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問題,明末崇禎十七年中國總人口大致是多少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9-11

問個問題,明末崇禎十七年中國總人口大致是多少匿名使用者 2021-04-04

明末人口估算約4億人口

一、億萬生靈:明末人口總量估算

改朝換代,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但清朝定鼎,殺的人確實也太多了。

明清換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毀滅事件之一,只有蒙古帝國崛起的過程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根據杜車別(孫海寧)在《明末清初中國人口減少之謎》中所作的估計,直接或間接死於清軍屠刀之下的中國人,超過了兩億。這就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的總和。

一直以來,很多歷史學家、人口學家認為,明朝末年中國的人口當在六七千萬左右,最多也就一點幾億。但明朝初年的人口就已經達到七千萬——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為了制定收稅標準,對全國戶口和土地進行過普查登記,根據這個普查資料可以推算出明朝人口大約在7000萬左右。這個數字是很靠譜的,因為當時國家已經統一了二十來年,各級行政機構執行成熟。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政府機構的清廉高效保持的相當不錯。

此後兩百多年,明朝內部始終保持總體的和平穩定,人口應該會持續增長。具體的增長率,明朝之前,北宋時期的人口增長率,從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到宋徽宗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的129年間,人口的平均年增長率是千分之九點二,人口達到了一億一千萬。明朝之後,中華民國時期,人口的平均年增長率是千分之八點二。明朝的社會穩定程度超過了北宋和民國,增長率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即使按照千分之八的增長率計算,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的和平時期,人口總量也可以從七千萬增長到五億,即便增長到兩三億以後增速放緩,打個折,超過四億總是沒有問題的。

這麼多人,當時的生產力能否養得起呢?答案是不僅養得起,還能豐衣足食甚至奢侈享樂。就土地的供養力來說,明朝後期張居正主持變法,對天下田畝進行測量統計,明朝全國耕地面積是12億2542萬畝。耕地測量的數字是拿來給國家交稅用的,只會少量不會多量。明末農耕技術高度發達,江南地區畝產可以達到四五百斤,北方地區也可以達到兩三百斤,偏低的估計是全國平均畝產260斤(郭松義《明清時期的糧食生產與農民生活水平》),偏高的估計是平均可以達到400斤(杜車別《明末清初人口減少之謎》)。即使按照260斤算,一畝半土地的產量養活一個人絕無問題。

明朝中後期,大量的耕地並沒有被用來種植糧食,而是用於種植經濟作物比如棉花、桑樹等等,以促進手工業的發展。耕地之所以用於經濟作物的種植,那也是在糧食夠吃的基礎上才能有土地剩餘。經濟作物普遍種植和手工業的高度繁榮,也說明當時不存在土地供養人口能力不足的情況。

12億畝的耕地,只需要一半的土地也就是六億畝用來種糧食(實際比例更高),就可以養活4億人沒有問題。剩下的用來種植蔬菜油料、動物飼料或者棉花桑樹等為手工業服務的經濟作物,供四五億人吃穿用度,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可以創造極大的農業剩餘,供上層階級奢侈享樂。

為什麼明末的實際人口數量會大大高於官方的統計資料呢?

明朝徵稅實行土地稅和人頭稅(含勞役)並行的制度。土地數量曾經多次重新丈量,以作為徵稅的新依據。但徵稅的戶口,兩百多年從未進行過大規模的重新調查登記,都是各個地方根據人口的死亡出生等每年進行調整。這種調整到了中後期已經完全淪為形式:一年一年原樣照抄,或者隨意做一點增減的調整,以免看起來沒有任何變化。登記在冊的納稅和服勞役的戶口數,洪武二十年是一千零六十五萬戶;到了兩百年之後的萬曆六年,竟然還是一千零六十二萬戶,還少了三萬戶。

