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稱臣納供”體現了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1-26

明朝初“稱臣納供”體現了什麼?文月閣主 2020-10-17

明朝從來沒有稱過臣,納過供,明朝是所有朝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初“稱臣納供”體現了什麼?

明朝初“稱臣納供”體現了什麼?粱輝 2020-10-16

明朝是漢族統冶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雖無割地賠款稱臣納貢之事,不是明皇帝多麼英明神武!而是與當時明周邊少數民族及周邊以及全球國家經濟水平發展高低有重大關係。當時周邊還沒有出現對明王朝有壓倒性國家力量的出現,所以末出現樓主所說的情況。到了晚清隨著英法俄日意美等資本主義發展,諸國國力都得到空前發展提高。而晚清還是封建小農業社會,政治上又腐敗落後終成列強羔羊,割地賠款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過度鼓吹的嫌疑,其實明朝自土木堡之變後,武臣就消亡的差不多了,文人開始過度壯大,開始了文人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朝局。那麼既然文人這麼厲害了,那咱不能給外人看到咱不行啊,開始翻看歷代皇帝的語錄,發現有這麼一句,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很不錯,體現了我們頂天立地的氣概,誰說離開了武臣不行,咱文臣就拿骨氣頂,亡國了大不了一死了之。

由此開始,文臣就開始綁架了道德制高點,綁架了皇帝,綁架了整個天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最終也因為明朝文臣的過度強硬,不懂變通,導致了明朝亡國,崇禎真做到了君王死社稷,但是文臣只有那麼小貓兩三隻殉國!

最後來說,這句話只是明朝文臣的一個綁架皇權的制高點,這一句話讓明朝沒辦法根據實事進行變通國策,過剛易折。

崇禎皇帝最後一句的吶喊,道出了明朝滅亡的真理,“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有此來看出崇禎對手下一幫子不幹人事的文臣多麼失望。

明朝初“稱臣納供”體現了什麼?小笑聊電子 2020-10-16

其實明朝不僅僅是“不割地不納貢”,全稱應該是:“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因為中國一直自認為是“天朝上國”,就算被人打也是不能給人納貢的,否則不光丟臉,更是沒辦法維持國際秩序。就像今天的美國,在越南、伊拉克、阿富汗打得再慘,頂多就是撤走,絕對不會賠錢。

至於“不割地”,中國古代其實沒有現代意義上“領土”和“邊境”的概念,北方邊界一直是隨著國家控制能力的消長而變動的。比如明太祖時,開平等地都設衛守禦,到了宣宗時,邊境內撤,宣、大、薊、遼就成為邊境了。所以說,古代大多數朝代對北邊遊牧民族都沒有“割地”,只有“守棄”之分。

網上一直流傳著所謂的“大明祖訓”:“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然而這句話於史無載,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後人替朱元璋編排出來的——而且頂多是這幾年網路發達之後編排出來的。

所謂的“不納貢”,除了兩宋那種只有半壁江山還真的打不過北邊少數民族的朝代(兩宋為了面子還得叫“歲幣”不叫“納貢”),實際上是中原王朝的常態。

明朝初“稱臣納供”體現了什麼?yxh孤狼 2020-10-16

我個人愚見,明王朝雖然闇弱,但是他的航海技術全球領先,敞開國門,與世界列強通商,努力填補各方面的不足,國家雖弱猶強,當時的世界格局誰的國家航海技術領先,誰就可以稱霸世界。

關注

人家直接把土地佔去連,沒有和明朝打招呼,這就是不割地,明朝末年那可憐的國庫連軍隊的溫飽都無法保證,又哪來的錢賠款呢?不稱臣,李自成張獻忠是來滅你的,不接受你稱臣納貢

實際上,這句話裡面的所有內容,明朝都在表面上做到了,不然也不會這麼多人吹捧。但如果我們進一步去了解明朝,其實也不見得真如這句話說的那般硬朗剛強,那般盛世輝煌。

所謂“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這便是“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的最好詮釋。那麼,明朝為何能做到連強大的漢唐時代都做不到的事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起點高!室町幕府從建立之初就是以各地守護大名聯合政權為依靠。各地守護大名在前一代鎌倉幕府末期紛紛造反,足利尊氏只是聯合他們建立政權,並非武力統合他們。各大名依然自行其是。足利尊氏或者說幕府將軍只是名義上的領袖。加之足利尊氏的制度設計上也有問題,當時日本總共66國。在鎌倉設立鎌倉府、又稱小幕府,其首領為稱鎌倉公方,統轄關東10國。允許各地守護跨州連郡,如土崎康行身兼3國守護;山名氏身兼11國守護,人稱“六分之一殿”;大內義弘身兼6國守護。再加上小守護。所以幕府所佔土地並不算多,土地少,產糧少,兵就少,如果山名氏聯合大內氏一起叛亂,幕府一定抵擋不住。鎌倉府的鎌倉公方又是足利一族的血親,時刻覬覦著將軍的職位。所以將軍的地位並不穩固。

明朝初“稱臣納供”體現了什麼?chenchen9223 2020-10-16

1、蒙古族的歷史

“蒙古”一詞的來源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源自於山名,意思是“銀”;有的說是源自於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意為“孱弱”和“純樸”的意思;有的說是因“剿定諸國故曰蒙,取居中取外之義故曰古”;有的說是“永恆的河”,或“長生(或永恆)的部族之意”;有的說是“以蒙部為總中心的永恆天族”;有的說是“勇捍無畏”的意思等等。

蒙古族的族源有東胡說、突厥說、匈奴說、吐蕃說、白狄說。各種說法雖各有依據,但筆者認為以王鍾翰主編的《中國民族史》一書所主張的東胡說最有說服力。該書認為:

(一)據有關學者研究,東胡後裔諸族語言,與蒙古語有共同的祖源;(二)從歷史事實看,有較可靠的文獻依據①;(三)另據研究證實,“蒙古”一詞源於唐代史籍上的“蒙兀室韋”或“蒙瓦”。②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推翻元朝的統治,殘餘力量退居漠北。此後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實行割據,互相爭鬥,給蒙古族的社會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