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闈之亂是怎麼回事?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09-23

宮闈之亂是怎麼回事?易書科技 2018-12-16

宋乾道三年(1167)六月,皇后夏氏去世。七月,剛冊立2年的皇太子趙愭去世,諡號“莊文”。莊文太子死後,趙眘在選定新太子時,未按排行順序,由次子慶王趙愷繼太子位。而是因三子恭王趙悖“英武類己”有意冊立為太子。遂於七年(1171)二月,正式冊封趙悖為皇太子。為避免諸子間的權力之爭,趙悖主張:“朕既立太子,即令親王出鎮外藩。”他進封趙愷為雄武、保寧軍節度使,魏王,判寧國府(治今安徽宣城),使之離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

趙音既寵愛趙悖,便欲使之掌握治國本領,四月,命他判臨安府,不久又改領尹事。趙音到任後,“究心民政,周知情偽”。趙眘得知,更為欣喜。

宋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太上皇趙構病重。趙膏竟罷朝,侍奉太上皇。不久,趙構病故,趙眘悲慟不已,兩日未進食,提出要為太上皇服喪三年。文武百官多次上表,請求趙膏還朝聽政,卻遭拒絕。十一月,趙眘親筆下詔:“皇太子可令參決庶務,以內東門司為議事堂。”十五年二月,趙悖開始赴議事堂,與輔臣相見,商議朝廷大事。左諭德尤袤告訴趙惇:“大權所在,天下之所爭趨,甚可懼也。願殿下事無大小,一取上旨而後行,情無薄厚,一付眾議而後定。”又認為,太子之位,只在侍奉聖上用膳、問安,不與外事交往。因此請趙悖待聖上祭奠完太上皇之後,懇請辭去參預決策的重任。但趙昚自太上皇趙構去世後,即欲效趙構故事,傳位給太子趙悖。為此當丞相周必大請求辭官時,趙眘便極力挽留,“朕比年病倦,欲傳位太子,卿須少留”。趙眘認為,禮儀最重者,莫過於侍奉宗廟,而其中首要的享祭卻因自己患病,不能常去親自主持。孝敬最重者。莫過於為親人服喪,而自己則未能每日去德壽宮。因此準備退位休養。

個二月,趙昚將趙構當年傳位的手札秘密交給周必大,讓他以自己“倦勤”、侍奉太后等原由,事先起草退位詔書,執意內禪。

十六年二月,趙眘身著素服,正式行內禪禮,退位,居住於重華宮。趙悖繼位,是為光宗,遂尊趙眘為至尊壽皇聖帝,皇后為壽成皇后。未幾,至尊壽皇又下詔,冊立趙眘元妃李氏為皇后。

皇后李氏,安陽(今屬河南)人,為慶遠軍節度使、追贈太尉李道之女。高宗趙構時,召她為恭王趙昚妃。宋乾道四年《168》,李妃生子趙擴,是為嘉王。七年,李氏被冊立為皇太子妃。

李氏生性好妒嫉、兇悍。曾向趙構、趙眘誣告太子東宮官僚之過。趙構對此極不高興,認為她是一位操縱權柄者。趙昚亦因此而多次訓導她:“宜以皇太后為法,不然,行當廢汝。”趙昚的規勸反而招致李氏的忌恨,她疑心此話出於太后吳氏之口,遂對吳太后心懷不滿。及皇太子趙惇繼立為帝,李氏亦冊立為皇后,便伺機報復。

宋紹熙二年(1191)十一月,趙悖欲因故誅殺宦官,近侍隨從因此驚恐萬狀,便設計離間壽皇聖帝、趙悖錡與李後三者的關係。趙悖對他們的舉動深感懷疑:卻又不便橙清事實。不久,趙悖患心疾,壽皇聖帝趙音得知後,便買到良藥,欲待趙悖入重華宮時,親自送給他。宦官隨即將此事告訴李皇后。且謊稱:“太上(指壽聖帝)合藥一大丸,俟宮車過即投藥。萬一有不虞,其奈宗社何?”李皇后親自赴重華官窺測,確實見壽皇聖帝手中有藥,遂相信宦官之語,對壽皇聖帝趙眘更加憤恨。

