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從先秦到唐朝的變化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4-09

中國古代從先秦到唐朝的變化mettisk 2010-01-17

這題太大啦~

政治制度:

中國古代中央官制

中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歷代政權的中樞機構及其職官制度。

奴隸社會中央官制

夏代時已有輔佐夏王的六卿。司空為六卿之首,后稷掌農業,司徒主教化,大理主刑獄,共工管營建百工,虞人掌山澤畜牧。此外,夏王朝已初步建立了掌管軍事、農事和賦稅徵收的機關。商代建立起以商王為中心的中央機構。輔佐商王的主要大臣為尹。其下有主管力役的司徒、主管工程的司空和主管刑獄的司寇。商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神權在政治生活中佔重要作用,故掌祭祀、占卜和紀事的宗教事務官在當時最為顯要。西周中央機構有較大的發展。輔弼周王的為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公下有“三事大夫”:掌地方民事行政的為常伯,又稱牧;掌官吏選任的為常任,又稱任人;掌政務的為準人,又稱準夫。政府行政事務官分為兩大系統: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下有三個事務官:司徒、司馬和司空,分別掌管農事、役徒徵發和營建。太史寮是掌管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門。西周宗教事務官與商代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

春秋、戰國是社會變動時期,隨著封建化程序的推進,各諸侯國政府機構發生了重要變化。春秋時各國相繼出現了輔佐國君、處理政務的主要執政官。秦稱上卿、亞卿和大庶長,楚稱令尹,齊、晉、魯、鄭諸國稱相。儘管各國名稱各異,但其地位和職掌都相當於後來的“相”。中央機構日益完善。齊、魯、鄭、楚等國繼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馬、司空及司寇為政府主要行政長官。其他重要事務官有:掌農田稅收的司田,掌財務的職計,掌山澤、田獵的虞人等。隨著諸侯國間交往增多,各國設行人,以主外交。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職責為“記大事,書盟首”。戰國初,隨著各國變法運動的進展,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體,成為此時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徵。“百官之長”的相、丞相,已成為各國普遍設定的官職。由於歷史和傳統的原因,各國官制仍不劃一。齊國變化較大,相以下設五官:大田、大行、大諫、大理和大司馬。楚國自成一系,令尹是中央最高行政長官,上柱國、大司馬和大將軍是政府高階軍事長官。秦國沿三晉,又取東方諸國之長,形成一套獨特的官制,併為漢代所繼承,成為封建社會前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

封建社會中央官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帝國。自此至1840年鴉片戰爭,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中央官制的發展和演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秦漢中央官制

秦、漢建立了以皇帝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掌行政、監察和軍事。九卿為中央政府各部門的主要行政長官:奉常為九卿之首,掌宗廟禮儀及文化教育;郎中令掌宮殿門戶守衛,為宿衛侍從長官;衛尉為宮門警衛之官;太僕掌皇帝車馬,兼掌全國馬政;廷尉為中央最高司法長官;典客掌民族事務及朝聘;宗正專管皇室親屬事務;治粟內史職責為徵收鹽鐵錢穀租稅和國家財政收支;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和官府手工業製造,以供應皇室。九卿之外,尚有掌京師治安的中尉,掌宮室、宗廟、陵寢等土木營建的將作少府及掌宣達皇后旨意與管理宮中事務的大長秋。秦漢九卿除衛尉、廷尉和治粟內史諸卿主要掌政府行政事務外,其餘諸卿職能主要為皇帝及皇室內廷服務。國事與君主家事不分,政務與宮廷事務混雜,是秦漢中央官制的特點之一。

漢武帝為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建立中朝制,即選用一批地位較低的內廷人員參與朝政。其中原屬少府,為皇帝掌管文書的尚書以及一些內廷人員,地位有較大提高。朝廷政務往往先與尚書、侍中、大將軍等近侍內廷“中朝”人員商議,然後告之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員。外朝官實際作用被削奪,地位下降,中朝官員受到重用。中朝制的建立既是皇權與相權矛盾的產物,也是內廷近臣權力膨脹的結果。漢成帝時,大司馬(武帝時由太尉改稱)、大司空(成帝時由御史大夫改稱)和丞相(哀帝時改稱大司徒)三公權力進一步削弱。尚書權力擴大,尚書令為主管,設五曹。東漢時尚書權力進一步擴大,尚書機構稱臺,有令、僕射各1人,尚書6人,分掌三公、吏、民、客、二千石及中都官等六曹,分割或取代了九卿部分職權。東漢至魏晉,中央政務逐步由三公向三省轉移,行政事務漸由九卿向六部過渡。

