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心理學與恩威並施綜合療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18

形意心理學與恩威並施綜合療法

形意心理學與恩威並施綜合療法知道日報 2017-08-15

《形意心理學與恩威並施綜合療法》和恩威並施型家庭教養模式等內容豐富而獨特且完備的學術體系著作,例如該著作中的:(恩威並施綜合療法,恩威並施型家庭教養模式,異常的心理因素對戀愛、婚姻及家庭的影響,精神植入法技術,自我調適情緒及性格的策略等多種具有實際價值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法)。

形意的意義

形者,乃形態也;意者,乃心意也。既有其形,又有其意,乃為形意。所謂形意,我認為“形似軀體,意由心生;形包涵於意,而意聚集於形”。我也可將其解釋成:形是生理結構;意是心理動態。而對我們人類來說,這兩者緊密地相互協作,才能構建成我們個體的生命鏈。而後,形意中的意在推動我們個體的精、氣、神等得以長足地應用和發展。也就是說,一切事物的演進過程和結果,都能體現出形意的基本原理和能量的作用。

我認為,形意既有形又無形地操控著宇宙中萬物的生長與衰亡,同時它也積極地為各種生物提供著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因而我可以說,形意從我們個體作為生物的形成期直至我們生命的衰亡期裡,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歷經多年研究形意心理學,是想客觀地透過一切事物所呈現的表面現象,去剖析和了解其固有的本質的內涵。我以動態、發展的視角,來研究人類社會在自然界生存空間中的各種心理狀態以及人類個體之間互動的相互作用和意義,再從生物學、心理學、醫學、社會學等多個方面,來鑽研人類個體的人格特徵形成的累積過程和心理活動的發展規律。

因而,我鑽研形意心理學理論知識的目的是描述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真實情境,並且解釋事實、解剖過程、探求規律,推知人們的思想、態度和行為等的固化狀態與發展變化趨勢,最終指導人們將自身所蘊藏的正能量在生活中一一釋放。

恩威並施型家庭教養模式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港灣,是未成年人身心發展中最重要的初級社會生活場所,家庭氛圍對孩子們的認知、情緒和行為等方面的發展影響甚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教育,而且是主導的教育。良好或者惡劣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往往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在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質的構建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影響作用,是任何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永遠都替代不了的,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能影響孩子們的情緒、情感、個性、文化品位和價值觀念等心理特徵的塑造。但是,家庭如何才能發揮好這種作用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很多家長都還沒有真正地引起注意或者是不得其法。

心理學研究者和教育學研究者在家庭教養模式的定義上有著不盡相同的觀點。某學者認為,家庭教養模式是父母傳達給兒童的他們對待兒童的態度以及由父母的行為所表達出的情感氣氛的集合體。父母的教養行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職責、有定向目標的專門行為,又包括目標非定向的教養行為,諸如姿勢、手勢、語調的變化或情緒的自然流露等。

我所說的家庭教養模式是指父母在撫養、教育子女的過程中通常使用的各種教養思想、態度和方式方法的特徵的綜合性概括,隱藏在其背後的是父母的人格特質及其教養子女的思想、態度和能力。父母要有意、有序、有規劃地用與其子女潛質相匹配而且相對穩定的思想、態度和方式方法去教養子女。

1。家庭教養的作用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們合理、安全、健康和睿智地成長,那從其幼兒期開始,我們就不應該以極端的觀點和態度去處處防止或阻攔他們使用或把玩家中的各種物件,而是耐心地教他們掌握使用或把玩物件的正確方法和技巧。對於對孩子們的安全來說有危險的地方或者怕被損毀的物件等特殊情況,家長應該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其中的危險性和危害性,幫助他們瞭解和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以及正確使用或把玩相關物件的常識,使他們能正確而合理地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事物,正確而合理的使用或把玩家中的物件,促使他們建立起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格品質。而這一過程就是我們家長培養、歷練孩子們的綜合能力的最佳途徑。

