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到底是設問還是反問?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6-10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到底是設問還是反問?呢一襖 2011-04-01

唐代韓愈的《馬說》一文曾先後被編入1994年和2001年人教版初中《語文》第四冊,可見此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但就是這篇名文,教材對此文結尾結尾句(“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中的“其”字註釋有不當或“模糊”處理之嫌。先看1994版教材註釋(第65頁,註釋⑧):[其真無馬]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難道,表反問語氣。下句的‘其“表推測語氣,可譯為‘恐怕’。“再看2001年版教材註釋(第155頁,註釋14):“[其真無馬邪]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前後對照,發現前者對句中兩個“其”字的意義和用法都作了明確分析,而後者根本不提“其”字用法。查一下2001年版《教師教學用書》,文中對此二句的翻譯是這樣的:“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千里馬啊!”把它和1994年版的譯文對照,可發現有明顯不同,這不同在於對末句的理解。1994年版教材的註釋是:“恐怕是他們不識千里馬吧?”語氣上為推測語氣;而2001年版譯成“其實是他們不識千里馬啊”,卻是絕對肯定的語氣。一推測,一肯定,意思截然不同。問題出在哪裡?筆者認為關鍵是對句中兩個“其”字該如何理解,可以說“其”字的理解,決定著整個句子的理解。

顯然,不管是1994年版,還是2001年版,教材對前句“其真無馬邪”的理解是一致的。差別僅在於前者具體分析到“其”的用法,而後者卻未對“其”另有註釋。這不禁讓人犯疑:難道1994年版的註釋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這個‘其’究竟該作何解釋?2001年版《教師教材用書》“教學建議”中有一點說明(第220頁):“其真無馬邪,其人不知馬也”中兩個“其”都作加重語氣用。至於加重什麼語氣,未有說明,只說“讀出了語氣,自能有所省悟”。查閱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一書,“其”用於句首或句中起加強語氣作用有二:⑴表委婉語氣。在陳述句或疑問句裡,表“大概”“恐怕”等意;在祈使句裡,簡單的表示委婉語氣,略等於現代漢語句末語氣詞“吧”或“啊”等字所表示的委婉語氣。⑵加重反問語氣。郭錫良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一書中談到的“其”的用法與上述大致相同:⑴一般表示推測、疑議,有“大概、恐怕”等意;⑵在祈使句中,起加強祈使語氣的作用,有勸勉、期望、命令等義;⑶用於反問句中,加強反問語氣。綜述上面兩位大師的觀點,“其”作為語氣詞作用大致有三種:⑴一般表推測,可譯為“大概”“恐怕”;⑵祈使保有中加強祈使語氣;⑶反問句中加強反問語氣。分析至此,我們似乎找到了理解上述兩“其”字的方法,即首先判斷這是什麼句,而後便能領悟“其”加強何種語氣。對於前句“其真無馬邪”,1994年版和2001年版教材理解上一致,意為“(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為反問句。既是反問句,那麼這“其”無疑起加強反問語氣之用,而絕非1994年註釋的那樣:難道,表反問語氣。因為“其”字本身並不表示反問,只是加重某種語氣。在此句中,句末的“邪”字才表示反問語氣。“邪”一般用於句尾,是一個表示疑問的語氣詞,有時也可表反問語氣。可以這麼說,此句中去掉“其”字意思並不受影響,“真無馬邪?”仍是一個反問句,句首有“其”,只不過加重了反問語氣。所以,我們不妨對這個“其”作如下注釋:加強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

