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中哪些物質對癌細胞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2-09-01

細胞中哪些物質對癌細胞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匿名使用者2022.08.05 回答

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是產生癌症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生長、轉化和轉移三大特點,也因此難以消滅。

癌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在細胞分化過程中“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1天;乳腺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於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症越往晚期發展得越快。 癌細胞的內外潛藏著自身無法克服和無法排除的逆轉因素,這是它的特點,也是它的缺點,造就了它的不穩定性。 科學家指出,癌症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首先要經過數十次變異,然後要克服細胞間粘附作用脫離出來,並改變形狀穿過緻密的結締組織。成功逃逸後,癌症細胞將透過微血管進入血液,在那裡它還可能遭到白細胞的攻擊。接下來癌細胞將透過微血管進入一個新器官(現被稱為“微轉移”)。在這裡,癌細胞面臨著並不友好的環境(稱作“微環境”),有些細胞當即死亡,有些分裂數次後死亡,還有一些保持休眠狀態,存活率僅為數億分之一。存活下來的癌細胞能夠再生和定植,成為化驗中可發現的“肉眼可見轉移”。隨著轉移的發展,它擠走了正常的細胞,破壞了器官的功能,最後足以致命。

(一)癌細胞的一般特點

1.單個癌細胞的形態特點 癌細胞

主要表現在細胞核上,可歸納為五大特徵: ⑴核大:癌細胞核可比正常大1-5倍。 ⑵核大小不等:由於各個癌細胞核增大程度不一致,同一視野的癌細胞核,大小相差懸殊。 ⑶核畸形核膜增厚:癌細胞核可出現明顯的畸形,表現為細胞核形態不規則,呈結節狀、分葉狀等,核膜出現凹陷、皺褶,使核膜呈鋸齒狀。 ⑷核深染:由於癌細胞核染色質增多,顆粒變粗,核深染,有的可呈墨水滴樣,同時因核內染色質分佈不均,核的染色深淺不一。 ⑸核質比例失常:癌細胞核增大明顯,超過細胞體積的增大,故核質比例失常。並且癌細胞分化愈差,核質比例失常愈明顯。此外,細胞核染色質邊移,出現巨大核仁,異常核分裂,以及細胞體積增大,且大小不等,並出現梭形、蝌蚪形、星形等異常形態,亦可作為癌細胞的輔助診斷依據。 此外還有 ⑹癌細胞具有豐富的遊離核糖體。 ⑺癌細胞的表面發生了變化,由於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得細胞彼此之間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2.成堆癌細胞的排列特點 成片鱗癌細胞,仍可帶有一定程度的鱗狀上皮的排列特點,如平鋪的鵝卵石樣,但極性消失,排列不規則;腺癌可出現不規則的腺腔樣排列;未分化癌則表現為束狀(單行)排列及鑲嵌樣(成片)排列等特徵,這些可作為診斷癌細胞和進行癌細胞分類的依據。 (二)塗片的“陽性背景” 由於腫瘤組織,特別是浸潤癌和分化差的癌,易發生出血壞死。因此,塗片中常常可見成片的紅細胞和壞死細胞碎片,這種背景往往提示塗片可能為陽性,所以稱陽性背景。早期癌塗片背景多數乾淨,不易見到壞死細胞碎片。出血壞死並非腫瘤所獨有,在某些嚴重的炎症病變中也可出現,所以在沒找到癌細胞之前,決不能單憑陽性背景的有無,而診斷癌或排除癌。

