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多對孩子說“我愛你”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寵物
  • 2022-08-31

從今天開始,多對孩子說“我愛你”歡樂頌1718 2022-05-27

最近,有一位二胎爸爸跳河了。

33歲,家庭完整,家人 健康 ,旁人看應該也沒什麼大煩惱,但他還是選擇跳河自殺了。

因為父母總是埋怨他,嫌棄他掙得不夠多。

次數多了,天天聽著埋怨,他覺得就是想“逼死”自己,就是巴不得他能消失,字裡行間是滿滿的消沉和失落。

壓力之下,這位爸爸不堪忍受,選擇了自殺。

當他的屍體被打撈上岸後,父親極度悔恨,第一反應是跟著跳河和兒子一起死,但被救援人員死死拉住。

父親真的想逼死孩子嗎?不是,但語言,可以“殺死”人。

生活中,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活在父母這樣那樣的語言傷害裡,而父母還不自知。

01

有一個讀者告訴我她的真實經歷。

那年她15歲,懷孕了,還是宮外孕。

醫生說要做人流,要家長來簽字。

她搖搖頭,“我寧可死也不讓我媽來簽字。”

她偷偷東拼西湊了錢,在一家路口貼小廣告的診所做了人流。那次經歷,讓她結婚六年後才懷上孩子。

人流後就被媽媽知道了,如她所料從媽媽的口中聽到了所有惡毒的話。

我說,“如果那個時候,你好好跟媽媽講,你媽媽肯定會帶你去簽字的。”

她過了很久才回復:“那是你不瞭解她。”

初中的時候,她暗戀一個男孩,被媽媽知道了。偷看她的日記本知道的,拿著日記本扔在她面前,講了所有難聽的話,甚至罵她不要臉。

她從小就是被自己的媽媽罵到大的,她習慣了,麻木了,並且用自己的叛逆來反抗。所以她成績下降了,開始變成了差生,跟學校外面的小混混在一起。

“你知道對於我來說,世界上最難得到的東西是什麼嗎?是媽媽的一句我愛你,我從來沒有從她嘴裡聽到過。”

我沉默良久,我也沒有聽媽媽說過我愛你,和她不同的是,我的媽媽在用行動告訴我,她愛我。而她的媽媽找錯了方式去愛她。

語言,可以變成一把鋒利的刀,刀刀刺人傷口不能癒合。語言,也可以變成溫暖的陽光,包裹冰冷的身體使其溫暖。

02

孩子生病了,你是否說過這樣的話:

叫你不聽話不多穿衣服,生病了吧!

我說了不要吃冰淇淋,看看又咳嗽!

我聽見你的咳嗽聲就煩,你給我憋著!

孩子受傷了,你是否說過這樣的話:

我跟你說了小心點,這下好了吧?活該

我說了不許玩這個不許動這個,你還動!

我很忙的,你能不能不給我惹麻煩!

慧姐還記得,以前有個家長向我諮詢:

她的孩子開始偷拿錢買玩具了,每次說他,8歲的兒子還要打她踹她,這讓她很心寒。

我只是回覆: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孩子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記得有一期《超級 育兒 師》裡,有個8歲的男孩叫辰辰。

辰辰媽媽哭訴,這個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發起脾氣來還會打她。

育兒 師來到辰辰家裡,正好目睹了母子倆因為寫作業引起的一場大戰。

先是辰辰執拗的在玩電腦,之後是媽媽跟辰辰之間互相辱罵,對打。

打到最後,媽媽沒有了力氣,坐在床頭無奈的對孩子說“去玩兒去吧。”

孩子則繼續推了媽媽,咬牙切齒的對媽媽說:“告訴你,我在學校就不舒服,今天別惹我,不聽,不聽你就試試。”

在 育兒 師看到情況無法控制,去拉辰辰, 育兒 師溫柔的問辰辰:你知道你剛才做了什麼嗎?

