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是指古代中國皇帝召集重要官員在朝堂開會,討論國家軍國要務,大臣暢所欲言,最後仍由皇帝決斷的制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9分)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掉了關東六國中最後的齊國,“一統天下”。贏政召開了由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動、廷尉李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7-02

試題難度:難度:中檔 試題型別:綜合題 試題內容:朝議,是指古代中國皇帝召集重要官員在朝堂開會,討論國家軍國要務,大臣暢所欲言,最後仍由皇帝決斷的制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9分)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掉了關東六國中最後的齊國,“一統天下”。贏政召開了由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動、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參加的朝廷會議。會議商討的主題有: 一 、議定皇帝名號。二、“封建”還是“郡縣”?三、再興“封建”論,卻發“焚書”難。

⑴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前兩個主題商討的結果如何?(2分)

材料二 太宗曰:“……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於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

——《貞觀政要》

⑵材料二中唐太宗認為“委百司商量”國事的主要理由。(4分)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國事?(3分)

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謀反伏誅,於是廢宰相。……相權與君權合而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權獨攬。但由於國家事務繁多,皇帝無法處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罷四輔官,仿宋殿閣制設殿閣大學士。明成祖時正式設立內閣。內閣只為皇帝的顧問,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責。內閣大學業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權力及地位尚不如過去的宰相。宣宗時期,……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又授予宦官機構司禮監“批朱”。票擬之法補救可君主不願面見閣臣之弊。

——百度百科

⑶根據材料三概括明朝內閣主要職責,(4分)據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點。(3分)

⑷綜上材料,分析朝議制度的利弊。(4分)

朝議,是指古代中國皇帝召集重要官員在朝堂開會,討論國家軍國要務,大臣暢所欲言,最後仍由皇帝決斷的制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9分)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掉了關東六國中最後的齊國,“一統天下”。贏政召開了由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動、廷尉李斯學而思網校來自: 學而思網校 2016-09-28

試題答案:(1)確定了“皇帝”名號;在全國推行郡縣制。(2分)

(2)理由:地廣人眾,事雜多變;一人獨斷,易出錯,可能會導致國亡。(4分)。做法:實行三省六部制,由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宰相及大臣共議軍國大事,最後由皇帝裁決。(3分)

(3)職責:充當皇帝的顧問,“傳旨當筆”;後有“票擬”之權,但受司禮監製約。(4分)特點:君主專制強化。(2分)

(4)利:大臣們議政,可以集思廣益,是減少決策失誤的有效途徑。(2分)弊:朝議僅僅是作為皇帝裁決的依據,國家的法律、政策仍取決於皇帝一人的意志。(2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