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怎樣對儒學思想進行深化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05

孟子是怎樣對儒學思想進行深化的?北京創典文化 2020-01-03

子思的儒學思想後來被很多儒家人士所承襲,其中以孟子的成就昀高,兩人的思想在很多方面有很高的一致性。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孟子幼年喪父,由母親教育成人。成名後,孟子也效仿孔子周遊列國,先後遊歷齊、宋、薛、鄒、魯、梁等國,宣傳他的王道仁政思想。隨孟子游歷的人很多。所到之處,普遍受到各國君臣的歡迎。孟子曾任齊國卿相,後因與齊王意見不合,遂辭去卿相職位,離開齊國。孟子晚年生活在鄒國,不再出遊,昀後老死在故鄉。

孔丘初創的儒學在內容上比較零散,缺乏嚴密的論證。子思雖然有所完善,但效果並不顯著,孟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儒學理論的完善和發展,以“天”為出發點,以“王天下”為歸宿,使早期儒學形成了一套較為細密的治國思想體系。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和子思的“仁政”思想,他把是否以德治思想治理國家提升到國家存亡興廢的高度來認識。

孟子認為一國之君要施行仁政,就要進行“推恩”,即把自己的不忍之心推廣到管理的各個方面,從而實現社會的治理。仁政的具體措施,有保民、養民、教民等幾項措施,不僅僅要讓百姓生存,更要讓他們有教養,這樣就會確保王道仁政。

孟子提出的一套仁政主張,成為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內容。孟子重視民心向背,他提出了君輕民貴的口號。孟子認為君主想實現仁政,應該以使人民心悅而誠服為目標,國君做出重大決定時,應認真聽取國人意見。隨著儒學在社會意識形態中逐漸確立起統治地位,仁政幾乎成為所有統治者所尊崇的施政目標。

孟子十分擅長辯論,孟子的整個思想體系就在不停的辯論中呈現出來。孟子的“人禽之辨”是其學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孟子思想體系得以建立的前提條件。

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四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有此“四心”即為人,否則即是禽獸。孟子在“人禽之辨”的基礎上,又與當時的思想家告子等人進行“人性之辨”的探討,提出“性善論”的觀點,而性善論是孟子整個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石。

此後,孟子的“王霸之辨”、“義利之辨”、“經權之辨”、“舜蹠之辨”等,都是以其性善論為基礎展開的,從而構成了孟子的整個思想體系。

孟子對於儒家道德哲學有著創造性貢獻,他將“仁”推進到“義”,在孔子提出的“愛人”普遍原則的基礎上具體解決了如何愛人的問題。孟子認為: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仁義合一,居仁由義,是現實的倫理與合理的道德。

從孟子開始,“義”便在道德哲學體系中具有了特別重要的地位,從而形成了儒家以仁、義為核心和標識的道德哲學體系。

孟子將“羞惡之心”提高到“義之端也”,即提高到“義”的根源地位,也就將羞恥心與道德直接同一,將它當作道德的現實性與道德合理性的基礎。孟子特別強調“恥”對於德行的重要意義。他說:恥之於大人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此外,孟子還強調說:人不可以無恥矣,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強調人的尊嚴和獨立人格的重要性,鄙視依附權貴、屈服威勢的行徑,他鼓勵人們透過道德修養達到崇高的思想境界。在面對強權威勢時,要寧肯捨生取義,決不改變人生信念。

孟子還深化了孔子提出的性與天道,為儒學提供了理論根據,並首開儒學哲學化先河,使之成為宋明理學探討的中心問題。

儒家主要重視追求人生的價值,孔子一生積極倡導和孜孜以求的就是要透過道德培養,以求得理想人格的完善與實現。孟子發揮了這一思想,著力探討道德的社會作用和道德的修養問題,提倡理想人格的培養,提出了許多影響深遠的思想命題。

孟子思想中也蘊含著五行學說,孟子所說的“仁”、“義”、“禮”、“智”、“聖”就是五行。“聖”是什麼呢?就是“誠”。孟子說“聖人之於天道也”,“誠”就是“天道”,“聖”就是“誠”,就是中道。

子思首先提出“誠”的哲學概念,它是居於五行之中央位置的。孟子繼承子思的思想,把“誠”發展為“聖”,並使思孟學派的五行說定型為“仁”、“義”、“禮”、“智”、“聖”。

子思和孟子還認為,在“仁、義、禮、智、聖”這五行之中,“仁、義”是一組,而其中“仁”又是根本的。“智、聖”是一組,其中“聖”更高明。這兩組中,前者又是根本,後者是對前者的理解和力行。

在另一方面,他們又認為“仁、義、禮、智”四行,以人為物件,而“聖”獨以天道為物件。總之,思孟學派的五行說,把構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賦予了倫理道德的內容,把過去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五行說唯心主義化了。這種思想對陰陽家有很大的影響。

孟子是儒家學說、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地位僅次於孔子,被尊為“亞聖”。他的思想主張對於發展和鞏固新興的封建制度,實現全國統一,起到了推動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