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詩詞寫了一個追求者怎樣的過程及心情變化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6-11

蒹葭詩詞寫了一個追求者怎樣的過程及心情變化匿名使用者 2014-10-06

1。這首詩的內容是什麼?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熱戀者對心中愛人的追求。]

2。追求愛情,他有怎樣的精神?

[表現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的精神。]

3。他追求到了嗎,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主人公反覆去尋求心愛之人,可“伊人”宛在“水中央”、“水 中 坻 ”、“水 中 沚 ”。恍惚迷離,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主人公的心情是惆悵、失落的。]

4。這首詩是如何起興的或本詩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作用?

[蒹 葭 蒼 蒼 ,白 露 為 霜 /蒹 葭 萋 萋 ,白 露 未 晞 /蒹 葭 採 採 , 白 露 未 已 。

展現一幅蕭瑟冷清的秋景,渲染了悽清落寞的氣氛,烘托了主人公悽婉惆悵的感情。]

5.詩中哪些句子表明詩人的意中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宛在水中央(坻、沚),極強的渲染可望而不可即的現實,有很強的表達效果。]

6、這首詩是怎樣表現詩人執著的愛情追求的?

[從內容來看,每章前兩句寫景,點明節令,烘托氣氛;後六句寫尋求“伊人”的情況。全詩迴旋三疊,反覆歌詠。詩人熱烈地追求其所愛慕的“伊人”,雖然在大河上下反覆尋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顛倒,執著專一。]

全詩分三節,都是圍繞同一中心,抒寫作者對戀人的一種執著的思念和追求。這一執著的精神一直貫穿全詩的始終,在詩中有淋漓盡致的表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開首兩句先交待了時間和環境。從這兩句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深秋的清晨,茂密濃郁的蘆葦正呈現出蒼青的顏色,而晶瑩閃亮的露珠已凝結成一層薄薄的霜花。這兩句以眼前所見的景色起興,既點明瞭時節、環境,營造了一種蕭涼悽清的氛圍,又襯托出詩人當時的惆悵心情,言簡意賅而內蘊深遠。在這樣一個蕭涼悽清的早晨,卻有一個人沿著蘆葦岸邊躑躅而行,他在追尋什麼呢?“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原來他所追尋的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戀人!他透過茂密的蘆葦叢,久久地凝視著河的對岸,那也許就是他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吧,然而漫漫的大河盡是茫茫的一片,他思念的人兒卻遙不可及。“在水一方”,喻所在之遠,同時也表明詩人確信心上人的存在,雖然前景渺茫,但他始終抱著堅定的信念,執著地去追求。“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這裡是說,詩人思念心切,心急如焚,為著尋找一條通往彼岸會見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逆流而上吧,路途是那樣的崎嶇艱險、漫長曲折;順流而下吧,眼前卻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帶著煩亂不安的心情一味的痴想,儘管他還站在岸邊,但他卻早就情迷意亂,心神搖曳起來。神思恍惚間,他似乎看見他的心上人正站在大河中央那被水環抱的小島上向他遙遙招手。“宛在水中央”,這裡一個“宛”字用得極其逼真生動、精妙傳神。它把詩人那種因思念而顯得如痴如醉的神態刻畫得活靈活現,“伊人”的形象隨之也猶如近在眼前。

詩篇採用了迴環、反覆的寫法,第二、三節的內容與首節基本相同,只是更換了個別的詞語,避免了詩的呆板和累贅,加強了節奏和韻律,使得全詩主旨更加明確,情感表達更為強烈,讀來纏綿悱惻,啟人深思。

這首詩先以寫景起興,透過寫蒹葭、白露兩種最能渲染深秋悲涼氣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種縹緲空靈的抒情意境,從而襯托出詩人悽清、惆悵、寂寥的心境。這種以景託情,移情於景的表現手法,不僅起到了深化詩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詩的藝術感染力,使全詩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藝術境界。

整首詩筆調含蓄委婉,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詩中所述的秋水伊人,亦給人以可望不可即之感,然而卻始終使人存有希望。正因為這一份朦朧與期盼,詩人對“伊人”的那種嚮往、思戀和追求才更為顯得強烈和執著。若說穿了,也就沒有了韻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