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最大的城市不是長安,是齊都臨淄,是真的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28

漢朝最大的城市不是長安,是齊都臨淄,是真的嗎Keyu_Ren 2016-12-21

眾所周知,先秦時期特別是戰國時期,齊國是工商業最發達、人民最富裕的國家(洋洋哉,固大國之風也!《史記·齊太公世家》)。到西漢,作為諸侯王國的齊國更是最大、最強盛、最富裕(漢武帝語:“關東之國無大於齊者,……天下膏腴地莫盛於齊者矣”)。作為周至漢齊都長達1300多年的臨淄,更是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戰國時期“民眾殷富”,海內稱最;西漢時期更是“市租千金”、“巨於長安”,“非天子親弟愛子不得王此”,盛極一時。可以說,臨淄從公元前十一世紀晚期(姜太公封其建國之後),到東漢末年曹操除國,無論從城市規模、人口密度、工商業繁榮程度、市民文化質量,均一直雄踞全國各城市特別是工商業城市之首。

同時是冶金(主要是鍊銅、鍊鐵)業中心,紡織業中心,制車業中心,製陶業中心,漆器製造中心,鑄幣中心,手工業科技中心, 三大商貿中心之一、東方最大的魚鹽集散地,海陸兩條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周至漢時期的齊都臨淄,是當時全國手工業方面的八個中心和海鹽、絲綢兩大商品集散地,作為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確實久負盛名,享譽海內。此外,臨淄還是全國思想學術中心(稷下學宮)、音樂之都(韶樂、齊地歌舞)和東方奧林匹亞(足球、射箭、武術、賽馬、賽車、棋類起源地),也從側面證明臨淄工商業的繁榮。

齊國故城臨淄分大城與小城兩部分,為“大城咬小城”的格局。大城為平民所居,建於西周時期,南北9華里,東西7華里,周長14158米;小城位於大城的西南隅,是國君居住和官吏辦公的宮城,建於戰國時期,南北4華里,東西3華里多,周長約7275米。大城和小城總周長約21,433米,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臨淄齊國故城因沿河而建,故有城牆拐角24處(僅沿淄河東牆就有14處),這是其他先秦諸侯國都所沒有的。城垣基寬一般在20米左右(最寬處達55—67米),頂寬在10米左右;城垣高度約為“七雉”,即約14米左右,四周角樓高度為18米左右。另外,齊國故城有門13座(已探明11座),見於史載的有申門、稷門、雍門、楊門、廣門、東閭門、虎門、龍門、鹿門、郎門、章華門、北門、南門、東門、西門等(其中可以確定的是,申門、雍門、楊門是西門,東門、東閭門、廣門為東門。章華門為北門),其中小城城門5座:南門2座,東、西、北門各1座;大城城門6座:南、北門各2座,東、西門各1座。齊國故城大、小城內發現十條幹道,其中小城中3條,路寬一般為6—8米,最寬者17米;大城內7條,路寬10米、15米、20米不等。交通佈局規整合理,符合“道路不必中準繩”的原則。

臨淄久負盛名,在東漢以前一直是全國最大、最富庶的工商業都市。春秋齊桓公時,臨淄居民就有四萬餘戶,人口二十多萬;戰國齊宣王時期,臨淄居民多達七萬餘戶,常住人口保守估計也在五六十萬以上;到西漢初年,臨淄“巨於長安”,“非天子親弟愛子不得王此”,有戶十萬(當時都城長安僅八萬多戶),人口過百萬,人物眾盛而居民富足,每天“市租千金”,被稱為全國最富庶的地方。漢朝有“五都”的稱號,臨淄是其中之一(成都、邯鄲、南陽、洛陽),因此有“西有長安,東有臨淄”的傳統稱譽,在當時世界上也赫赫有名,可與古羅馬相媲美。由上述可知,臨淄齊國故城在中國古城乃至世界古城中的地位都是極高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