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9-13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擼串妹子醬 2021-01-10

1910年9月某日吳淞港,美國郵輪“中國皇后”號起航,汽笛聲聲,船上人頭攢動,聚集著一批公費留學的中國學生。

“嘿,這不是胡洪(胡適學名)嗎?”“喲,竺可楨,你怎麼還沒死呀?”

“這得感謝你呀,誰讓你那時候在澄衷說我活不過20歲,我這天生體弱,可不得天天鍛鍊。現在20歲過了,我還要比你活得長呢!”

“那又怎樣,看你這狀態,肯定活不過60歲!”

兩年後,兩人相遇,冤家似的,竟又孩子氣地打起賭來。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胡洪,我要是活過60歲,比你還活得久的話,你怎麼辦?”

“我才不信呢!竺可楨,你要是活到60歲,我就在你60歲壽誕上給你磕3個響頭。要是你比我活得長,你可以在我遺體屁股上踢一腳。”

“行。你可得記住今天說的話啊!”

這個被胡適“短命警告”的人叫竺可楨,一個較真求是、說到做到的人,跟胡適一樣,也是一代傳奇。

他一生成就無數,是我國多個科學領域的奠基人,助力浙江大學變成“東方劍橋”,在浙江大學形成的以求是為主導“竺可楨精神”是他一生的凝練,也是讓莘莘學子、科學新星學習嚮往的精神。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公忠堅毅,天下己任的愛國精神

1890年,竺可楨出生在浙江紹興,在這個糧商家庭排行老六,名曰兆熊。後因5歲讀書,私塾先生認定他日後定能成國家棟梁之才,便建議取“楨”的能堪重任之意,遂改名為竺可楨。

至1974年去世,回顧竺可楨的這一生,84年,經歷了國家動盪、社會滄桑鉅變,他始終保持振興中華的初衷,科技興國、教育強國、甚至是對於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前瞻思考,每一步都踩在鼓點,每一步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精神在引導。

因為清朝的閉關鎖國,近代的中國醒來時恍如隔世,曾經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竟早就被推陳出了新。竺可楨認為,科學可以喚醒國人意識,可以增強國力。

他投入其中,從兒時的學習,到中學、大學、出國留學,再到1918年哈佛大學畢業馬不停蹄歸國任教,他一步步探索成型,成為中國近代地理學、氣象學和物候學的奠基者,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等方面都有深刻研究,而這些對我國農林牧副漁業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除了科學,他也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說:“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於養成一國之領導人才。”

一方面,他重師資,不囿於陳規,破格錄取及提拔很多教師。另一方面他身體力行,用13年,帶著浙大人,將這所普通的地方性大學改造成了世界聞名的“東方劍橋”。對當時的浙大師生來說,他就是精神支柱,而他也因此犧牲了很多。

第三次遷校時,他的妻子張俠魂和兒子竺衡染上瘧疾,先後倒下,半個月不到,接連失去兒子和妻子。

因為遷校事宜繁雜離不開他,他甚至沒有趕回家見兒子最後一面,這其中的苦痛和自責,我們無法想象。但是他,即使遭受如此重大的打擊,也沒有一蹶不振,甚至從未在外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痛苦,只是在夜深人靜時默默流淚思念。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竺可楨不是對妻兒無情無義,而是祖國需要他,在國家與民族大義面前,他只能將個人情感深埋心底,扛起重擔,勇敢前進。

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的科學精神

竺可楨的頭銜不勝列舉,但是最原本的便是科學家。對待科學,他永遠都是用最嚴謹求真求是的態度,他曾說:“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

作為科學家,他努力學習,在我國近代當時尚處空白的領域深耕實踐,尤其是氣象科學和地理科學領域,他籌建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組建我國早期氣象觀測網,創辦氣象訓練班,這一切的一切,奠定了我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基礎。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不僅如此,他本人也在天文學史、氣象學史、科學通史、歷史地震學、歷史氣候學等方面進行多項研究,發表過許多論文。他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那字數多達800萬字的日記,他一生的著作也有300萬字左右。

竺可楨將這種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科研領域的他熠熠生輝。同時,他也將這種科學精神擴充套件到工作和生活中,工作永遠在前線事必躬親,任人唯德唯才,不計世俗桎梏,也能成就頗多。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的開放精神

有一句話叫“見得多了,你的世界便大了”。竺可楨學習生涯漫長,涉獵更是十分廣泛,擁有著多學科背景的他,真的是用一種海納江河的胸懷贏得人心,成為了“可持續思想”的前瞻者。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當初在浙大擔任校長,他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點就是重視師資力量,寬容待人。著名數學家蘇步青一談到竺可楨時,總是滿懷感激地說:“竺校長是把我們教授當寶貝啊!”

他會因為對方才學過人而聘請任教浙大,只有高中學歷的查長生便是如此,要知道學歷對於教師簡直就是一道幾乎無法逾越的門檻。

他也對那些頂撞過自己但德才兼備的教授關懷備至,比如費鞏曾經當眾諷刺他,但是他依然力排眾議,讓費鞏當訓導處長,即便費鞏的非黨員身份甚至過不了教育部的規定。

對人寬容、和諧共處,對自然亦如是。

由於他的研究領域主要在自然方面,他也在極早便注意到了中國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他始終注意從科學視角出發,不僅在理論上關注可持續發展相關論題,也在實踐中事必躬親,而他的一些理論,甚至成為我國對於“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早期探索。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自強不息、永不氣餒的奮鬥精神

竺可楨在科學領域和教育界有如此高的成就,天賦是一方面,但是更離不開他個人的艱苦奮鬥和頑強的毅力。

在鍛鍊身體方面,從一個病懨懨甚至被胡適說短命的人,活到耄耋之年,這都要歸功於他個人的自律。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運動,游泳、做操、練拳等等,在這風雲變幻的世界裡,身體大概才是真正的本錢了。

竺可楨還有一個特別有名的“作品”就是他的日記。從哈佛學習開始,他便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只是由於戰亂,只儲存下來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記,共計38年37天,約800萬字。

日記內容包羅永珍,為我國的氣候學、地理學、教育學等不同學科領域提供了豐富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甚至對我國近現代科學史特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價值。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

竺可楨的這四種精神,愛國精神就像燈塔,引導著他奔向想要到達的目的;科學精神就像腳印,是他奔向終點留下的印記,也是他的丈量方式;開放精神就像熱情的行人,讓他可以在路上坦然接受不一樣的思想和幫助;奮鬥精神就像是永動機,一路補給著自己,支撐自己到達目的地。

在這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職業,科學家的光熱在科技上,教育家的力量在課堂,而我們的力量都蘊藏在這些角色裡,等著我們去開發。我們何其有幸,生於平安的國度,我們只需站好自己的崗,堅持勇敢前行!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小U558 2021-01-21

因為他不相信命就是這樣的,人不可以看透他的命,他還是信自己,就去做這樣的一件事情。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和諧的墨白裡 2021-01-21

因為他想給國家培養一些人才,所以才建了浙大,他並不在乎胡適短命預言!

被胡適預言短命,竺可楨活到84歲,還將浙大建成“東方劍橋”,為何呢?熊熊書藝呀 2021-01-18

竺可楨重師資,不囿於陳規,破格錄取及提拔很多教師。另一方面他身體力行,用13年,帶著浙大人,將這所普通的地方性大學改造成了世界聞名的“東方劍橋”。對當時的浙大師生來說,他就是精神支柱,而他也因此犧牲了很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