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 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09-27

RT 速度速度 速度速度!!! 高考題~旦暢測堆爻瞪詫缺超畫!急!!!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訊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 是什麼?xmjsywh1850推薦於 2017-10-09

1、答案:詩人客居他鄉,在吟詩作賦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時盪舟尋訪“病”“窮”老友,珍視友情;在二月春風時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風流俊逸。

2、原詩: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訊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3、翻譯:

今年二月早春時節,冰雪都開始融化了,寒冬時節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夾帶著幾絲綠色,潺潺涓涓,向東流去。我寓居他鄉,在吟詩作賦中淡泊度日。杏花時節,伴隨著窗外稀稀落落的雨聲,我時常探聽遠方好友的音訊。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於禪學,但病魔纏身;北柵所居住的天經精於儒學,又安於窮困。我忽然想念他們,於是就盪舟尋訪這二位老友。在春風的吹拂下,我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是何等的風流俊逸!

4、詩文賞析:

作品的開篇寫時間變化,一夜之間,春水已漲,盡向東流,頓生懷友、訪友之意。但筆意至此,先出一折,從自己寫起。安於貧賤,甘於淡泊,在吟詩作賦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來一個春天,心中充滿了順適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樣。所以下面寫到禪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窮。實則寫己即寫友,寫友即寫己,二者交相為用,互為生髮,以見出心靈的相契,見出溪漲思友的心理依據。有了前面的鋪墊,末二句就順理成章地踏上了訪友的路途。至於見到友人後的情形,卻全都忽略了,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詩題為《與智老天經夜坐》:“殘年不復徙他邦,長與兩禪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無數落天窗。”其中對雨夜談禪的描寫,正可與此詩互相補充。

“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訊息雨聲中”是陳與義的名句,曾經得到宋高宗的激賞。這一聯寫詩人觀賞杏花,以詩自娛,以自然清新的筆觸表現了詩人的平淡閒適之情,卻並未道出詩人是喜是悲,是苦是樂,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就對仗來說,此聯除了“裡”、“中”外,其餘都不算工對,但也正因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詩歌的對仗藝術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慶之的《詩人玉屑》列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對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對杏花,以雨聲對詩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變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賈島‘身事豈能遂,蘭花又已開’,翻窠換臼,至簡齋而益奇也。”對仗要求和諧工穩,是六朝以來的總體趨勢;但至唐代發展到極致以後,一些有創造性的詩人如杜甫、韓愈等又致力於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對仗方式,力圖求新求變,突破這種工穩,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裡,就更是有意識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穩,而著重於兩句之間的內在聯絡。陳與義的這一聯,上句寫客中吟詠送日的寧靜、淡泊,下聯寫一個清麗的境界,從而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至於兩句之間在字面上是否的對,倒沒有特別注意。從這個角度看,這聯詩也反映了宋人對唐詩的發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