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為何稱之為南極老人?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2-09-17

壽星為何稱之為南極老人?網友14b594179a 2018-01-29

神話的大千世界51:南極老人和他的柺杖

壽星為何稱之為南極老人?

壽星和他的坐騎

在我國,對於星星的崇拜也是民間信仰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形式。在我國各民族的信仰傳承經驗之中,自古以來就有“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星星”的說法,每降生一個人口,天上就會多添一顆星;每故去一個人,天下就會有一顆星星隕落。這種人星混同,人星相應的感知,在民間具有普遍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又把天上眾星體的大小之分、亮度強弱與人的間生老病死、貧富貴賤、吉凶禍福對應相聯,將人間的天災人禍、國家命運和個人際遇與星辰的執行緊密相連。於是,星命之說流行不久十分的久遠,而且影響十分廣泛,至今仍有不小的影響力。

除了“北斗七星”之外,民間普遍信仰的福、祿、壽三星也是星神崇拜的主要內容。而在這三星中,又以壽星最為突出。在《西遊記》中,也將這三星寫了出去,但壽星後來又再次出場,他的那頭鹿也到人間禍害一方。在第七十九回中,他膝下的白鹿偷了他的蟠龍柺杖下凡到比丘國作怪,最終被南極老人收回。

南極老人,又稱壽星、老壽星,是民間信仰中的長壽之神。《史記·封禪書》中的“壽星祠”注:“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折福壽。”從先秦起就對南極老人星進行祀奉。當時的人們認為,南極老人星是掌握國運之長短興衰的,所以特別重視。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專門在咸陽附近的杜縣修建了壽星祠。

《史記·天官書》又載:“西宮狼比地(星宿區域名)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意思是說,在西宮狼比的星區,有顆很大的星星叫做南極老人星。如果能見到這顆星星,國家就會長治久安;如果見不到的話,就會有兵亂產生。這個說法,和《封禪書》是一致的,它體現了遠古時期人們對南極老人星的尊奉,是我們民族對壽星崇拜的最初形態。

壽星為何稱之為南極老人?

南極老人星

到了東漢,南極老人星的職能又是進一步放大,人們還把他視作人間壽命長短之神。所以人們把祭祀與敬老活動結合起來,這是漢民族信仰民間化的體現。後來,歷朝歷代都把祭祀壽星列入國家祀典之中,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才停止了這種大規模的國祀活動。

以後的壽星由直觀逐漸抽象化為求吉的目標,後又加以偶像化,脫離了星星本身,而成為一個仙人的名稱。民間所繪的壽星畫像,是一個慈祥可親的白髮老人,長長的頭,高高的腦門,左手託著一個大壽桃,右手柱一根彎彎曲曲的柺杖。這是民間想象出來的一個長壽之神的形象,表現了人們渴望消災延壽的美好願望。壽星手中的柺杖,又稱蟠龍杖或鹿杖,壽星的身邊,還常有一隻大白鹿跟隨。《西遊記》中的壽星正是這樣一副模樣。

壽星的柺杖也是很有來頭的,並且歷史十分的久遠。據《後漢書》記載:“仲秋之月,縣道皆按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鋪之麋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鳥,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于都南郊老人廟。”至於柺杖的開關,《?H史》中說,凡壽星之杖一定要高過人頭,而且還要有詰曲奇象。如果柺杖直而短,僅有半身那麼高,則是不祥之物。因此,後來老人們的柺杖,都是彎彎曲曲高過人頭的。

清人黃斐默在《集說詮真》一書中對民間的壽星崇拜提出了批判,他說“壽星之祠,始見於秦代,漢唐以降,仍沿其謬,至明洪武三年罷其祠,誠以其祀為妄耳。至星之或現或隱,乃諸星纏次之常律,非彼所能自主。見則壽昌,而兆千齡,此乃術士之妄說,以欺不諳天文者也。今俗敬壽星者,莫不供一白髮老翁像,稱之曰老壽星,焚香燃燭,頂禮叩拜,求賜延壽。雖禱之無靈,終不自悟,良可概也。”黃斐默這樣的說法當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民間的壽星崇拜,也不過是民眾想祈求長壽的一種良好的願望罷了,不必對此過多的苛責。

人們對壽星的崇拜一直延續至今,直至今日,民間對壽星的崇拜仍是十分的狂熱,可謂根深蒂固,經久不衰。不過現在的人雖然也會張貼壽星畫像,但大多數人只是把他作為一種良好的祝願,或者只是說一種民間的形式而已。至於祈禱保佑、頂禮膜拜,甚至於燃燭燒香,那就比較罕見了。

壽星為何稱之為南極老人?

壽星的年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