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的歷史?

  • 作者:由 2狗 子� 發表于 歷史
  • 2022-08-24

琵琶的歷史?D調的華麗╃2011.03.12 回答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 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遊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曲中,大麴有文武之分。文套宜於表現文靜細膩、柔和美妙的情趣,如(夕陽蕭鼓)、(漢宮秋月)等曲;武套適於表現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氣概,如(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鵝)等曲。華氏(琵琶譜)中的小曲亦有文板、武板之稱,文板大都是指慢板,曲調比較文靜而秀麗;武板是指快板,曲調流暢而活潑。李芳圓在(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的凡例中,論述如何表演文曲、武曲兩種不同方法時說,“文曲宜靜、宜有餘音;武曲宜威、宜雄壯,按板傳聲,寬緊相間,緩急得宜。所謂宜靜、宜有餘音,實質上是指彈文曲應注重左手指的推拉吟揉的技巧興表情。所謂宜威、宜雄壯,是指如何逗用右手指力、腕力的力度與速度問題。當然,表情的強弱、,快.慢,關鍵在於演奏者如何理解曲情,耆於運用技巧、處理好樂曲的不同意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