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而言,我們家長要做到不處處事事包辦,而是及時地引導他們懂得其自行解決問題的道理、方法和途徑,以便促使他們在思想上建立起自行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勇氣,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在親力親為地應對各種事務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潛移默化地歷練出很強的應變、抗壓、抗挫、勇於擔當以及妥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任何經驗的產生與獲得,都是需要我們在自己的經歷中一點一滴地積累的。

因而,家長要分清孩子們成長中的是非曲直,不要極端地枉自剝奪孩子們自我歷練的機會。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對某種事物不甚瞭解或者操作不當,可從旁給予孩子正確、合理的指導意見,引導孩子客觀、理性地面對該事物。孩子們有了應變、抗壓、抗挫、勇於擔當以及妥善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的身心自然而然就會健康、睿智和快樂地成長。

另外,在我們生活中,有些事物是兒童不宜接觸或入目的,家長應將其妥善地儲存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而不應該隨意地隨處放置,更不應該放縱孩子或者任憑孩子以他們自己的喜好與心情去沾染這些兒童不宜的事物。

總之,孩子們的身心能否順利、健康、快樂地成長,有賴於我們家長的教養模式是否積極。

2。技巧性地轉換教養模式

如果家長一味地以說教的方式來指導孩子們學習各種知識,孩子們長期被動地接受家長的這種枯燥的教育方式,他們的聽覺神經系統就會產生疲勞、麻木的感覺,心裡難免會產生厭煩的情緒,致使他們只要一聽見家長說話心裡就煩,甚至很多時候不管家長說的是什麼,他們都不想聽、不愛聽,能避開就避開。

也就是說,在家長長期用語言與孩子溝通思想的情況下,孩子們往往會因聽覺疲勞而產生逆反心理。如果某個家庭中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我希望能引起家長們的重視,多從換位思考、親身體驗的角度去理解孩子,這樣家長才能構建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我們的家庭教育擲地有聲。

在孩子出現不愛聽或不想聽家長的說教而產生逆反心理後,甚至是在未發生此種情況之前,我建議家長們將語言說教的教養方式技巧性地轉換成書面教養方式,透過視覺來傳達教養的內容。具體而言,就是家長把他們要傳達的指導意見以書寫的方式用文字元號呈現出來,以便讓孩子們用眼睛接收家長髮出的指導資訊。

調研的資料顯示:家長用這種方式進行教養時,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感覺新穎、浪漫、刺激,他們也能適應這種教養方式,平靜而理性地接受家長的要求,態度端正地積極面對。

3。家庭教養模式的研究取向和型別

我對家庭教養模式的研究取向,更多關注的是我們父母教養的作用。我主要考察和驗證父母們採用的教養模式及其對兒童心理、行為發展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其邏輯和意義是什麼?

我所採取的研究取向包括維度取向和型別取向:維度取向是以維度來描述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模式以及某一維度及其之下的具體教養方法對兒童心理、行為發展的影響——我覺得親子關係的基本維度包括矯形(即糾正)—恣意(即任意放縱)和施恩—施威,同時我深入研究父母教養模式的型別取向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

透過研究我發現:有父母“矯形”人格特徵的孩子一般都能表現出社會所需要的行為特徵,而被父母寵溺、“恣意”的孩子大都表現出情緒不穩定並伴有任性、逆反等心理傾向;父母對其“施恩”過多的孩子,表現出自私、自利、攻擊性強等性格特徵,而感受父母“施威”過多的孩子,則比較被動服從、缺乏自信心並伴有依賴性等心理特徵。

從1989年開始,我依據形意心理學的理論,廣泛地考察、研究父母的教養行為和親子交往的不同風格,並且依據理論的實際應用效果,將父母教養模式作特徵性概括,尋找使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途徑。經過調研,我剖析了父母與兒童交往的清晰度,用父母教養模式的內容來評定他們的教養態度和教養行為,將父母的教養模式分為操控型、恣意型和恩威並施型三種類型,家長選擇哪種型別的教養模式對孩子進行教養,其作用和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我的研究揭示,兒童個性定勢的形成並非是由其父母的某種行為維度決定的,而是受到其父母整套行為模式的影響。在此,我依據不同父母的教養型別將“束縛”作不同的區分:雖然“操控型”父母和“恣意型”父母都會對兒童身心的正常成長有所“束縛”,但前者的“束縛”是嚴苛中略有不正確或者非理性的干涉因素,而後者的“束縛”卻是無目的的放任自流,甚至是走向極端的寵溺過度。