辰辰也小聲的指著媽媽說:“她老打我,在我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打我,我就是等到現在再反擊她。”

丈夫長期在外工作不回家,這個媽媽一個人承擔了照顧孩子的責任。

孩子的行為一有點不順她的意,就把心裡無數的委屈和心酸放大給了孩子,化作一句句言不由衷的話和不受控制的行為。

媽媽愛孩子嗎?當然愛。可是孩子只會感覺,媽媽不再愛他了。

美國《世界日報》曾發表過一項針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的研究。

這項研究歷時4年,研究結果表明:在806名2~4歲的兒童組中,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捱打者高出5分;

而另一組704名5~9歲的兒童,差距高達28分。

更加直接的證據是一張大腦掃描圖,掃描圖上顯示的是兩個3歲孩子的大腦:

從這張掃描圖上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左邊的大腦要比右邊大得多,而且黑暗的區域更少。

神經學家解釋,右邊的孩子大腦容量缺少的部分,很可能導致他缺少一些能力。

比如沒有那麼聰明,缺少同理心,也更容易在學業、事業、精神 健康 方面遇到問題。

造成這種差距的真正原因,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不同的對待孩子方式。

左邊孩子的媽媽一直給予孩子溫柔的愛撫和積極的迴應。

而右邊孩子的媽媽則經常讓孩子遭受忽視和打罵。

打罵,會造成孩子智商上的差異,以及人格上的缺陷。

03

每次說起打罵帶來的壞處,我總想起從前那個很轟動的藥家鑫的案件。

藥家鑫開車撞了人,怕回家被父親打罵,就從車上下來把原本及時送醫院就可能活命的無辜女孩捅死了。

是什麼,讓一個彈鋼琴的大學生,六刀捅死了一個花季少女?

藥家鑫從小學習彈奏,從電子琴到鋼琴,但學習音樂對一個活波好動的孩子來說畢竟是個枯燥的過程。

因為記不住譜子和彈琴的手勢,他不知捱過母親多少打甚至被父親關到地下室。

所以即使後來藥家鑫拿到西安音樂學院通知書後,他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驚喜,相反大哭了一場。

在開車撞倒人的那一瞬間,他的心裡,怕父親打罵帶來的恐懼勝過了別人的生命。

影片《嘉年華》,裡面有一個片段,被性侵的女孩回到家中,被媽媽責罵,撕爛衣櫥裡的衣服,呆呆地看著鏡子裡被媽媽強行剪掉長髮的自己。

影片裡孩子孤獨的身影戳中了很多人的心,身體上的傷害後,還要受到最親近的人給予的精神暴擊。

前段時間網上很火的那組照片,大家還記得嗎?“你被性侵的那天,穿的是什麼衣服?”

“當時我穿了一條裙子

事件幾個月過去後

我媽媽站在我的衣櫥前抱怨

為什麼我再也不肯穿裙子

那時我只有六歲”

魯迅說: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

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使他畏葸退縮,彷彿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終日給予冷遇或呵斥,孩子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而最親的人帶來的傷痛,是最難癒合的傷痛,即使癒合,也會有一個傷疤。

《媽媽是超人》裡,霍思燕和兒子的關係十分羨慕。

節目組分別單獨採訪嗯哼和媽媽霍思燕。

節目組問嗯哼:“在你的眼中,媽媽會因為你做了什麼事情而不高興?”

嗯哼一秒都沒有猶豫就回答:“就是她從來都沒有對我發過脾氣”

霍思燕在另一間房間,看到嗯哼的回答也是頻頻點頭道:

“我真的非常愛他,我覺得自從有了他,

自己的脾氣確實……我真的好想把他抱在懷裡,

我好想他,我好想親親他,聞聞他身上的味道,跟他貼一貼……”

節目組問嗯哼,媽媽有哪些缺點,嗯哼一秒都沒猶豫,很直接答:“沒有”。

在問到在嗯哼眼中,媽媽跟他說的最多的話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母子倆雖然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獨自回答,但卻異口同聲,最常說的話是:“我愛你!!!”

中國家長,很少對孩子說“我愛你”。

大多數人覺得,我愛你應該用行動表明,但對孩子來說,聽在耳邊的我愛你,更讓他們充滿安全感。

孩子吃冰淇淋吃壞肚子了,常常說我愛你的媽媽,會輕輕抱孩子說,“下次不能貪吃了,你會肚子疼,而媽媽會心疼。”

習慣呵斥的媽媽,會說:“叫你不吃你不聽,這下好了,肚子疼了吧!”

前者孩子多了一份對媽媽不讓他吃冰淇淋的理解,後者孩子卻可能生起,你不讓我吃我偏要吃的反抗。

當你覺得孩子不聽話,對你動手,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如何和孩子溝通的。

作家紀伯倫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不是你選擇的孩子,而是孩子選擇的你,所以每一個父母都不該辜負孩子的選擇。

從今天開始,多對孩子說“我愛你”,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