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聞雞起舞——《資治通鑑》祖逖出師的理由?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9-10

祖逖聞雞起舞——《資治通鑑》祖逖出師的理由?Mr.G2018.09.01 回答

祖逖是范陽人,少有大志,與後來為東晉盡忠的劉琨曾經一起為司州主簿。兩人一同就寢,半夜聽到雞叫,祖逖將劉琨喚醒曰:“此非惡聲也!”於是兩人起床舞劍。這就是所謂的聞雞起舞。以後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也乘機起兵,中原大亂。祖逖率領鄉鄰南下渡江。當時晉愍帝命令擔任左丞相的琅邪王司馬睿率領江南的人馬北上,會合北方晉軍恢復中原。但是司馬睿以江東未平的理由拒絕了。祖逖當時為軍諮祭酒,他在京口招募驍勇,向司馬睿進言北伐,他認為:晉國的變亂,是因為宗室爭權奪利,自相殘殺,使得少數民族乘機起兵,荼毒中原。遺民們既然已身受其害,必思報復,大王如果能派將出師,派象我祖逖這樣的人統帥來恢復中原,中原的豪傑必然會聞風響應。司馬睿根本無心北伐,但也不加反對。他封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提供了一千人的糧草,布三千匹,不給兵器鎧甲,讓祖逖自己去籌備。面對這樣的冷遇和困境,祖逖迎難而上。率領部曲幾百家渡江,船在中流,祖逖擊楫發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表達了他矢志北伐的決心。祖逖進屯淮陰,鑄造甲仗,招募了兩千人開始行動。

當時中原雖然大亂,但是在北方擁晉的力量還是不小的,晉愍帝在部下的擁戴下一直堅守長安,在關中西涼西晉還有很大的勢力。幷州刺史劉琨也一直在敵後活動,牽制前趙的兵力。而江南穩定,沒有遭到戰火。如果大家團結一心,恢復中原並不難,但是晉朝內部矛盾太多,不能齊心抗敵。就在前趙再次圍攻長安的時候,各路人馬都觀望不前,坐視前趙兵攻破長安,俘虜了晉愍帝,滅亡了西晉。祖逖兵力很少,又遠在淮水,北伐進展緩慢,無力救援。流民張平、樊雅各聚集數千人在譙城據塢堡割據。祖逖派參軍殷義去招撫他們。但是殷義態度傲慢,激怒了張平,殷義被殺。張平據守,祖逖攻擊一年不克,後來誘降了張平的部將謝浮,殺了張平。祖逖進據太丘。樊雅仍然堅守譙城不降。祖逖又請南中郎將王含的參軍桓宣招降了樊雅。石勒派石虎進攻譙城。桓宣協助祖逖擊退了石虎。晉愍帝被俘後,琅邪王司馬睿稱晉王,傳檄天下,聲言派軍由祖逖節制北伐,但是僅僅是做了個姿態,沒有實際行動。後來晉愍帝被前趙殺死,司馬睿即皇帝位,就是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

在祖逖北伐之前,石勒一度進逼江北,準備渡江,只是遇到連月的陰雨,才沒有渡江。祖逖在幾乎沒有東晉政府的支援下,以自己的才幹,逐漸收復失地,不僅保障了江淮,而且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地區,造成了進逼河北的態勢。當時西晉雖然滅亡,但是北方仍有為晉堅守的地區,而且中原的遺民也深受殺掠之苦,盼望晉朝的北伐。而前趙和後趙互相爭戰,也有機可乘。如果東晉能專委祖逖經營,恢復河北不是沒有可能,就算河北難取,河南之地也可以保證。而由於內爭,派外行戴淵牽制祖逖,結果使得祖逖的努力前功盡棄。以至於以後前秦奪取襄陽,兵臨淮南,需要謝玄在淝水決戰,以決定東晉的存亡。清代王夫之認為祖逖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操之過急,不如西晉的羊祜經營伐吳,是以德服人。王夫之的見解真是迂腐,羊祜經營伐吳,晉武帝支援,朝廷讓羊祜便宜行事,羊祜故得以全力經營。雖然羊祜未等伐吳成功就死了,但是羊祜的策略確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羊祜所面臨的形勢和祖逖是不同的,豈可一概而論之。羊祜是謀滅敵國,祖逖是收復失地。羊祜雖受大臣攻擊,但為皇帝所信任。而祖逖除了要對付敵人外,還要被朝廷的內爭所牽制。而祖逖在進取過程中也不是一味以軍事進攻為主,他的懷柔政策使得後趙的勢力逐步瓦解。他死之後之所以不能成功,是由於東晉朝廷忙於內爭根本無意北伐,沒有選派合適的人來繼續祖逖的事業。祖逖中流擊楫,豪情萬丈,但是最後功業未成,千古之下,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