅力了。在日常生活裡,什麼樣的男孩美貌,什麼樣子是帥,什麼樣子是俊,什麼樣子是所謂酷斃,也多是隨波逐流,邯鄲學步。於是,男人少了陽剛,多了陰柔,慢慢地雌化或中性化,男不男女不女的,便可以確認為一種先鋒、時尚、前衛於目下中國男人的審美標準。中國男人形象之美,在人們的時尚和審美意識中,是一種追求過程中的求新求變,也同時是處在一種盲目、猶豫、徘徊的狀態。

迴歸秦俑,當今中國男人形象的基點,或者說是驛站。我們從這裡找到了最早的規範和標準的源頭,然後向前走,去發展,去創新,去英俊,去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