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的黃土怎樣形成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5-27

黃土高原的黃土怎樣形成的?綠曦綠曦 2014-05-13

100多年來,許多科學家致力於這一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幾十種假說:有的認為黃土的“老家”不在當地,是風力把黃土搬運到黃土高原上的(稱為黃土風成學說);有的認為是流水把黃土搬運到黃土高原(稱為黃土水成學說);有的認為黃土的“老家”就在當地,是風化作用將原來的岩石、砂礫“粉碎”之後,殘留原地演化成黃土的(稱為風化殘積學說),等等。 近二三十年,更多的科學家贊同黃土風成學說。因為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距離蒙古、中亞和我國西北一帶的荒漠越遠,黃土的顆粒越細;自西北向東南呈現出戈壁、沙漠、砂黃土、黃土、粘黃土的帶狀分佈規律,而每一個帶的礦物成分與荒漠地區砂礫的礦物成分完全一致,但與當地的岩石成分迥然不同;黃土無選擇地覆蓋在黃土高原的山嶺上,且厚度也由西北向東南逐漸變薄;在黃土中還發現乾旱草原型的陸生動植物化石等。 按照黃土風成學說的解釋,黃土高原是這樣形成的:在蒙古、中亞和我國西北一帶的荒漠地區,氣候乾燥,溫差很大,由於熱脹冷縮的作用,使岩石、砂礫等被“加工粉碎”成細小的砂子和粉塵。強勁的西北風將以百萬噸計的細砂和粉塵旋入天空,隨風南下。於是粗粒的先沉降下來聚成沙漠,細粒的則被飄移至秦嶺北麓。經過二三百萬年的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黃土高原。 科學在不斷髮展,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許多現象是黃土風成學說無法解釋的。譬如,黃土中粗粉砂含量由西北向東南遞減,粘土的含量卻從西北向東南遞增,這種自西北向東南的有規律的排列呈疊瓦階梯狀的分佈過渡,而不是平面模糊過渡。這種疊瓦階梯狀的分佈過渡更像是洪水的傑作等等。 對此,我國科學家李明光提出新的理論——黃土高原災變水成學說。他用大量證據證實:黃土高原是喜馬拉雅運動帶來洪水氾濫,黃土沉積和新構造運動抬升形成的。他的觀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