如果我們家長在教養兒童的時候只是單一地進行施恩式教養或者施威式教養,那麼單一的教養內容和氛圍就會產生如下的效果:

父母“施恩”給兒童,雖然體現了他們對兒童的理解、幫助、支援和關愛,但如果只有父母對兒童一味遷就的理解、幫助、支援和關愛,而沒有對他們的缺點或錯誤的糾正,就只能算是任其自由的溺愛式恣意型教養模式。

父母“施威”給兒童,是對兒童心裡所滋生或存在的邪惡的、非健康一面進行震懾,以便順利地矯形他們出現偏差、不正確的思想觀念、態度和行為,但這種缺乏關愛成分的教養手段,會讓兒童在心裡產生畏懼感或反感,當他們面對某些事物時,不是畏葸不前地不敢抉擇,就是硬著頭皮不管不顧地隨意抉擇。這種只通過施威來達到矯形目的教養模式可被稱為操控型教養模式。

4。“恩威並施型”教養模式

鑑於單一實施前兩種教養模式會產生不良的效果,父母們應依據兒童自身的潛質,有意識、有質量地將它們整合成一個既對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有益又剛柔並濟的“恩威並施型”教養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教養模式極其人性化地以合情、合理、合法等為衡量利弊關係和是非曲直的標尺,有的放矢地引導孩子解決或糾正問題,效果正確而又顯著。

我受社會學習理論、生態學理論和家庭系統理論的影響,刻苦鑽研形意心理學和恩威並施綜合療法的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術,並且將它們應用到心理治療的實踐中,釋放其正能量,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認為,在人類社會家庭教養模式的定義中,應包含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父母對兒童成長中的“形意”所作的要求,應是積極的和有目標的;二是父母在兒童心理的構建過程中,要在方向和質量方面做恩威並施的引導與糾正。

依據社會形態飛躍發展的趨勢所需,我研究了人類社會環境中呈現出來的家庭教養模式的疑難問題,在經歷多年對家庭教養模式的潛心研究與應用後,我綜合運用形意心理學和恩威並施療法理論的精髓,創立出了恩威並施型家庭教養模式,其核心是指教養者採取恩威並施、相輔相成的教養策略和教養方法,持之以恆地以積極、健康的思想、態度和行為等引導、教養被教養者。

從1990年開始,我以“恩威並施”的理論為指導,分別有計劃地在思想、態度和行為等層面引導5名5—8歲的兒童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促使他們的思想認識和行為活動從無知、無為、被動、軟弱的服從向主動、睿智、心甘情願地付出一切轉換。

案例1:一天,兒童曉玲(化名)正在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地看自己都喜愛的電視節目,我對她說:“曉玲,我口渴了,想喝水,你去給我倒一杯水好嗎?”曉玲聽到後,雖然有些不太情願地噘起了小嘴兒,但她什麼也沒有說,滿足了我的請求。

一個星期後,我又在曉玲歡歡喜喜地看電視的時候讓她為我倒一杯水。這次雖然她還是有些不情願,但她沒有噘嘴兒,而是以輕鬆的表情去完成了這個任務。

等我再去曉玲家的時候,她便能積極主動地給我端來一杯水了。事後我對曉玲說:“我讓你做這件事,是想讓你懂得,既然父母和長輩們都在盡其所能地給你提供優越的精神享受和物質享受,那麼你們也應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為父母和長輩們做些事情。在你為父母和長輩們付出辛勞的同時,你們自己的身心也會逐漸地增添一種‘我能幫助別人了’的快樂感覺,而你心裡體會到的感觸就是一種愛與被愛的精神享受。”