繼而,趙沓於重華宮設宴,李皇后手席間向趙眘請求冊立嘉王趙擴為皇太子。趙眘不許,李皇后隨即責問道:“妾‘六禮’(指婚禮的六種禮儀)所聘。嘉王。妾親生也,何為不可?”趙眘勃然大怒,李皇后只好退下。隨後她又領著趙擴向趙悖哭訴,稱壽皇聖帝有廢趙悸拐立他子為帝之意。趙悖對此十分困惑,便不再入重華宮朝見壽皇聖帝。

李皇后挑撥了趙眘、趙悖父子間的關係,又欲進一步控制趙悖。一日,趙悖錡於宮中洗手,見侍奉的宮女手很白淨,十分喜愛。此事為李皇后所知,幾天後,李皇后派人送來一副盛飯的盒子,趙悖開啟飯盒,裡面上盛放著那位宮女的雙手。他驚悸成疾。趙悖極寵愛黃貴妃,李皇后萬為妒嫉。她趁趙悖錡郊祭,住宿於齋宮之時,竟將黃貴妃殺害,謊稱暴病而亡。當天夜裡,風雨大作,堆築的黃土祭壇被沖毀,蠟燭全部澆滅,無法再行祭祀之禮。趙悖既遭風雨驚嚇,又聞黃貴妃暴死,病情加劇。以至於不能上朝聽政,朝廷大政多由李皇后決斷。

李皇后親操權柄。益發驕奢蠻橫,無所顧忌。她憑藉手中之權,封李氏三代為王。又重修家廟,其規模超過宋代典章的規定,且派衛兵守衛,其數量遠遠多於太廟的衛兵。李氏家廟修成,李皇后借返鄉拜謁家廟之機,推恩親屬26人,使臣172人。甚至連李氏的門客,亦奏請補官。李氏家族因此而雞犬升天,不可一世。壽皇聖帝得知趙悖病情加劇,便親自入宮探視,當面責怪李皇后。李皇后對趙悖錡的怨恨益發刻骨。趙昚見趙悖精神恍惚,不能視朝,故凡遇自己生日、寒暑之季,以及節日之時,皆傳旨免去趙惇入重華富拜見、問候的禮節,令他好生休養。

紹熙三年(1192)三月,趙悖病情好轉。訊息傳出,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皆請求他拜謁壽皇聖帝,甚至有撩衣叩頭。號啕大哭勸諫者。趙倬亦有所醒悟,準備赴重華宮,然而尚未出發,即改變主意。臨安城官民對李皇后的干預深表憂慮。同知樞密院事陳騤上書,陳述30餘事,其中說:若后妃不能嚴守本分,則權力會轉移;暗地告狀之風不加以制止,則無法明斷是非;策劃臺院諫官堵塞言路,則私黨膨脹;與近臣商議將帥的任選,則會使賄賂盛行;不求正直之言,則過失必會暴露;不慎重對待舊的章法,則取捨定有失誤;饋贈賞賜不加限制,則財用匱乏。陳騤驥所言,皆切中時弊,卻不為趙悖錡所重視。

十一月,兵部尚書羅點、給事中尤袤等人上書,再次懇請趙悖拜謁壽皇聖帝,趙惇錡依舊不同意,吏部尚書趙汝愚入宮對策,又反覆規勸,趙悖鑄方回心轉意。趙汝愚又叮囑秀王伯圭精心調護趙悖錡,調解和緩和他與壽皇聖帝的關係。在群臣的努力下,趙悖終於入重華宮,拜見其父。李皇后見此情景,無可奈何亦隨後入宮,與趙音相見。然而李皇后仍不甘罷休,事後依舊如故,阻止趙眘、趙悖關係的恢復。

