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三種菲利普斯曲線及其含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攝影
  • 2022-05-19

簡述三種菲利普斯曲線及其含義?網友9a423be 2020-11-11

答:菲利普斯曲線是表達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關係的曲線,主要有三種表達方式:

(1)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線,又稱為“失業-工資”菲利普斯曲線,是由紐西蘭經濟學家菲利普斯最先提出的一種表達失業率與貨幣工資變化率之間逆向變動關係的曲線。它表明失業率減少時,貨幣工資增長速度趨向上升;失業率增加時,貨幣工資增長率就趨於減少。

(2)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線,又稱為“失業-物價”菲利普斯曲線,這一菲利普斯曲線形式是用物價上升代替工資上升,它用來表示失業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的關係。這條曲線表明: 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對應變動關係。

(3)引申的“產出-物價”菲利普斯曲線,用來表明經濟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關係。這種菲利普斯曲線以經濟增長率代替了修改後的菲利普斯曲線中的失業率。這一代替是透過“奧肯定律”實現的。這樣,經濟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便呈現出同向的變動關係。

以上三種形狀的菲利普斯曲線,反映了美國、英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情況。它們分別表明了失業率與貨幣工資變化率之間的逆向變動關係、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反向變動關係、經濟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同向變動關係。

簡述三種菲利普斯曲線及其含義?匿名使用者 2013-07-16

第一種菲利普斯曲線表明的是失業率與貨幣工資變化率之間的關係,可稱之為“失業-工資”菲利普斯曲線。這是由當時在英國從事研究的紐西蘭經濟學家菲利普斯本人於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現形式是:在以失業率為橫軸、貨幣工資變化率為縱軸的座標圖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傾斜的、具有負斜率的一條曲線。它表明:失業率與貨幣工資變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對應變動關係,即負相關關係。當失業率上升時,貨幣工資變化率則下降;當失業率下降時,貨幣工資變化率則上升。在一輪短期的、典型的經濟週期波動中,在經濟波動的上升期,失業率下降,貨幣工資變化率上升;在經濟波動的回落期,失業率上升,貨幣工資變化率下降。於是,這條曲線表現為一條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動,然後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動的曲線環。

這條曲線環呈現為略向左上方傾斜、位勢較低、且較為扁平的形狀。“向左上方傾斜”,說明失業率與貨幣工資變化率為反向變動關係;“位勢較低”,說明貨幣工資變化率處於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傾斜和“較為扁平”,說明貨幣工資變化率的變動幅度不大。

第二種菲利普斯曲線表明的是失業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的關係,可稱之為“失業-物價”菲利普斯曲線。這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索洛於1960年提出的。薩繆爾森和索洛以物價上漲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線中的貨幣工資變化率。這一代替是透過一個假定實現的。這個假定是:產品價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勞動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單位產品的價格是由平均勞動成本加上一個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潤形成的。這就是說,物價的變動只與貨幣工資的變動有關。這種菲利普斯曲線的表現形式與上述第一種菲利普斯曲線相同,只不過縱軸改為物價上漲率。這條曲線表明:失業率與物價上漲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對應變動關係。在一輪短期的、典型的經濟週期波動中,在經濟波動的上升期,失業率下降,物價上漲率上升;在經濟波動的回落期,失業率上升,物價上漲率下降。因此,這條曲線同樣表現為圖1中的曲線環。

第三種菲利普斯曲線表明的是經濟增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的關係,可稱之為“產出-物價”菲利普斯曲線。這是後來許多經濟學家所慣常使用的。這種菲利普斯曲線以經濟增長率代替了第二種菲利普斯曲線中的失業率。這一代替是透過“奧肯定律”實現的。美國經濟學家奧肯於1962年提出,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係。這樣,經濟增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之間便呈現出同向的對應變動關係。在這一關係的研究中,經常不是直接採用經濟增長率指標,而是採用“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或是採用“現實產出水平對潛在產出水平的偏離”。這一“偏離”,表明一定時期內社會總供求的缺口和物價上漲的壓力。現實經濟增長率表明一定時期內由社會總需求所決定的產出增長情況,而潛在經濟增長率則表明一定時期內、在一定技術水平下,社會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所能提供的總供給的狀況。潛在經濟增長率可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正常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即在各種資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時所能實現的經濟增長率;另一種是指最大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即在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時所能實現的經濟增長率。我們這裡採用的是第一種含義。這種菲利普斯曲線的表現形式是:在以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為橫軸、物價上漲率為縱軸的座標圖上,從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條曲線。這條曲線的走向與第一、二種菲利普斯曲線正好相反。這條曲線表明: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與物價上漲率二者呈同向的對應變動關係,即正相關關係。當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上升時,物價上漲率亦上升;當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下降時,物價上漲率亦下降。在一輪短期的、典型的經濟週期波動中,在經濟波動的上升期,隨著需求的擴張,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上升,物價上漲率隨之上升;在經濟波動的回落期,隨著需求的收縮,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下降,物價上漲率隨之下降。這樣,這條曲線表現為一條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動,然後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動的曲線環。這條曲線環呈現為略向右上方傾斜、位勢較低、且較為扁平的形狀。“向右上方傾斜”,說明現實經濟增長率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偏離與物價上漲率為同向變動關係;“位勢較低”,說明物價上漲率處於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傾斜和“較為扁平”,說明物價上漲率的變動幅度不大。

含義:菲利普斯曲線是用來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係的曲線,最初是說明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係的一條曲線。它是由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普斯根據1861—1957年英國的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提出來的,故稱之為菲利普斯曲線。

簡述三種菲利普斯曲線及其含義?匿名使用者 2013-07-16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線(以橫軸表示失業率,縱軸表示貨幣工資增長率的座標系中,畫出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線)英國經濟學者菲利普斯(1958)發表了他對1862—1957年之間英國貨幣工資增長率與失業率之間關係的研究成果:貨幣工資增長率與失業率呈反向關係。發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線新古典綜合派對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線加以改造的出發點在於如下所示的貨幣工資增長率、勞動生產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的關係:通貨膨脹率 = 貨幣工資增長率 — 勞動生產率根據這一關係,若勞動生產的增長率為零,則通貨膨脹率與貨幣工資增長率一致。因此,經過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線就表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的替換關係,即失業率高,則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低,則通貨膨脹率高。是反向關係。對菲利普斯曲線的否定菲爾普斯-弗裡德曼理論:在短期,存在價格總水平上漲率與失業率之間的交替關係。在 長期,不存在這種交替關係。

簡述三種菲利普斯曲線及其含義?匿名使用者 2013-07-16

菲利普斯曲線是用來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係的曲線。他表明失業與通貨膨脹存在一種交替關係的曲線,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

根據是英國1867-1957年間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提出了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係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數。根據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貨幣工資可以表示通貨膨脹率。因此,這條曲線就可以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係。即失業率高表明經濟處於蕭條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都較低,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低;反之失業率低,表明經濟處於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高,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高。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的關係

簡述三種菲利普斯曲線及其含義?匿名使用者 2013-07-16

失業與通貨膨脹存在一種交替關係的曲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