唐宋中央官制

隋、唐時期專制集權中央政體趨於完備,建立起以皇帝為中心的三省六部制。“唐初,始合三省,中書主出命,門下主封駁,尚書主奉行”。三省長官具有宰相之職,形成三省分工明確,又相互牽制的機制。這是行政制度的重要變化。尚書省是中央行政管理的中樞,下轄六部二十四司。尚書取聯合辦公制。都堂居省內中心,為政務活動中樞。尚書省長官左右僕射、左右丞,俱在此辦公,下設左右司,分掌六部。六部由六曹演變而來,以吏部為首,掌官吏選授、勳封及考課之政,下轄吏部、司封、司勳、考功四司;戶部掌人口、土地、錢穀及賦稅之政,下轄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禮部掌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下轄禮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兵部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下轄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四司;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隸及按復讞禁之政,下轄刑部、都官、比部、司部四司;工部掌山澤、屯田、營建與工匠之政,下轄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隋、唐形成的尚書六部,無論從名稱、職掌許可權,還是組織建制,較之秦漢九卿都是一大進步。六部之外又有九寺五監,它由秦漢九卿演變而來。自魏晉六曹取代九卿部分職權後,九卿名稱雖存,但職責有了很大變化。南北朝改稱寺,正副長官稱卿、少卿。九寺中的太常寺僅掌祭祀、禮儀,科舉考試歸禮部;原掌宮殿守衛的光祿寺(由郎中令演變而來),專掌酒禮膳饈之事;衛尉寺專管武器和儀仗帳幕,不掌警衛;太僕寺掌一般馬政,不管皇帝車馬;廷尉改稱大理寺,掌審訊刑獄,司法行政歸刑部;鴻臚寺掌贊助禮儀,外族朝聘歸禮部;司農寺管倉儲之事,賦稅財政歸戶部;宗正寺職責未變;太府寺為新設,掌金帛府藏。五監為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和都水監,分掌學校教育以及國家和宮廷手工業製造,宮殿、城廊、官衙的修建等。九寺五監形式上獨立,實際上是與六部配合的辦事機構。

——————————————————

中國古代人事制度

中國古代官吏的銓選和管理制度。銓選主要解決官吏的來源,職官的管理包括對官吏的任用、考績、獎懲、品秩、俸祿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銓選制度

中國古代官吏銓選的途徑很多,有世襲、納貲、軍功、薦舉、郎選、恩蔭和科舉制等。主要有三個階段和三種制度,即先秦的世襲制、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的薦舉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舉制。

世襲制

亦稱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代。原始社會末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禪讓制破壞後,出現了“大人世及以為禮”的世襲制。世襲制的特點是王權與族權統一。它透過家族血緣關係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與官職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薦舉制

是薦舉賢才,授以官職的官吏選拔制度。舉薦的標準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衝破了先秦貴族血緣世襲制的藩籬。西漢的察舉、徵辟制的出現,是薦舉製成熟的標誌,而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敗。

察舉是根據皇帝詔令所規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階官員,透過考察向中央推薦士人或下級官吏的選官制度。它也是薦舉制精髓所在。察舉分詔舉與歲舉。詔舉是皇帝下詔選取特殊人才。歲舉是地方長官定期定員向朝廷推薦人才。察舉的科目主要有賢良方正、孝廉、太學博士弟子及特舉特科等。有時皇帝對於賢良方正等用“對策”、“射策”的方式進行考核。徵辟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選拔任用屬員的一種制度。皇帝特徵、聘召人才為“徵”,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屬官為“闢”。東漢後期選拔官吏中鑽營請託、結黨營私和弄虛作假之風盛行,察舉、徵辟制漸趨敗壞。