紹熙四年(1993)六月,知樞密院事胡晉臣去世。自趙悖染病,不能視朝,胡晉臣即與左丞相留正悉心協力輔佐朝政,使朝廷內外無不順從,秩序安定。他數次向趙悍陳述子女孝敬父母之理;勸說當親君子,遠小人,抑制僥倖得志者,及消除宗派,廣開言路等。但在李皇后的阻撓下,胡晉臣的勸諫全被擱置一側,趙悖錡亦再未入重華宮。九月,正值重陽節來臨,群臣相繼上疏,請求趙悖與趙睿共度節日。趙悖照例不從。中書舍人陳傅良上書,懇切勸說,給事中謝深甫亦進言,認為壽皇聖帝寵愛陛下,如同陛下疼愛嘉王一樣。如今壽皇聖帝年事已高,一旦故去,陛下又將如何見天下臣民?趙悖下詔,令隨從即刻起駕,前往重華宮,向趙眘問安,又令文武百官列班迎候。百官聞訊,即列班於朝廷,迎候趙惇鏑出宮。趙惇方步出御屏,卻被李皇后阻留,硬將他拉回內宮。百官、侍衛面面相覷,無人敢言,唯有陳傅良疾步上前,扯住宋帝衣裙,懇請他不要回宮,亦隨之來到御屏之後。李皇后便厲聲呵斥道:“此何地,爾秀才欲斫頭邪?”陳傅良只得退下,失聲痛哭。李皇后大發雷霆,派人責問,陳傅良有何理號泣?陳傅良答道:“子諫父不聽,則號泣而隨之。”李皇后益發怒不可遏。趙悖令人傳旨。罷止拜謁壽皇聖帝,退回宮中。陳傅良見此事已無法挽回,遂徑直出宮。趙悖隨即下詔,改任他為秘閣修撰,陳傅良拒不受命,著作郎沈有開、秘書郎彭龜年等人亦相繼上書,懇請趙悖拜謁壽皇聖帝,均遭拒絕。

十月,工部尚書趙彥逾等入上書重華宮,請求壽皇聖帝趙眘不要傳旨撤銷會慶節(趙昚生日)朝會。不料到會慶節時,宋帝趙悖卻聲稱身體有病,停止朝會。於是自丞相以下文武百官皆上書自責,請求罷黜官職。嘉王府翊善大夫黃裳上疏,請求誅殺內侍,彭龜年上疏請求驅逐內紹熙元寶侍押班,以向天下臣民請罪。太學生汪安仁等118人,聯名上書,請光宗赴重華宮。但這些請求,均遭拒絕。只是在趙彥逾等人的再三勸說下,趙悖才於是年十一月,開始恢復視朝。

紹熙五年(1194)正月,趙眘染病。此後,群臣紛紛上書,請求趙悖前往重華宮探視、慰問。趙悖非但拒絕,反而與李皇后前往玉津園遊玩。兵部尚書羅點勸說宋帝先去重華宮,且認為,如陛下深居簡出,長久不履行做兒子的義務,待眾人抱怨、誹謗之時,即生禍患,切不可掉以輕心。而趙膏仍猶豫不決。羅點又偕侍讀、侍講等官,再向趙眘進言。趙音敷衍表示:朕心中何嘗不思念父皇?羅點直言指出:陛下雖有此心,卻久居宮中,將作何解釋?

