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有什麼茶文化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2-11-30

霍山有什麼茶文化huang_0131 2011-03-28

霍山黃芽的歷史資料

茶,本山貨屬以茶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銀針(僅取枝頂一槍),次曰雀舌(取枝頂二葉之微 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擇最嫩葉為之)、曰蘭花頭(取枝頂三五葉為之)、曰松蘿(仿徽茗之法 ,但徽制葉,霍制全葉)。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為貴。其任枝幹之天然而製成者最上, 曰毛尖,有貢尖、蕊尖、雨前尖、雨後尖、東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後,枝幹長 大,而味勝東山之雨前)。次曰連枝,有白連、綠連、黑連數種,皆以老嫩分等次也。至茶 既老而不勝細摘,則並其宿葉捋而雉之曰翻柯 ,皆為頭茶。至五月初,復茁新莖,其葉較頭茶大而肥厚,味稍近澀。價不及頭茶連枝之半,是為子茶。

——清乾隆四十一年《霍山縣誌·物產志》

《史記》稱:壽春之山有黃芽焉,可煮而飲,久服得仙。六霍舊壽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稱 壽州霍山黃芽。六安州小峴春,皆茶之極品,明朝始入貢。自弘治七年分設霍山縣,州縣縣 貢。縣戶採辦者例應匯州總進。

——清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物產》

貨之屬。茶為第一。茶山環境皆有,大抵山高多霧,所產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氣,懸巖 石罅偶得數株,不待人工培植,尤清馨絕倫,故南鄉之霧迷尖、掛龍尖二山左右,所產為一 邑最,採製既精,價亦倍於各鄉。茶商就地收買,倩女工檢提分配花色,裝以大簍,運至 蘇 州。蘇商薰以珠蘭、茉莉,轉由內洋至營口,分銷東三省一帶。近亦有與徽產出外洋者。次 則東北鄉與西南近城一帶,多北運至亳州及周家口,半薰茉莉,轉售京都、山西、山東,而 西鄉自土地嶺以西,迤邐而南,茶葉厚,微苦,枝杆粗大,採焙不精,皆青齊茶商於大化坪 、五溪河收買,運銷山東一路。諸佛庵以北數保,則由土人運潮枝至州境之流波石童,西商收買,自行焙制,運銷山西、外蒙古等處。極西之九五保,所 出極微,味制具遜,多為鄂人收買。至前志所載諸名目花:如銀針、雀舌,則茶始萌芽者; 梅花片、蘭花頭、松羅春則茶初放葉者;統名之為小茶,價既數倍,採以維艱,故惟近城及 柳林河、諸佛庵數處有之,運銷京都為多。氣候則東南稍暖,穀雨前即可採摘,故有雨前、 毛尖之名。西山谷雨後,始能開山,間數日,採摘一次,須二旬始畢。故有頭道、二道、三 道、四道之分。最後,並宿葉而擷雉之,曰翻 柯老茶,為民間常用。春茶既畢,五六月復生 新苗,謂之子茶。其幹扁而味微澀,價亦半減。然愛惜茶株者,恆蓄不採,取次春茶必茂盛 。

又一種名苦丁茶,雖名為茶,實則木本,枝葉似茶而大,有二種:一葉小上有刺;一葉大而 圓,皆天然自生深山岩石間,無子種,與茶同時採製,味苦,其性極涼,可入藥,近年茶商 多喜購買,山民漸事覓植,極難長成。

《博物志》:飲真茶者,令人少眠。

《潘志》:六安茶,六與霍所併產也,以六安名者,當霍未建縣,已有貢額,從其朔也。《 天啟志》謂以六安寨得名似鑿(寨本名六萬,訛稱六安)。顧霍山多磽确,六地既廣且饒,產 茶實浮於霍,而貢額不及什二。考州志有州茶黑、縣茶黃之說,恐亦傅會。惟產茶之地,東 山最早,而東山皆屬州境,每年大府薦新及本縣貢品,率皆州民於雨前赴縣售賣;霍產悉西 南,遲在雨後,故不及入貢,則茶之專名六安,亦紀實也。

《吳志》:土人不辨茶味,唯燕、齊、豫、楚需此日用。每隔歲,經千里挾資而來,投行預 質。牙獪負諸賈子母,每刻削茶戶以償之:銀則熔改低色;秤則任意輕重;價則隨日低昂, 且多取樣茶。茶戶莫能與較;雖迭經告誡,申詳各憲,嚴飭鄉保稽查,茶戶稍潔實惠,然弊 端猶未能盡除也。按茶之為利雖厚,工則最勤苦:日採摘,夜炒焙,恆兼旬不得安枕。人力 不足,又須厚僱客工,茶值稍昂,猶可相償。軍興後,釐捐日益浮費繁多。商人成本既重, 則轉而抑減民值。近日行戶漸增,竟有匯緣茶商,預計價值把持行市者。黠販收買,則又攙 老葉加水潮,茶商得以藉口,故茶價愈趨愈下。光緒以來,每斤銀不過錢餘,賤時才七八分 ,以是民用益絀。近徽郡仿外洋以機器烘焙,制精工省,頗獲其利。本邑紳商,如能集股, 設公司,精其製造,則利權操之於我,諸弊不禁自除矣。西人亦云:霍茶香味較勝徽產。

——清光緒三十一年《霍山縣誌·地理志下》

六安州歲貢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兩。自明弘治七年分設霍山縣後,隨定額分辦,州 辦茶二十五袋,縣辦茶一百七十五袋……。

國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辦一百袋,州承辦三十七袋,計六十四斤十二兩,縣承辦 二百六十三袋,計四百六十斤四兩。每年州備價發縣代買一色芽茶……。

本縣農戶揀雨前極品,新芽一槍一旗,依法擇制,以黃絹為袋封貯,共四箱,扌貢[用龍旗龍袱恭進。康熙四十七年,貢茶一千二百袋,雍正七年增辦一百袋。乾 隆元年貢茶七百二十袋。

——清乾隆十四年《霍山縣誌·茶考)

今天下產茶處不下數百,致貢者僅十餘處,而明朝上供專用六安,其餘悉以市焉。每歲上供 ,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補其乏。州額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

——清順治十七年《霍山縣誌·貢茶》

霍山有什麼茶文化匿名使用者 2011-04-09

一年一度黃芽茶文化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