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歸因對學生的影響,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1-09-12

不同的歸因對學生的影響,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晨妹ZCO 2015-01-18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對學習成績進行積極的歸因。

1、瞭解學生的歸因傾向。歸因傾向是持續影響學生對學習成績歸因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導學生對學習成績進行積極歸因的前提。教師首先應瞭解學生的歸因傾向,這可透過特定的歸因問卷來測定,也可在長期的師生相互交往中留心觀察,歸納總結。教師應根據我們上面談到的三個維度具體分析學生是經常把學習成績的高低歸於穩定的因素還是不穩定的因素?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可控因素還是不可控因素?

2、區別對待不同歸因傾向的學生。對於不同歸因傾向的學生,教師應區別對待。例如,對於總是將學習成績的失敗歸因於能力差的學生,教師應經常引導他們對失敗作出努力不夠的歸因,使他們相信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從而增強自信心。而對於那些總將學習成績失敗歸因於不可控因素的學生,教師應透過創設一系列的活動,使他們透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讓他們相信學習成績的好壞自己是能夠控制的。對於那些成績一貫比較差且深有內疚感的學生,教師也不妨將原因引向外部,從而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3、把握好教材和考題的難易程度。任務難度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實驗表明,教師可以透過控制教材和考題的難度使學生體驗到成功或失敗,因此,把握好教材和考題的難度至關重要。過難過易的任務都會使學生對學習成績做出不切實際的歸因。如果教材或考題過於難,必然使學生經常遭到失敗,這容易使學生把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差這類穩定原因,挫傷其自尊心,降低學習積極性和堅持性;如果教材或考題過於容易,學生輕易就體驗到成功,容易做出自己能力強的歸因而沾沾自喜,認為不用多大努力就能學得好,從而減少學習興趣,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因此,教學內容和考試題目的難度應切合大多數學生的水平,既使他們感到力所能及,又使他們認識到要經過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4、正確認識“自利性歸因”。歸因過程往往會產生偏差,其中之一是人們傾向於把積極的結果歸因於自身因素,而把消極結果歸因於自身之外的情境或他人,這種傾向稱之為自利性的歸因偏差。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經常發現,教師往往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歸因於自己的教學質量好,而把學生學習的失敗歸因於學生不努力或能力差等。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對於學生的“自利性歸因偏差”,教師應引導他們正確、全面地分析成敗的原因,學會從教師的角度想問題,看到自己的不足。當然,教師也要多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以發揚優點,改進不足,提高教學質量。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這裡強調的是要引導學生對學習成績進行積極的歸因,而不特別強調對學習成績進行正確的歸因,這是因為我們認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決定性因素,而正確的歸因有可能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降低,例如,學習不好真正原因可能是這些學生的能力低,但是如果如實地告訴他可能會使他感到無能為力;而如果他感到是自己努力不夠的結果,他就可能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多投入些時間和精力。因此,我們在這裡強調的是引導學生對學習成績進行積極的歸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