曹魏時,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書陳群建議,實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設大小中正官,負責按家世門第和道德才能,並博採輿論,從上上至下下分九等品評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級授官。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發展,它將選官權由地方收歸中央,人分九等在人才學分類上是一種創新,選才標準趨於周密。魏、晉時期門閥統治的加強,至東晉後此制弊端叢生,中正權重,品評隨意,世族門閥把持中正,控制選舉,至後期造成“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姓寒族無過進之路”。九品中正制已成為門閥統治的工具。

科舉制

隋統一全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廢九品中正制,設秀才科。隋煬帝時又建進士科,以“試第”取士,並創立了以公開考試,擇優選才為特徵的科舉制度。

——————————————————

對外民族關係

(一)知識結構

一、中國古代的民族關係

我國是一個以漢民族為主體,由許多少數民族結合成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絡,友好往來,共同建設祖國、共同反對階級壓迫和外來侵略,是我國民族關係中的主要內容。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存在中原地區的炎帝族、黃帝族,東方地區的夷族和南方的蠻族,後來炎黃融合,逐步形成夏商時期的華夏族。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和其他各民族接觸頻繁,促進了邊地的開墾。秦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兩漢經營邊事,如反擊匈奴、派人出使西域、在西南地區設郡等,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絡。周邊各族與漢族的交往及戰爭關係,表明各族日益擺脫了閉塞狀態。秦漢開創了中國兩千多年大一統的政治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

三國時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孫吳與山越族加強了聯絡,促進了當地的開發。東漢以來,西北邊睡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氏、羌陸續內遷,與漢人雜居,並分別建立十六國政權。各國彼此攻戰,但民族融合卻加強了。為適應民族融合的趨勢,北魏孝文帝禁舊俗,行漢化,促進了鮮卑族及北方各族的封建化。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這為隋的統一提供了條件。

隋唐是我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重要階段。各民族迅速發展,對邊疆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唐朝透過戰爭、和親、冊封、設管理機構等方式加強了與周邊各民族的關係。

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擴充套件,形成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潮。

明朝與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等的聯絡進一步加強。清承明制,所不同的是清有理藩院管理少數民族,清朝努力經營邊疆,使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獲得較大發展,國家統一更加鞏固。

1.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發展和鞏固

多民族融合的開始:華夏族(漢族的前身);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和其它各民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秦的統一標誌著我國多民族封建國家已初步建立,標誌著以華夏族為主幹的中華民族大家庭開始成立。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初步發展:西漢時期,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大大擴充套件了西漢的疆域,使我國多民族國家得到發展。

多民族大融合的發展:由於民族遷徙和各民族聯合鬥爭,民族融合加強;孝文帝改革更加速了這一程序。

多民族的大發展時期:唐朝是我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時期,對周邊各少數民族有很強的吸引力,加上唐朝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唐朝與各少數民族的關係範圍更廣,數量更多,形式多樣,關係也更加融洽,在西北和東北奠定了祖國疆域的基礎。

民族大融合的進一步發展: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周邊各少數民族藉助自己政權的力量加強了與漢族的交往,相互學習,逐步縮小與漢族的差別,為元朝更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國家的重新統一作了準備。儘管這一時期各族政權之間也經常發生摩擦和戰爭,但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才是這個時期民族關係的主流。元朝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和民族大融合時期,它結束了唐末以來400年的分裂割據和多民族政權並立的時期,奠定了元明清長期統一的基礎,這一點和長期的民族融合是分不開的。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鞏固:明清時期。清政府在中央設立理藩院,統管全國的少數民族事務,確立了疆域,穩定了行政區劃。

夠全面了吧

概括的講

先秦至唐政治制度:中央:秦漢 三公九卿制——隋唐 三省六部制

選拔人才:漢 孝廉制 晉 九品中正制 隋唐 科舉制(武則天首加武舉)

中國古代從先秦到唐朝的變化網友abeba374f 2010-01-17

你這個大的不是一點點~~~是在沒耐心回答!!!

中國古代從先秦到唐朝的變化網友784e068 2010-01-17

你去書店 找易中天的品三國下 然後看最後總結的那幾章 易中天順手介紹了一下你要的題目 很容易看懂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