(三)各種癌細胞的形態特點

癌細胞

癌細胞大致可分為三大類:鱗癌、腺癌、未分化癌。 1.鱗癌 一般起源於鱗狀上皮,也可起源於已經發生鱗化的柱狀上皮。根據塗片中大多數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可把鱗癌分為分化好和分化差兩大類。 高分化(角化型)鱗癌 以類似表層細胞的癌細胞為主,並可見少量中層癌細胞,這些癌細胞分化比較成熟,表現多形性,如纖維形、蝌蚪形、蛇形等癌細胞,常散在分佈。癌細胞胞質角化明顯,故稱角化型鱗癌。 低分化(非角化型)鱗癌 癌細胞形態類似底層鱗狀上皮細胞,少數類似中層鱗狀上皮細胞,不出現或很少出現表層癌細胞。癌細胞形態主要為圓形、卵圓形,多數成片脫落,也可單個散在,胞質少、不角化。HE染色呈暗紅色,巴氏染色為暗綠色,核大,核仁清楚。 2.腺癌 一般起源於柱狀上皮和腺上皮。根據癌細胞大小,細胞內的粘液多少,有無形成腺腔樣結構,腺癌亦可分為兩型。 高分化腺癌 常形成腺樣排列。癌細胞大,胞質豐富,HE染色為淺紅色,巴氏染色為淺綠色,其中可見粘液空泡。核大,核染色質顆粒粗,染色深,核仁巨大。 低分化腺癌癌細胞小、胞質少,嗜鹼性,粘液空泡少見。癌細胞常成團脫落,排列緊密,形成桑椹樣結構。核小偏位,邊緣胞質隆起。核染色質較粗,核仁小。 3.小細胞型未分化癌 一般認為起源於支氣管上皮的嗜銀細胞,可產生多肽類激素而引起內分泌症狀,故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癌細胞小,圓形、卵圓形或瓜子形。胞質極少,細胞核約比淋巴細胞大半倍到一倍,核畸形明顯,染色深,癌細胞排列緊密而不重疊,成片出現時,往往呈鑲嵌樣結構;單行排列時呈束狀。這是未分化癌的特徵性表現。

細胞中哪些物質對癌細胞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那抹憂傷2019.01.09 回答

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是產生癌症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生長、轉化和轉移三大特點,也因此難以消滅。

癌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在細胞分化過程中“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1天;乳腺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於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症越往晚期發展得越快。 癌細胞的內外潛藏著自身無法克服和無法排除的逆轉因素,這是它的特點,也是它的缺點,造就了它的不穩定性。 科學家指出,癌症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首先要經過數十次變異,然後要克服細胞間粘附作用脫離出來,並改變形狀穿過緻密的結締組織。成功逃逸後,癌症細胞將透過微血管進入血液,在那裡它還可能遭到白細胞的攻擊。接下來癌細胞將透過微血管進入一個新器官(現被稱為“微轉移”)。在這裡,癌細胞面臨著並不友好的環境(稱作“微環境”),有些細胞當即死亡,有些分裂數次後死亡,還有一些保持休眠狀態,存活率僅為數億分之一。存活下來的癌細胞能夠再生和定植,成為化驗中可發現的“肉眼可見轉移”。隨著轉移的發展,它擠走了正常的細胞,破壞了器官的功能,最後足以致命。

(一)癌細胞的一般特點

1.單個癌細胞的形態特點 癌細胞

主要表現在細胞核上,可歸納為五大特徵: ⑴核大:癌細胞核可比正常大1-5倍。 ⑵核大小不等:由於各個癌細胞核增大程度不一致,同一視野的癌細胞核,大小相差懸殊。 ⑶核畸形核膜增厚:癌細胞核可出現明顯的畸形,表現為細胞核形態不規則,呈結節狀、分葉狀等,核膜出現凹陷、皺褶,使核膜呈鋸齒狀。 ⑷核深染:由於癌細胞核染色質增多,顆粒變粗,核深染,有的可呈墨水滴樣,同時因核內染色質分佈不均,核的染色深淺不一。 ⑸核質比例失常:癌細胞核增大明顯,超過細胞體積的增大,故核質比例失常。並且癌細胞分化愈差,核質比例失常愈明顯。此外,細胞核染色質邊移,出現巨大核仁,異常核分裂,以及細胞體積增大,且大小不等,並出現梭形、蝌蚪形、星形等異常形態,亦可作為癌細胞的輔助診斷依據。 此外還有 ⑹癌細胞具有豐富的遊離核糖體。 ⑺癌細胞的表面發生了變化,由於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得細胞彼此之間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2.成堆癌細胞的排列特點 成片鱗癌細胞,仍可帶有一定程度的鱗狀上皮的排列特點,如平鋪的鵝卵石樣,但極性消失,排列不規則;腺癌可出現不規則的腺腔樣排列;未分化癌則表現為束狀(單行)排列及鑲嵌樣(成片)排列等特徵,這些可作為診斷癌細胞和進行癌細胞分類的依據。 (二)塗片的“陽性背景” 由於腫瘤組織,特別是浸潤癌和分化差的癌,易發生出血壞死。因此,塗片中常常可見成片的紅細胞和壞死細胞碎片,這種背景往往提示塗片可能為陽性,所以稱陽性背景

細胞中哪些物質對癌細胞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匿名使用者2012.06.14 回答

遺傳物質

細胞中哪些物質對癌細胞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匿名使用者2012.06.14 回答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