納稅人口和實際人口之間的比例,萬曆年間出使中國的西班牙人拉達在《記大明的中國事情》中舉了兩個實際的例子:“有個叫夏蘇的人對我們說,他戶內有七十人,但他只納七個人的稅;另一個人對我們說,他戶內約六十人,他只交四個人的稅。”在這個記錄中,第一個例子的納稅人口與實際人口的比例是1比10;第二個例子是1比15。若是1比15,則7000萬的納稅人口,就要對應超過十億的真實人口;若是1比10,則對應七億的真實人口。就取一比十,再打個八折,也已經超過五億了;若打個六折,也就是一個納稅人口後面還隱藏著五個未納稅人口,人口總數也可以超過四億。這樣的估算很粗略,樣本也太少。但確實可以從另一個維度支援了我們根據人口增長率算出來的結論,也就是明末人口在四億到五億之間是合理的。

除了總量的計算以外,對4億人口的空間分佈,杜車別在《明末清初人口減少之謎》中也有詳細的測算和史料分析。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是南京和蘇州,人口大約三四百萬;杭州、北京、廣州則在兩百萬左右。這種估算有第一手史料作為依據,比如,史書記載,杭州最主要的糧食供應倉庫,每兩個月就要消耗60萬石糧食,這個數量足夠養活200萬人;1650年清軍在廣州屠城,事後和尚收集屍體就收了七十萬具。

一般地區級別的商業中心城市或政治中心城市,如揚州、濟南、福州、開封、武昌、臨清、南昌、西安等,人口則在百萬左右。此外,府城、州城的人口數當在十萬至五十萬之間,縣城人口在兩萬到十萬之間——崇禎元年,湖北荊州公安縣一場大火就燒掉了五千多間房子,受災人口在2。5萬以上。而公安縣只是一個偏僻的普通縣城,不是區域商業或交通中心。

公元1558年,陝西華陰縣地震,死亡人數統計出來,有名有姓的竟然超過了83萬!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人口死亡最多的一次地震記錄。陝西在明朝屬於偏遠地區,人口和華北、四川、華中、江南等地比起來是比較稀少的。一場大地震,震中只在縣城而不在省城西安,就死亡約百萬人,當時中國人口密度之高可以想見。我們可以作一個對比,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烈度最高的地震,也就死了24萬人。

此外,當時還有很多鄉村集鎮,這些集鎮在沿海地區因為手工業發達的緣故,也可以聚集大量的非農業人口——江西景德鎮就聚集了數萬製作瓷器的工人。[1]明朝有一千四百多個縣,若縣城平均人口五萬,就有七千萬城鎮人口。再算上大中城市和商業手工業集鎮,則明末中國城鎮人口超過一點五億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再看農業人口,根據明朝典籍《沈氏農書》和《補農書》中資料,嘉興、湖州地區一位常年僱工可耕種稻田八畝,同時再負責管理桑田四畝,一個人可耕作的土地是12畝。何良俊在《四有齋從說》中提到,松江地區,西邊平坦的土地上,一對夫婦利用水車等工具,可以種植25畝地,若勤勞肯吃苦可以耕作30畝地;但東邊是丘陵地形,耕作施肥引水都非常麻煩,一對夫婦就只能種植5畝地了。全國各地平原耕地和山地上的耕地的比例不太好說,若簡單算術平均一下,(30+5)/2=17。5畝。但一般來說平整的耕地往往用於種糧食,坡耕地則用於種植經濟作物。即使考慮平地種糧、山地種桑的特點,人均可以多種點地,全國平均下來一對夫妻耕作二十畝地應該是上限。再參考“一個常年僱工可以耕種稻田八畝,桑田四畝”,僱工應該是男性,耕種能力更強,女性耕種數量較少,主要起輔助作用。則男女平均大致每人平均可耕種約10畝地——男性12畝,女性8畝,不會更高了。明朝12億多畝的耕地,就需要一億兩千萬的勞動力(含女性)。

古代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比例大致是50%,另外一半就是十五歲以下的青少年和五十歲以上的老人。1。2億勞動力,大約就對應兩億四千萬的總人口。但明朝的城鎮人口中“流民”居多,也就是沒有城鎮戶口,從農村進城務工的農民。“流民”必然以青壯年為主,老弱更多的會留在農村,則農村人口中老弱的比例會更高一些,這跟中國改革開放後的農民工進城,老人婦女兒童往往留在農村是一樣的。這樣,農村人口兩億五千萬肯定是有的。把農業人口和城鎮人口相加,也有四億人。

