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 西廠 和錦衣衛 他們分別是管理哪些方面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4-28

東廠 西廠 和錦衣衛 他們分別是管理哪些方面啊?AegeanBlue 2007-10-26

明朝為了強化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從明太祖朱元璋起開始設立特務組織,並逐漸形成廠衛制度。

廠衛指的是錦衣衛、東廠、西廠的簡稱,均為明朝特務組織,所執行的職務不盡相同。

錦衣衛,皇帝的侍衛機構。前身為太祖朱元璋時所設御用拱衛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設大內親軍都督府,十五年設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且不經司法部門。

明代設錦衣衛,乃是著名的酷政。其實,明代有許多朝廷官僚以外的、直屬皇帝的專設監察、刑獄系統,包括錦衣衛、東西廠、鎮撫司獄等,這類系統,自己有軍隊、有監獄,又直接向皇帝負責,基本上貫徹於整個明皇朝的始終。《明史·刑法志》把它們與廷杖(皇帝在朝廷打臣僚板子的肉刑)加在一起,稱之為:“明之自創,不衷古制”。一語道破了貫穿明皇朝的特別專制的酷政性質。

東廠為明成祖朱棣所設。在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後,朱棣的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斷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援。為了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

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建立了一個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由於其地址位於東安門北側(今王府井大街北部東廠衚衕),因此被命名為東廠。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的偵緝範圍非常廣,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一些重要衙門的檔案,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檢視;甚至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範圍之內。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

東廠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裡面活動,並非完全為朝廷辦事,更多的是為自己謀私利。他們常常羅織罪名,誣賴良民,之後就屈打成招,趁機敲詐勒索。到了明中後期,東廠的偵緝範圍甚至擴大到了全國,連遠州僻壤,也出現了“鮮衣怒馬作京師語者”,搞的舉國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在與錦衣衛的關係上,東廠則是後來居上。由於東廠廠主與皇帝的關係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逐漸由平級變成了上下級關係,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權在錦衣衛上。

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人員為東廠一倍,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正德元年(1506)復置,劉瑾被誅後,即廢去。

西廠的成員是由錦衣衛所選拔出來,憲宗定下了所領緹騎(錦衣衛校衛)的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而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 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西廠的成立令汪直的官銜“更上一層樓”,也令他的焰氣更高,史書上記載了汪直腳下的黨羽其多,每次出府都橫行霸道。另外,之前提對西廠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並不向皇帝奏請,無形之中造成了多宗的冤案,西廠成員也可借廠中的權力陷害異己,殘害忠良。其三,西廠所限定的偵查範圍不只是區區的北京城,而是全國各地,任何人也會成為西廠所監視、所害的物件。

東廠 西廠 和錦衣衛 他們分別是管理哪些方面啊?200712121 2007-10-29

明代為了強化專制的中央集權政治, 從朱元璋起開始設立特務組織, 逐漸形成廠衛制度.

廠衛是東廠、西廠、錦衣衛、內行廠的簡稱, 統屬明代特務組織, 但又不盡相同.

錦衣衛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建立的, 原是皇帝的貼身侍衛軍, 負責警戒和儀仗等事務, 後來增加了密緝和監視官民的職能.起初錦在衛僅有1500多人, 逐漸發展到五六萬人.他們秉承皇帝旨意, 可承辦各種案件.審理案件時, 根本不用移交國家的司法機構, 也不按法律程式進行, 完全是隨心所欲, 濫施刑罰, 致使冤獄百出.錦衣衛是隨著明朝滅亡才退出歷史舞臺的, 前後共存在了300 多年.

東廠建立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十八年 (1420 年) , 是專門刺探和鎮壓有損朝廷行為的特務組織.它與錦衣衛有相似之處, 同時又不同於錦衣衛.首先東廠是由宦官控制;其次還具有監視錦衣衛的職能.廠員一般由錦衣衛中的兇殘分子和一些亡命之徒充任, 他們可以到包括國家機構在內的任何地方蒐集情報, 是朝廷心腹.東廠自建立後, 一直與錦衣衛並存, 前後長達200 餘年.

西廠建於明憲宗時期, 也由宦官控制, 目的是為加強特務統治, 因此西廠與東廠性質相同, 但彼引之間經常爭功奪利, 故幾興幾衰.

內行廠又稱內辦事廠, 由明武宗時的大宦官劉瑾於正德初年建立, 其目的是加強對錦衣衛和東廠的控制.凡進內行廠的犯人都先受杖責, 然後發配到邊遠地區.劉瑾被殺後, 內行廠也隨之解散, 前後不足5 年.

廠衛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 他們可以不擇手段地鎮壓一切他們認為有害朝廷的行為, 而且活動範圍廣泛, 人數甚多.據《明史·刑法志》記載, 一天夜間, 北京城裡有4 個好友在一密室相聚飲酒.其中一個喝多了, 禁不住大罵當朝太監魏忠賢, 罵聲未定, 東廠特務已破門而入, 不由分說把4 人全部捉住, 當著其他3 個人的面, 剝下了那罵者的人皮.廠衛特務為了得財晉級, 不僅打擊無辜者, 還肆意擴大株連範圍.

廠衛用刑多為法外之刑, 不但種類繁多, 而且殘酷無比.如: 梟令, 用鉤子鉤住犯人背部懸吊起來;刷洗, 先在犯人身上澆開水, 然後再用鐵刷刷去皮肉;稱竿, 把人綁在竹竿一頭, 另一頭懸下.此外還有剝皮、抽腸、墜指、割舌、剖心等.廠衛隱密而瘋狂的活動使得明代官民敢怒而不敢言, 惶惶不可終日.

明朝皇帝設廠衛的根本目的是為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不料, 廠衛的倒行逆施, 反而加速了各種矛盾激化, 促使明末農民起義爆發, 延續300 多年的明王朝終於被推翻.

