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 ”出處和解釋?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8-29

“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 ”出處和解釋?匿名使用者 2013-07-30

孟軻之前,中國有關民/社稷(含邦、國)/天子(含諸侯[君])三者之間關係的論述,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民惟邦本”,一是“民為君本”,一是“以民為本”。第一種見於《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32】由於“惟”可釋為“為”和“是”,所以又叫做“民為邦本”。《管子·輕重》:“為國不能來天下之財,致天下之民,則國不可成。”【33】第二種見於《春秋·穀梁傳》:“民者,君之本也。”【34】第三種見於《晏子春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35】

這三種說法,從字面看,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民本思想,更不是“以人為本”思想。

“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 ”出處和解釋?匿名使用者 2013-07-30

語出《晏子春秋》晏子對曰:“嬰聞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苟持民矣,安有遺道!苟遺民矣,安有正行焉!” 叔向問意孰為高行孰為厚晏子對以愛民意思是:雖然身份卑微但卻不失尊嚴,雖然人生路途曲折坎坷的卻不失堂堂正氣,將老百姓當做自己的根本。

“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 ”出處和解釋?匿名使用者 2013-07-30

《晏子春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