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原因有哪些?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05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原因有哪些?深謀2010.01.17 回答

一是隨著政局的變化,民族之間的接觸日漸增多。

二是人口遷移,在生產生產技術,文化和生產方式等方面都互相產生了深廣的影響。

三是政治的影響,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實行漢化,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

四是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歷史的進步,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瞭解,象文姬歸漢等事例,也為民族融合作出了貢獻,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原因有哪些?水可降溫2010.01.17 回答

在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是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空前統一的歷史時期,同時也是民族關係十分活躍和封建社會的發展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各民族之間交往的增多,民族關係的變動成為影響這個時期歷史程序的重要因素。不論是魏晉時期的政權更迭,五胡十六國的驟興驟亡,還是隋唐時期的“天下一家”、空前統一的政治格局,都與民族關係的現實狀況密切相關。可以說,從魏晉時期起,少數民族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起著愈來愈重大的歷史作用。

第一,大一統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方面,受這一觀念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割據政權都以“統一天下”為最高政治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在理論上,統治者都聲稱自己是“受天明命”的正朔所在,而其他割據勢力則是“僭偽”。由於這些政權大多帶有較為明顯的民族色彩,故而它們對正閏問題的爭論,往往與對民族關係的看法交織在一起,這一點成為當時民族史觀的主要特色。如《魏書》所載武定六年(548年)慕容紹宗長篇討伐蕭衍的檄文⑶,就突出反映了少數民族政權在爭奪正朔當中,對傳統觀念新的解釋與運用;而苻堅“帝王歷數豈有常哉,惟德之所授耳”⑷的認識,更表明隨著民族關係的變動,正閏問題已超出華夏族內部的爭論範圍,成為各民族共有的思想武器了。這一思想領域的對立,一方面是民族鬥爭程度的折射,另一方面則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之下,各民族的觀念與價值取向都逐漸地趨向一箇中心,即對中原統治權的嚮往與爭奪。

第二,受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形勢及自身實力的消長變化的影響,各民族政權在處理民族關係時有時會採取羈縻甚至“永敦鄰好”的政策,以求得內部政治局面的穩定。但總的說來,統一性質的戰爭從未停止過。無論是苻堅的執意南征,還是東晉南朝的多次北伐,都明確地體現了這一點。這樣,統治階級的民族觀自然以相互的隔閡、敵對心理為主流,夷夏之辨思想空前強化。但與此同時,各民族統治者為加速自身發展而採取的內遷、漢化等措施,則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這一民族心理,併為新的統一局面下出現“天下一家”的觀念鋪就了基石。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原因有哪些?方少俠2010.01.17 回答

生產力的發展

文化的交流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原因有哪些?匿名使用者2010.01.17 回答

軍閥割據混戰!人們為躲避戰亂!逃向比較安全的地方! 少數民族部落興起!佔領中原地區 促進民族融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