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士兵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10-04

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士兵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1-24 回答

長平一役,白起殺降,白紙黑字,不容辯駁。但白起果真活埋了40萬降卒麼?這個問題爭議多多。

首先說是否“活埋”。司馬遷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的原話是“(白起)乃挾詐而盡坑殺之”,並說“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史記·趙世家》的說法是“卒四十餘萬皆坑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則說“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顯然,在這裡“坑”是動詞,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的《古代漢語字典》解釋為“活埋”,並舉出長平之戰和“焚書坑儒”的例子。這種解釋遭到廣泛質疑,理由如下:從技術角度考慮,活埋40萬人非常困難,史書中並沒有明確指出“坑”就是活埋。此外,《長平古戰場永祿一號屍骨坑的發掘簡報》明確指出:“未經破壞和擾亂的60個個體近半數或頭骨無軀體或頭骨與軀幹分離,應是死亡在前,埋葬在後。還有14具頭部有鈍器、刃器、石塊等造成的創傷痕跡,其中至少7具個體的創傷是致命的,應排除在活埋死亡之外。剩餘十多個個體死亡原因難以判斷。可能活埋的僅為一例。”“根據骨骼排列和創傷觀察,死者絕大部分為被殺後亂葬的,未發現大量被活埋的證據,這種現象有別於史書中關於40萬降卒被(kēng)殺的載述。”

永祿一號屍骨坑位於高平市西北永祿村,系1995年5月,當地村民李珠孩耕作時偶然發現。當時考古發掘人員根據屍骨情況得出如下結論:“此坑和附近的二號坑均為深坑,不像秦軍專為掩埋戰俘屍體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當年,秦軍將戰俘屍體拋入溝內,再填上一層薄土加以掩蓋。只是兩千多年的滄桑歲月,斗轉星移,才使這些屍骨深埋地下。”

這個結論比較可信。雖然有人認為相對於40萬這個龐大數目,發掘出的60個個體樣本太小,不足以說明問題,但我想這個樣本至少表明40萬降卒並非全部被活埋,司馬遷用“坑”字描述應該是概括言之。

那麼,“40萬”這個數字是否可信?司馬遷在三處分別使用了“四十五萬”、“四十餘萬”和“數十萬”,綜合來看,趙軍死亡40萬應該大體不差,雖然不斷有人對此數字提出質疑,但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推翻司馬遷的記載。

但是,這40萬人絕非被白起一舉坑殺。正如靳生禾教授所說,白起坑趙軍40萬,當屬於前代史家的簡略說法。趙軍的死亡,不僅僅是坑殺,其中既有戰死,也有放下武器後被屠殺,其總數才是《史記》中明確記載的“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既然疑問都得到了解答,不妨再深入一點,復原一下當年白起殺降的殘酷場面:趙括既死,群龍無首,剩下的幾十萬趙軍舉手投降之後,秦軍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倉促中,也許並沒有繳完。然後,“戰神”白起一聲令下,秦國的虎狼之師開始了對降卒的大屠殺,長平的漫山遍野頓時成為人間地獄殘陽如血,疲憊的秦軍將降卒的屍體推入低窪之處,草草掩埋。

兩千年之後,這些屍體化作朽骨、骷髏,依然不時出現在農人的鋤頭之下。隨之而出的,還有大量的箭頭、各樣鏽跡斑斑的刀劍。來到永祿一號屍骨坑遺址,首先看到的是不遠處連綿起伏的將軍嶺。這裡是長平之戰的重要地點,當地人說,像永祿一號這樣的屍骨坑,應該不少。當我走進遺址內部,細看這些帶著傷痕、裂縫的累累白骨,似乎聽到遙遠年代的砍殺聲和撕心裂肺的哭喊之聲,頓時不寒而慄。

站在秦國的角度,也許殺降是有道理的——幾十萬俘虜帶回秦國嗎?糧草供應就是大問題。放回趙國?第二天他們照樣是強悍的趙軍戰士,是秦國的敵人。

但是,殺降不祥。白起後來開罪於秦王,招致賜死的命運,使得後人無不拍手稱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白起臨終時長嘆:“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

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士兵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1-24 回答

是的。

白起(?—公元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

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孫虞仲的後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視。他有二子,一曰西乞術,一曰白乙丙。據《元和姓纂》、《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春秋時白乙丙官拜秦國大夫,其後人以名諱字為氏,就是秦國的白氏,是為陝西白姓。據《新唐書·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記載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將領白乙丙。白乙丙的後代以白為氏,他們的遠代子孫就是白起。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士兵嗎 好孩子か 1級 2018-11-13 回答

到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白起與人計議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於是使詐,把趙降卒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計程車兵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擬乘勝滅趙。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黨,後軍分二路:一路由王齕率領,進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馬梗攻佔太原。而白起自將圍攻邯鄲。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現在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秦曾經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百姓皆奔趙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很久。今滅掉趙國,秦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於是范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昭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

當年九月,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參見邯鄲之戰)。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名校尉。白起病癒,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對昭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昭王親自下命令列不通,又派范雎去請,白起始終拒絕,稱病不起。

昭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現在如何?”昭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仍稱病不起。於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職,降為士兵,遷居陰密(今甘肅靈臺縣西)。由於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陽住了三個月,這期間諸侯不斷向秦軍發起進攻,秦軍節節退卻,告急者接踵而至。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陽。白起離開咸陽,到杜郵,昭王與范雎等群臣謀議,白起被貶遷出咸陽,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處死。於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寶劍,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劍自刎時說:“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說:“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於是自殺。白起死時,是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憐惜他,鄉邑地方都祭祀他。

善始者未必善終,白起功高遭忌,最終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白起如此,伍子胥、李牧皆是如此。

希望對你有幫助

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士兵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1-24 回答

大約數字,僅200多年幼者生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