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定在西安有什麼歷史意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11

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定在西安有什麼歷史意義?

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定在西安有什麼歷史意義?

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定在西安有什麼歷史意義?

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定在西安有什麼歷史意義?滿屋新鮮事 2020-09-10

首先從來沒聽說隨唐大運河的起點為西安,任何歷史書籍也沒有講過。其次洛陽既不是節點城市,又不是起點城市,歷史書中表述的是:隨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起餘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全長2700公里。這就說明了,隨唐大運河起點在餘杭,也就杭州是起點城市,終點在涿郡,即北京,中心城市是洛陽,西安只是大運河沿黃河向西的延伸。

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定在西安有什麼歷史意義?

至於說廣通渠(應叫廣通渠,不叫廣運渠),它只是隨文帝在建設大興城後為解決運糧問題,從渭河到潼關修了一道渠,它並沒有溝通洛陽與西安。洛陽與西安直線距離相距360多公里,沿黃河走水路將近400餘公里,而廣通渠只有百餘公里,洛陽到潼關之間的黃河前有小浪底峽谷,後有三門峽阺柱險灘,中間隔著素有“黃河三峽”之稱的八里衚衕,谷深峽窄、水流湍急,自古是黃河的鬼門關,根本不適合遭運。

廣通渠修好後因渭河水小,根本不能行大船,而且船到三門峽阺柱過不去,隨文帝曾下令鑿阺柱,但最後無功而返,因此關東糧食始終運不進去。無奈一遇關中大旱隨文帝只好挾文武大臣到洛陽去就食,這才是隨煬帝決定興建東都洛陽的根本原因。廣通渠到開皇四年改名為永通渠,但因水流量太小隻能走小船,並且由渭河漲水的淤積,到唐初時便逐漸報廢,所以在歷史上沒起多大作用,只是便利了潼關之西安沿線的人民,所以又被沿線人民稱為“富民渠”。

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定在西安有什麼歷史意義?

隨唐大運河其實在隨文帝時就開始開挖了,由於修了廣通渠還解決不了大興城缺糧問題,隨文帝便開皇四年下令疏道連線淮河至長江的邗溝,後來為南下平陳運兵又修了幾條運河。隨煬帝楊廣登基後開始大規模徵調民工修築,先修通濟渠,引谷水、洛水至黃河,從滎陽引黃河水經汴水至淮河。再修永濟渠,引沁河水、衛河水到天津,順永定河到北京。最後修江南運河,引長江水到錢塘江。

隋唐大運河的起點定在西安有什麼歷史意義?

隨唐大運河興盛了將近五百年,但是隨黃河水量減小,到後來從洛陽到滎陽往往需要翻運陸路,因此五代時期汴京(開封)因水運興起,經濟水平超過洛陽,成為五代及北宋都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