明朝為了強化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從明太祖朱元璋起開始設立特務組織,並逐漸形成廠衛制度。

廠衛指的是錦衣衛、東廠、西廠的簡稱,均為明朝特務組織,所執行的職務不盡相同。

錦衣衛,皇帝的侍衛機構。前身為太祖朱元璋時所設御用拱衛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設大內親軍都督府,十五年設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且不經司法部門。

明代設錦衣衛,乃是著名的酷政。其實,明代有許多朝廷官僚以外的、直屬皇帝的專設監察、刑獄系統,包括錦衣衛、東西廠、鎮撫司獄等,這類系統,自己有軍隊、有監獄,又直接向皇帝負責,基本上貫徹於整個明皇朝的始終。《明史·刑法志》把它們與廷杖(皇帝在朝廷打臣僚板子的肉刑)加在一起,稱之為:“明之自創,不衷古制”。一語道破了貫穿明皇朝的特別專制的酷政性質。

東廠為明成祖朱棣所設。在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後,朱棣的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斷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援。為了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

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建立了一個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由於其地址位於東安門北側(今王府井大街北部東廠衚衕),因此被命名為東廠。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的偵緝範圍非常廣,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一些重要衙門的檔案,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檢視;甚至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範圍之內。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

東廠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裡面活動,並非完全為朝廷辦事,更多的是為自己謀私利。他們常常羅織罪名,誣賴良民,之後就屈打成招,趁機敲詐勒索。到了明中後期,東廠的偵緝範圍甚至擴大到了全國,連遠州僻壤,也出現了“鮮衣怒馬作京師語者”,搞的舉國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在與錦衣衛的關係上,東廠則是後來居上。由於東廠廠主與皇帝的關係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逐漸由平級變成了上下級關係,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權在錦衣衛上。

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人員為東廠一倍,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正德元年(1506)復置,劉瑾被誅後,即廢去。

西廠的成員是由錦衣衛所選拔出來,憲宗定下了所領緹騎(錦衣衛校衛)的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而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 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西廠的成立令汪直的官銜“更上一層樓”,也令他的焰氣更高,史書上記載了汪直腳下的黨羽其多,每次出府都橫行霸道。另外,之前提對西廠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並不向皇帝奏請,無形之中造成了多宗的冤案,西廠成員也可借廠中的權力陷害異己,殘害忠良。其三,西廠所限定的偵查範圍不只是區區的北京城,而是全國各地,任何人也會成為西廠所監視、所害的物件。

東廠 西廠 和錦衣衛 他們分別是管理哪些方面啊?Oo甜蜜秘 2007-10-26

明代為了強化專制的中央集權政治, 從朱元璋起開始設立特務組織, 逐漸形成廠衛制度.

廠衛是東廠、西廠、錦衣衛、內行廠的簡稱, 統屬明代特務組織, 但又不盡相同.

錦衣衛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建立的, 原是皇帝的貼身侍衛軍, 負責警戒和儀仗等事務, 後來增加了密緝和監視官民的職能.起初錦在衛僅有1500多人, 逐漸發展到五六萬人.他們秉承皇帝旨意, 可承辦各種案件.審理案件時, 根本不用移交國家的司法機構, 也不按法律程式進行, 完全是隨心所欲, 濫施刑罰, 致使冤獄百出.錦衣衛是隨著明朝滅亡才退出歷史舞臺的, 前後共存在了300 多年.

東廠建立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十八年 (1420 年) , 是專門刺探和鎮壓有損朝廷行為的特務組織.它與錦衣衛有相似之處, 同時又不同於錦衣衛.首先東廠是由宦官控制;其次還具有監視錦衣衛的職能.廠員一般由錦衣衛中的兇殘分子和一些亡命之徒充任, 他們可以到包括國家機構在內的任何地方蒐集情報, 是朝廷心腹.東廠自建立後, 一直與錦衣衛並存, 前後長達200 餘年.

西廠建於明憲宗時期, 也由宦官控制, 目的是為加強特務統治, 因此西廠與東廠性質相同, 但彼引之間經常爭功奪利, 故幾興幾衰.

內行廠又稱內辦事廠, 由明武宗時的大宦官劉瑾於正德初年建立, 其目的是加強對錦衣衛和東廠的控制.凡進內行廠的犯人都先受杖責, 然後發配到邊遠地區.劉瑾被殺後, 內行廠也隨之解散, 前後不足5 年.

廠衛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 他們可以不擇手段地鎮壓一切他們認為有害朝廷的行為, 而且活動範圍廣泛, 人數甚多.據《明史·刑法志》記載, 一天夜間, 北京城裡有4 個好友在一密室相聚飲酒.其中一個喝多了, 禁不住大罵當朝太監魏忠賢, 罵聲未定, 東廠特務已破門而入, 不由分說把4 人全部捉住, 當著其他3 個人的面, 剝下了那罵者的人皮.廠衛特務為了得財晉級, 不僅打擊無辜者, 還肆意擴大株連範圍.

廠衛用刑多為法外之刑, 不但種類繁多, 而且殘酷無比.如: 梟令, 用鉤子鉤住犯人背部懸吊起來;刷洗, 先在犯人身上澆開水, 然後再用鐵刷刷去皮肉;稱竿, 把人綁在竹竿一頭, 另一頭懸下.此外還有剝皮、抽腸、墜指、割舌、剖心等.廠衛隱密而瘋狂的活動使得明代官民敢怒而不敢言, 惶惶不可終日.

明朝皇帝設廠衛的根本目的是為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不料, 廠衛的倒行逆施, 反而加速了各種矛盾激化, 促使明末農民起義爆發, 延續300 多年的明王朝終於被推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