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有什麼風格特點?最好從登岳陽樓、旅夜書懷、閣夜 來分析!!_百...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9-24

杜甫的詩有什麼風格特點?最好從登岳陽樓、旅夜書懷、閣夜 來分析!!_百...匿名使用者 2013-09-19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譯文]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獨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悽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裡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透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象江岸細草一樣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湧,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在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著詩人的什麼感情呢?有人認為是“開襟曠遠”(浦起龍《讀杜心解》),有人認為是寫出了“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顯,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的悽苦景況的,而上面的兩種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這就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常使用的。如《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襯出徵士兵的悲苦心情,寫得多麼動人!

詩的後半是“書懷”。第五、六句說,有點名聲,哪裡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立意至為含蓄。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願。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裡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關於這一聯的含義,黃生說是“無所歸咎,撫躬自怪之語”(《杜詩說》),仇兆鰲說是“五屬自謙,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詳註》),恐怕不很妥當。最後兩句說,飄然一身象個什麼呢?不過象廣闊的天地間的一隻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這一聯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齋詩話》說:“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於景和寓景於情。前者寫宜於表達詩人所要抒發的情的景物,使情藏於景中;後者不是抽象地寫情,而是在寫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這首《旅夜書懷》詩,就是古典詩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個範例。

杜甫《登岳陽樓》賞析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題解

這首五言律詩寫於詩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曆三年(768)。當時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嶽州(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讚;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於是揮筆寫下這首含蘊著浩然胸懷和博大痛苦的名篇。岳陽樓,即湖南嶽陽城西門樓,是我國三大名樓之一(其餘兩個是黃鶴樓、鸛鵲樓),下瞰洞庭,視野廣闊。唐開元四年,中書令張說任職此州,常與才士登樓賦詩,遂使之聲名驟增,成為天下文化名樓。

句解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過去就聽說洞庭湖水勢浩瀚,名揚海內,今天我登上湖邊的岳陽樓,俯仰江山。首聯借“昔”、“今”二字展開思路,拉開時間的帷幕,為全詩浩大的氣勢奠定了基礎。杜甫少時就有壯遊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東遊吳越,後北遊齊趙。岳陽樓是千古名勝,詩人早有盡興一遊的夙願,無奈戰亂頻仍,身世漂盪,難以如願。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飽眼福。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見吳越兩地被廣闊浩瀚的湖水分割於東南;蒼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蕩著大地長天。頷聯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闊大,景色宏偉奇麗。“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於景,隱含自己長期飄泊無歸的感情。宋代劉辰翁說,此聯“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吳楚”,春秋時代的吳國和楚國。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區古屬楚地;今江蘇、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區古屬吳國。“坼”,分裂。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親朋故舊竟無一字寄給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隻小小的舟船上。頸聯寫詩人年老多病,以舟為家,遠離親友,流落在外,其淒涼之境、哀痛之心、憤怨之情,不言自明。“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全家人住在一條小船上,四處漂泊。此時,他身體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聰,還患有慢性肺病。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站在岳陽樓上,遙望關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馬亂、戰火紛飛;憑倚窗軒,胸懷家國,我不禁涕淚交流。詩人在尾聯中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前途聯絡在一起,意境深遠,餘韻無窮。“戎馬”,兵馬,這裡借指戰爭。大曆三年(768)秋,吐蕃侵擾靈武,京師戒嚴;朝廷又命郭子儀率兵五萬至奉天,以備吐蕃。

評解

這首詩意境開闊宏偉,風格雄渾淵深,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之為盛唐五律第一。從總體上看,江山的壯闊,與詩人胸襟的博大,在詩中互為表裡。雖然悲傷,卻不消沉;雖然沉鬱,卻不壓抑。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蔡絛《西清詩話》說:“洞庭天下壯觀,自昔騷人墨客,題之者眾矣,……然未若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則洞庭空曠無際,氣象雄張,如在目前。至讀杜子美詩,則又不然。‘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幾雲夢也。”

全詩純用賦法,從頭到尾都是敘述的筆調。以往一些學者認為詩用賦法,沒有形象,沒有詩味。事實上,賦法是詩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點是不注重詩的語言和區域性事物的形象化,而著力創造詩的總體意境。《登岳陽樓》正是運用賦法創造藝術形象的典範。它所達到的藝術境界,已經使人不覺得有藝術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覺得有語言的存在,只覺得詩人的思想感情撞擊著心扉

杜甫的詩有什麼風格特點?最好從登岳陽樓、旅夜書懷、閣夜 來分析!!_百...匿名使用者 2013-09-19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從過去聽說到今天親臨,表現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嚮往和登樓觀景的興奮,偶句十分自然。“吳楚東南圻,乾坤日夜浮”先寫湖東與南吳楚兩地地勢如裂,次寫天地日夜浮動在水面上。這兩句對上面是承,對下面是啟,就景來說,此兩句頂的上孟詩的前四句,孟的“撼”字用的極有聲勢,但杜的“浮”字更自然。“撼”字乃是幾番推敲煉出來的,但終究不及“浮”字來的自然,清代紀曉嵐評這個字時說:煉字之法,古人不費,若以為宗旨,則逐末流而失其本原,睹一斑而遺其全體矣。就是這個道理。

在看下一部分,和前面完全協調混成一體。且意旨深厚又多變化,非孟陳等人可比。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是因登樓而生感。此兩句極其工整並意相連屬,和杜詩“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相似,雖一無一有但同堪悲傷,孤舟又合前洞庭之景,“寫景如此闊大,自敘如此落漠,詩境頓狹頓闊。”正是狹處不苦闊境欲空。“無一字”而覺此舟之孤,亦樓上是人之孤,孤舟之寄更覺親友“無一字”之悲。

那麼是什麼才讓他老人家與親友隔絕訊息不通,老病漂流於湖上呢?原來“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可見詩人的傷時憂世之深,對政治無比的關心。對此茫茫的湖水難怪百感交集。

該詩所表現出的藝術和思想性是無可比擬的。

杜甫的詩有什麼風格特點?最好從登岳陽樓、旅夜書懷、閣夜 來分析!!_百...匿名使用者 2013-09-19

杜甫的作品以沉鬱頓挫著稱,反映了唐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是中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風格的高峰。

杜甫的詩有什麼風格特點?最好從登岳陽樓、旅夜書懷、閣夜 來分析!!_百...匿名使用者 2013-09-19

杜甫是我的偶像啊`

他的詩前期是寫自己的雄心抱負

後期是寫自己的憂國憂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