總體而言,我們用多種方法進行估算,明末人口數量都應該在4億人到5億之間。基本邏輯是:明朝初年有七千萬人,經過兩百年的和平,就算按照北宋和民國的增長速度打個折,也可以輕鬆超過四個億;再看土地產量,養活四億人口很輕鬆;再看城市人口數量,各種一手資料的抽樣調查表明,它可以支援四億人口的推論,四億人分佈在什麼地方可以說清楚。至於官方統計的人口為什麼會大大低於四個億,也有合理的解釋。以4億為基數來計算明清換代的人口損失,只會少算不會多算。

這4億多人,到了清朝統一中國之後,還剩多少呢?

順治十二年,中國人口統計資料大約是7000萬。康熙四十三年,“三藩之亂”後二十多年,統計結果是一個億。到了乾隆二十七年,中國人口達到2個億。順治十二年,天下還沒有完全平定,統計資料偏差可能較大。但乾隆二十七年的資料應該是很準確的,因為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推行了“攤丁入畝”的稅收改革,取消了人頭稅。稅收只和土地掛鉤,不再和人口數量掛鉤。人口統計不再需要瞞報來逃避稅賦了。按照和平時期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來倒推,“三藩之亂”結束以後,也就是清朝初年最後的腹地大規模戰爭結束後,全國人口應該在1個億左右。

從4億多人減少到了1個億,這就是明清換代的人口損失。三億人口的死亡,絕大部分都是清軍造成的,也即清軍直接或間接殺掉的人數應該不少於兩億。

為什麼清軍應該對明清換代的人口損失負主要責任?

明清換代,主要是三股勢力作戰:明軍、清軍(1636年之前為後金)和農民起義軍。農民起義軍和明朝政府軍之間的戰爭,是一場“文明人的戰爭”,雙方極少對未參戰人員進行有組織的無差別屠殺,對人口總量的影響不會很大。

明軍軍令極嚴。嘉靖時期,剿滅沿海倭寇的浙江總督朱紈因為未經批准就殺了九十六個在交戰期間違反禁令向倭寇銷售食物和淡水的商人,被告到了皇帝那裡,就被臨陣撤職,逮捕進京問罪,朱紈憤而自殺。崇禎三年,後金圍攻北京,進京勤王的山西巡撫耿如杞,因為軍隊缺乏糧餉而放縱部下沿途搶劫,在北京解圍後即被判處死刑。到了後來,中央政府財政破產,完全沒辦法給軍隊發放糧餉,只能放任部隊的劫掠行為,軍隊紀律廢弛,搶劫成為普遍現象,姦汙殺人等事情時有發生,但仍然沒有對平民的無差別屠殺行為,甚至連大規模殺降的事情都沒有幹過。

農民軍由吃不飽飯的貧民和領不到工資計程車兵組成。他們的打擊物件主要是地方豪強士紳,對普通百姓不僅不會燒殺搶掠,反而發放救濟、免除賦稅。在起義初期,因為魚龍混雜,一些地痞流氓土匪強盜也趁火打劫,幹了一些燒殺搶掠的事情,但很快就被戰爭形勢所淘汰——要麼被紀律更好的農民軍消滅,要麼因為失去民眾支援而被明軍鎮壓。

由於農民起義最後失敗,目前能看到的歷史記錄都是仇視農民軍的文人們寫的。他們把農民軍描寫得特別壞,走到哪裡都是一路殺人放火過來。但就算在這樣的文獻記錄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真正無差別濫殺的行為基本沒有,無非都是一些“殺掠甚慘”、“焚殺甚酷”之類的修飾詞匯。《豫變紀略》是親歷過明末農民戰爭的的文人鄭廉所作,基本立場也是反農民軍。這本書裡邊,提到李自成軍隊攻克過的城市總共有五十四座。根據杜車別的整理,這些被攻克的城市,鄭廉大概有三種記敘模式[1]:

第一種是說賊破某城,某知縣罵賊而死,某舉人罵賊而死,或者是投井自殺之類,沒有濫殺的記錄。這種情況佔了四十五個,比例為83%。

第二種情況是除了點名被殺的官員士紳以外,還要加上一句“殺掠甚慘”、“死者甚眾”之類的話。這種情況的城市有五個,佔9%。

第三種情況就是說“合城屠戮”、“怒而屠之”、“屠某某城”,這種情況的是四個,佔8%。

但是經過仔細的考證,第二種和第三種情況的城市中,大部分都是修辭性質的渲染,沒有實際事例。比如對李自成軍隊打下襄城縣的記載說“當是時,全軍覆沒、合城屠戮”。但分析上下文,“合城屠戮”其實只是為了跟“全軍覆沒”對仗而做的修辭,並非實指屠城。根據鄭廉的記載,襄城縣被破以後,參與守城的一百九十多個生員被割了鼻子作為懲罰。連守城的人都不殺,當然也就沒道理屠城。唯一靠譜的就是歸德府,城破以後,有組織的殺了一萬多人,原因不明。大規模殺戮的比例是五十四分之一。

起義軍不僅不濫殺百姓,對官員士紳也會加以區分。鄭廉記載,商水縣城有一個鄉紳張質,在山西當過知縣,很有清廉的名聲,退休在家。商水縣被起義軍攻破以後,軍中有很多山西人,感激他在山西時候的德政,不但不殺,反而請入營中款待。起義軍圍攻開封的時候,專門開了一條逃生通道,放出城中婦女老幼三萬餘人。圍攻商城縣,也是一樣,《豫變紀略》裡面還記錄了當時守城的知縣和生員王承統的一段對話。知縣說,這些亂賊還知道網開一面,是不是也有仁慈之心啊?王承統說,那不過是讓老百姓都跑掉,好削弱守城的力量而已。

——圍城的時候,城裡人越多,糧食消耗越快。守城的一方,一定會把青壯年都組織起來參與守衛,不會放他們逃走。即使圍城的一方故意放人,能從城裡逃走的也只能是老弱,不會削弱守城力量。放走平民對攻城弊大於利。兵法雖然有“圍師必闕”的說法,但開一個口子是為了讓被圍的敵人放棄抵抗逃跑,在逃竄中好予以衝殺的。起義軍放開一個口子卻不在兩邊佈下埋伏殺人,當然是因為憐惜普通百姓而不是為了方便攻城。

總之,明軍和起義軍雙方雖然彼此恨之入骨,但大體上還是遵守了“文明的底線”,無差別大規模屠殺的情況極少發生。尤其重要的是,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是東南沿海,包括今天的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廣東以及安徽、江西東部,明末農民軍主力從未進入過這些地區。明軍與農民軍反覆拉鋸的主戰場一直在人口相對較少的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地。因此,戰爭對全國人口總量的影響不會很大。即使把饑荒的因素考慮進來,人口減少也應該在千萬這個數量級。

——與此相對照的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人口損失。元末高峰時期人口數量不足九千萬[2],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約7000萬。絕對損失人口約兩千萬,比例大約四分之一。純粹的農民戰爭對人口的破壞基本就是這個量級。而明軍的紀律比元軍好的多。明軍和農民軍交戰於西北、華北、華中地區,沒有波及明末人口最密集的江南、華南地區,其涉及到的總人口也就一億多不超過兩億,人口損失數量可以與元末互相印證。

相反,滿清對明朝的征服,則是一場“野蠻人的入侵”,有組織的屠城和對抵抗地區人民的無差別屠殺成為了一種常規做法,以此作為徹底消滅對方戰爭潛力和抵抗意志的戰略工具,這才導致了超過兩億人的死亡。[3]