案例2:一天,兒童小澤在專心致志、津津有味地吃著他喜歡的食物,表情非常快樂。我問他:“小澤,你吃的食物好吃嗎?愛吃嗎?”他笑呵呵地回答:“好吃,我很愛吃。”我又問他:“你的父母怎麼沒有你吃的多呢?”他回答說:“他們可能不喜歡這些東西,所以他們不願意吃。”我請小澤暫時停止吃食物,讓他仔細地聽我給他解釋這其中的緣由:“首先,你的父母知道這些食物好吃,他們也特別愛吃,但是因為你家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富裕,致使他們不能輕易地隨便為自己購買這些食物吃;其次,你現在年幼,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而這些食物里正好含有你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所以他們才買回來給你吃,主要是給你補充營養的。這是他們作為父母對你付出極致的關愛,而不是他們不想吃或者不愛吃。如果他們不知道這些食物好吃,他們又怎麼能夠給你買回來呢?你明白嗎?”他聽後忙說:“我明白了。”

從那以後,小澤再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時,就會想著給父母留一些,甚至還會對父母說:“我吃夠了,這些東西你們一定要吃了,不然就會放壞了。”

在我對其各方面進行引導十餘年後,在他18歲那一年,我再次和小澤進行了心理溝通。我對小澤說:“你現在已經是個成年人了,身體的各項指標都很健康,身心都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再看看你的父母,他們已經人到中年了,經過歲月的敲打,他們的眼角都佈滿了皺紋,尤其是你的母親,她身體消瘦,面容憔悴,整個人顯得特別的蒼老。在養育你的這些年裡,他們在物質享受方面對自己特別苛刻,卻在儘可能地滿足你的一切需求。今天我與你交流這個問題,你是否有了新的認識,能在思想觀念上認識到生活物資的使用和分配應該以誰為主、以誰為次嗎?”說到這裡,我只見小澤眼睛一亮,他面帶笑容,發至內心地說:“我認識到了,認識到了。”

從以上的兩個事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個孩子思想和行為上的華麗轉身過程,呈現給我們的是積極、健康而又現實的結果。

在初始接受某些事物,特別是那些需要他們的身心去付出辛勞的事物時,兒童是“被動地接受和服從”的。這是因為他們對這些事情不甚了了,所以他們才在思想上有些不理解和不情願,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地被動執行,再加上教養人合情合理的思想引導,他們會逐漸地意識到自己應該有所擔當,這也就構建起了他們在關愛他人方面的責任感、義務感和奉獻精神等,從而在思想觀念上轉變成“自願、主動地付出”辛勞。

從孩子們對教養人的正確引導的理解和領悟程度來看,他們也願意接受正確、合理的意見或者要求。也就是說,無論是多大年齡的孩子,只要教養人把所說的內容講清楚,能讓他們聽懂、理解我們的意圖,而我們的要求也合情合理,那麼,哪怕是需要他們在執行要求時放棄他們自己目前的精神享受或者物質享受,他們也願意接受。這是因為他們都懂得,只要他們表現出來的情緒、態度,做出來的行為等能贏得教養人的讚賞或者允許,那就是對的,他們就有成就感了。從受眾在心理狀態與行為反應等方面能產生積極的改變來看,他們有理由欣然接受教養人的正確指導,也願意接受合理的建議或者要求,這是因為人人都有想與他人達成共識的需求。

在嬰幼兒時期,人們的心理就如同一張空白的表格。而這個表格究竟由誰來填寫、應該合理地填些什麼?其答案很簡單:其一,應該由我們教養人填寫;其二,以兒童們自我認知來隨意地填寫。因此,兒童能否構建正確而合理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範,主要還在於我們教養人自身的思想觀念、態度和行為等,它們才是至關重要的前提。

現今社會上有些人,雖然已經到了二十幾歲或者三十幾歲的年齡,可是因為教養人的正確指導長期缺位,致使他們的生理年齡和其心理年齡及社會適應能力的落差較大。即使都已經這樣了,還有一些家長說,這可能是孩子們成熟得比較晚,還需要時間。我認為這是一種託詞,是不正確的、以偏概全的思想觀念。而有這種自欺欺人心理的人,大多都在飲著自釀的苦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