接下來便是關鍵的一句“其真不知馬也”,說它“關鍵”,因為這句話對理解全文主旨有著重要影響。上文我們已看到了1994年版和2001年版教材對此句的不同理解“一推測,一肯定。單從“其”的用法來看,確實有“表推測”這一常用用法,這在上面已介紹過,也可能正由於此,1994年版教材才對“其”作了此種註釋。我們似乎不該對此理解有何異議,因為這都是有“有根有據”的。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學習古文,須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悟出語感,讀出語氣,進而把握全文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切不可“就詞倫詞”,不顧“全文大局”。課文對“食馬者”的“不知馬”是猜測,這是肯定,只要對此文稍作分析,便不難看出。《馬說》全文皆圍繞“食馬者”的“不知馬”展開,正因“不知”,所以千里馬也不成其為千里馬,作者藉此評擊封建統治者的摧殘、埋沒人才的社會現象。首段雖闡述了“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卻是為下文揭露“食馬者”的“不知馬”張本。第二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不知馬”(“食馬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馬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到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譴責。第三段著力刻畫“食馬者”的荒唐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反而“執策是臨之,曰:‘天下無馬!’”,緊接著作者用“嗚呼”一詞領出感慨:“其真無馬耶”,承上文“天下無馬”,這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為下句蓄勢,後用“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束全文。很明顯,這個“作答”不是“推測”,而是非常肯定的,肯定是“食馬者不知馬”,只有這樣才和上文的語氣,語勢保持一致,才真正深刻揭露全文中心——“不知馬”。我們很難想象,若將此句理解成“恐怕他們不識千里馬吧”,那作者為何自始至終緊扣“不知馬”異型呢?在層層的鋪墊蓄勢中,作者對千里馬的同情嘆惋,對“食馬者”的憤概、嘲諷已愈來愈明晰的展現在讀者面前,對“食馬者”的“不知馬”本性也越來越暴露無遺,結尾又豈能以一委婉的猜測語氣作結呢?若依從1994年版本的理解,則不但未能正確理解全文主旨,更是大大削弱了文章的理解,則不但未能正確理解全文主旨,更是大大削弱了文章的思想性。所以,可以肯定地說,這種理解是錯誤的,而應依從2001年版教材的理解。

但根本問題還未解決,此句中的“其”字該作何解?在分析“真無馬邪”一句時,我們從“邪”這個表反問語氣的詞上推斷此句中的“其”起加強反問語氣的作用。同理,我們也可以從“其真不知馬也”中的“也”字上找到突破口,也就是說,只要弄清“也”在此句中的用法,那麼“其”的用法便迎刃而解了。“也”字一般用於判斷句句尾幫助判斷,這是它的基本用法。另有由此基本用法引申出來的用法,其中有一種表示對前面的論斷或所說的話肯定或深信不,而“其不知馬也”中的“也”字就屬此種用法。前面已分析到此句是對前句的回答:是真得沒有千里馬嗎?(此為“問”)言下之意即並非沒有千里馬,千里馬真有的,實際上他們不識千里馬(此為答)。毫無疑問,這裡的“也”字對“不知馬”起了斷定作用,以這個斷定作結,簡潔乾脆,無半點遲疑、拖沓、猶如樂曲中的尾音,戛然而止,而易韻已盡在其中,因為“不知馬”這個結論已無需多言。由此推斷,句首“其”字則更強調了“不知馬”的確鑿性和不容置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字起到對“不知馬”的肯定,強調作用,如要譯,可譯為“其實”或“實際上”。雖然在王力和郭錫先生編者的《古代漢語》體系中,都未提到“其”有加強肯定語氣之用,但這並不能說明它就沒有此種用法。既然大師們們探究出“其”可表推測語氣,可加強反問語氣,也可加強祈使語氣,那麼它也應有加強肯定語氣之用。在這裡,我無意貶低大師們的研究成果,只是希望有更多的同仁來探討,更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行文將終,我建議在2001年版教材中,不妨對這兩個“其”字作一透徹說明,不必模糊處理。因為“其”作為句首或句中的語氣詞,其用法在前面的課本中已出現過兩處,且課本也對其進行了說明。一處是2001版第二冊26課《愚公移山》,中有“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河?”課本對“其”的註釋為:加在“如……何”前,有加強反問語氣的作用;另一處是2001年第四冊23課《唐睢不辱使命》,中有“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課文對“其”的理解為“句中表表的語氣詞”,也即前歸納的“在祈使句中加強祈使語氣”之用法。既然前面教材已不止一次對“其”的用法作了分析,那又何必僅對《馬說》中這兩個“其”字遮遮掩掩,欲說還休呢?為使教者少走彎路,使學者對同一內容的學習更有系統性和規律性,我建議將這兩個“其”的用法標註清楚為好。

寫完此文,我深深感悟到:文言文的學習應將詞、句、篇三者有機聯絡,綜合考慮,切不可“有詞無句”或“有句無篇”,只有將此三者綜合考慮,才不致於造成錯誤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到底是設問還是反問?MiMi轉 2011-04-05

設問。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到底是設問還是反問?yueshenhai 2011-03-31

不是反問。 意思是真的沒有馬嗎?是他不懂馬而已! 自問自答,設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