起居舍人彭龜年連續三次上書,欲求與宋帝面談,均未獲許。待趙惇上朝聽政時,彭龜年於列班之內,伏地叩頭不止,鮮血染紅階石。趙悖詢問原由,彭龜年遂上奏說:如今再沒有比探望壽皇聖帝更重要的事情了!同知樞密院事餘端禮亦誠懇地表示:自己額頭叩於陛下臺階上,是何等忠誠懇切。臣下已做到這一步,難道還不夠嗎?但趙悖雖表示明白臣下之意,卻仍不赴重華宮。一時間,群臣接二連三地為此事上書,而趙悖仍無轉變之意,臣僚遂又紛紛請求辭官罷職,竟多達500餘人。趙悖既不從群臣之請,又拒絕辭官之求。群臣無計可施,遂謀他議。起居郎兼中書舍人陳傅良建議自親王及宰執中擇一人充重華宮使,代趙惇向趙眘問候、探視。御史臺、諫院亦上奏表章,以離間陛下與壽皇聖帝之罪,彈劾內侍官員。此議亦不獲準。

五月,趙膏病情加劇。陳傅良以宋帝不去重華宮探問而呈交告敕,出臨安城待罪。左丞相留正等進宮勸諫,趙悖拂衣而起。留正忙拉住其衣襟,哭泣著好言相勸。羅點亦以壽皇聖帝危在旦夕,如今日不見,恐後悔莫及相勸。趙悖聽得極不耐煩,起身而去。群臣又尾隨其後,待趙悖入福寧殿寢宮,內侍宦官竟將殿門關閉,群臣被阻於殿門之外。眾人實出無奈,悲泣著離開內宮。

次日,趙悖召羅點入宮。羅點引三國時,辛毗扯曹丕衣襟之典,以喻眾人之意。彭龜年見勸諫趙悖無效,便改而請隸讓嘉王趙擴赴重華宮,向壽皇聖帝慰問、請安。趙悖應允,令趙擴前往探視。臥於病榻的趙眘見孫子前來問候,不禁感慨萬分。

六月,68歲的趙昚病逝,遣諡孝宗。其子趙悖不肯出來主持喪禮,留正等人只好率文武百官前往重華宮發喪。將行喪禮之儀時,仍不見趙悖到來,留正遂與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商議,派少傅吳踞請趙脊之母、壽聖皇太后暫且垂簾,主持喪葬之事,方使趙眘喪禮得以進行。

七月,留王以趙悖患病,禮當冊立皇太子,協助治理朝政,而後再請趙悖退位,太子即可以親政。趙汝愚卻主張請求太皇太后降旨,令趙悖退位,由太子直接繼位。留正以皇太子尚未冊立,令他即位,恐日後會有人因此發難,認為此議不妥。他遂率宰執入宮上奏,以為皇子、嘉王趙擴已具備仁義忠孝之德,當儘早冊立為太子,以安定人心。趙悖毫不理睬群臣的上奏。六天後,留正等人再次請求此事。趙悖竟下書稱“歷事歲久,念欲退閒”。留正得書,驚恐跌倒,隨即託病不辭而別。

留正突然出宮而去,朝廷上下頓時人心惶惶。恰於此時,趙悖又突然於上朝之時,倒僕於地。趙汝愚唯恐宋廷因此而生變故,遂決意令趙悖退位內禪。乃令工部尚書趙彥逾聯合殿帥郭杲,又與左選郎官葉適、左司郎中商議,請太皇太后降旨內禪。隨即遣知閥門事韓侂冑設法告訴太皇太后。韓侂冑透過內侍省宦官,終得太皇太后應允。此時已近日暮,趙汝愚即部署內禪,急令郭杲等將領連夜派兵守衛南北宮城。

次日,群臣入重華宮祭奠孝宗,太皇太后垂簾聽政。趙汝愚率群臣向太皇太后請立嘉王趙擴為太子,且言趙悖有御筆“歷事歲久,念欲退閒”。太皇太后隨即應允,趙汝愚自袖中取出已草擬好的太后諭旨,以“皇帝有疾,至今未能執表,曾有御筆,欲自退閒”。而冊立嘉王趙擴為帝。尊趙悖為太上皇帝,李氏為太上皇后。太皇太后以為諭旨甚妥,令趙汝愚依諭旨向朝廷內外宣佈:皇子趙擴繼皇帝位。

嘉王隨即於壽皇聖帝帷帳中即位稱帝,是為寧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