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蔞蒿”是一種什麼中草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寵物
  • 2021-10-04

誰知道“蔞蒿”是一種什麼中草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4-24 回答

蔞蒿引自雲南,野生蔬菜,食用嫩稍,味清香,口感脆嫩,有清涼、平抑肝火、預防牙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宜涼拌或炒食。

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在廣州週年生長,春季嫩梢品質佳,夏季纖維較多。以嫩莖葉做菜用,摘取20cm嫩梢,除去下部葉片以開水焯水、漂洗再涼拌或炒食,清香鮮美。適應性強,喜溫、耐溼、耐肥、不耐旱。葉性平,味辛苦,有利膈、開胃行水、解毒等功能。分株繁殖,在離地面5~6cm處,剪去地上莖(留作插條用),挖起植株,分剖成幾個單株,按40cm×80cm株行距定植於大田。

地下莖繁殖:按80cm行距開溝,挖出地下莖,去掉老莖和老根,選取健壯的地下莖剪成4~6釐米的段,按40cm株距種於溝底,復土澆水。扦插:選取中段健壯枝條,剪成10~15cm的插條,上面2~3片葉,插於沙床中,15~20天可長根,移植大田。粗放生長,保持水肥供應即可。

==

蔞蒿別名蘆蒿、水蒿,是一種野生蔬菜。以嫩葉及地下根狀莖作為蔬菜供食用。廣泛分佈於西伯利亞、朝鮮、日本以及我國東北、華北等省。生長在山坡、荒灘、河邊。每年生草本菊科植物。成分於公元前770~前476年間的《詩經》中就有關於蔞蒿的記載。它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古老的蔬菜了。近年來,這種野菜煥發了青春,開始被人們作為“家菜”栽培,特別是南京郊區,蔞蒿的人工栽培搞得紅紅火火,開始走上了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的道路。

蔞蒿有青梗、紅梗、白梗三個形態型別。由於青梗蔞蒿葉型大,春季萌發早,產量較高,栽培每以青梗為主。

蔞蒿的地下肉質莖可生食,香脆可口,但多炒食,嫩葉亦可炒食,或拌和米粉蒸食。民間常用於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有療效,無副作用。

蔞蒿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為3。7%,在綠葉菜中名列前茅;胡蘿蔔素含量為4。35毫克%,高於胡蘿蔔;維生素C含量為23毫克%,高於番茄;碳水化物含量為9%,故可作釀酒原料。

==

蔞蒿 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別名蘆蒿,水蒿,香艾蒿,小艾,水艾。染色體數2n=2x=16。

根莖肥大,富含澱粉,為食用器官,可作蔬菜、釀酒原料或飼料。含側柏透酮(C10H16O)芳香油,可作香料。分佈於日本、朝鮮和前蘇聯西伯利亞東部,中國東北、華北、華中均有分佈。野生於山坡、草地、路邊、荒灘,《詩經》、《爾雅》及北魏賈思勰編撰的《齊民要術》中,對蔞蒿的生長習性及利用有記載。蔞蒿多變異,曾被分為一些變種。地下根莖為產品器官,也可用於繁殖。

莖直立,高60-150cm,直徑4-8cm,無毛,紫紅色,上部有直立的花枝。下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密集,羽狀深裂長10-18cm,寬為長的一半,側裂片1-2對,葉面無毛,葉背披白色絨毛;上部葉片三裂或不裂,條形全緣。頭狀花序直立或稍下傾,有短梗,多數密整合狹長的復總狀花序。9月至10月開花,花黃色。瘦果細小,具冠毛,成熟時隨風飛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