=====================================================

[1]杜車別,《明末清初人口減少之謎》,中國發展出版社,37-47頁。

[2]北宋人口高峰在宋徽宗時期,金兵南侵之前,大約1。2億。此後金滅遼、滅北宋、南侵(女真軍隊殺遍了當時中國經濟最繁榮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一系列的屠殺導致人口銳減),戰爭連續不斷。然後又是元滅金(中國北方人口被屠殺殆盡)、滅西夏、滅南宋(人口高峰不到6000萬)。元滅南宋後,中國人口應在六千萬以下。從元朝統一中國(1278年)到元末農民起義爆發(1351年)之間,只有七十三年的時間。所以元末高峰期人口不會超過一個億(《元史》記載的戶口數推出來的高峰人口數也就六千萬)。對照主流學者對元朝人口的諸多估算證據和結論,對元末高峰期人口的不超過九千萬應該是靠譜的。

[3]還有一種說法,說明末中國發生了一場空前的大瘟疫,造成了人口減少超過一半。這樣的說法經不住史料考證。在當時的各種第一手史料中,包括現在能找到的墓誌銘,有名有姓的人死於瘟疫的比例低於千分之一。在大臣們的奏章中,也找不到有爆發大瘟疫的記錄,沒有一支明軍曾經報告過因為瘟疫而大規模減員。所謂大規模瘟疫,不過是後來滿清統治者為了掩蓋其屠殺行徑而編造的謊言。

問個問題,明末崇禎十七年中國總人口大致是多少蒼龍半掛秦川雨 2021-09-08

上面說的如果是真的,那我們還談個什麼民族優越感。十個人裡被殺九個都不反抗,還讓他安安穩穩統治三百年,,竟然有十億人口中的八億被屠殺。反觀二戰,死了三千萬,十個人裡死一個都反抗的那麼激烈,這根本不符合你所描繪的民族性格啊。一會人口九個億,一會又說四個億。明末官方統計的六七千萬你又說不準確。拿明初的人口代入一個增長模式就直接乘上三百年。問,就說明末生產力能容納下這麼多人口。這不是在胡說嗎?美國的生產力全世界第一,想來美國生產力也能承擔十億人口的存在,請問美國有十億人嗎?恰恰相反,美國人均碳排放量是我們的七倍。一個美國人能消耗七個普通國人的資源。富了,人口數量就能拿你那個單調遞增的線性模型算?純純的想博人眼球罷了。明末人口數量統計是七千萬人口,具體數量據推測應該在一億五左右,有些戶能藏70人,有些能藏一百個,那就能證明這七千萬在官府登記過的人,人人背後都站著十個人?那些中小地主背後也是以一當十?那些佃戶背後也以一當十?佃農也能養的起僱農?佃農自己不變成僱農就不錯了好吧。現如今主流想法是這樣。萬曆年間是1。9億,之後是大規模鼠疫和大規模乾旱以及北方跨省的流民之亂,波及北方全境和南方部分地區。此時人口已經下降到1。5億左右。滿清入關後到順治時期一系列操作使人口進一步下降到1。4億。等到康熙年間人口逐漸回升到1。6億。此後人口逐步增長,到清末接近兩個億。所以你看清中到清末,無病無災也沒長到十個億。此時清政府在整個世界也富甲一方,百姓還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清政府也沒按著大家的腦袋不讓生育。所以明末天災人禍的,就能有九個億,七個億。那不是胡說是什麼?

問個問題,明末崇禎十七年中國總人口大致是多少匿名使用者 2017-05-08

明萬曆年間,中國人口已經達到約1。9億。崇禎年間,中國北方爆發大規模鼠疫和旱災,引起農民起義。戰火波及整個北方和南方部分地區,共造成約4000萬人死亡。中國人口下降為1。5億左右。後清軍入關,在北方罕遇抵抗。南方抵抗較為激烈,加上戰爭中清軍的屠城以及遷海,到康熙初年為止,造成了約700萬人的損失。中國人口進一步下降為1。4億多。此後北方人口開始穩步增長,南方又經歷了三藩之亂,又造成100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到康熙17年,中國人口約為1。6億,此後進入高速增長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