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節儉的詩句古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17

關於節儉的詩句古詩得書文化 2022-06-16

1。 12首關於勤儉節約的古詩有哪些

1、《憫農二首 其一》唐代:李紳

因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2、《憫農二首 其二》唐代:李紳

原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3、《詠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隱

原文: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譯文: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4、《誡子書》兩漢: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5、《度關山》兩漢:曹操

原文: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聖,總統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後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採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譯文:萬物生於天地,人類高貴無比。設立君主管理百姓,成為世上正常規矩。天子車轍國君馬跡,暢通天下縱橫各地。決定人才優劣升降,掌握百姓繁衍生息。我要讚美聖賢君主,他們總管國家疆域。

分封諸侯授給官爵,建立井田頒佈法律。寧燒丹書廢除刑罰,也不亂開釋罪先例。舜時皋陶周時甫侯,作為獄官錯在哪裡?可惜可嘆後代人們,制度辦法統統改易。驅使百姓辛勞奉君,攤派徭役榨取民力。

虞舜下令漆飾食具,激起眾國紛紛叛離。哪如唐堯儉樸實在,用柞做椽且不削齊。難怪世人讚賞伯夷,盼望搞好社會風氣。奢侈本是最大罪惡,節儉美德不容懷疑。許由不肯接受天下,難道需要辨出道理?只要實行兼愛尚同,再疏也會和睦親密。

2。 關於節儉的詩句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清]朱柏廬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三國〕諸葛亮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北宋〕司馬光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3。 關於“節約”的古詩句有哪些

1。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出自唐 李紳《憫農》)

2。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出自唐 李紳《憫農》)

3。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燻曲,終古蒼梧哭翠華。(出自唐 李商隱《詠史》)

4。 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聖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出自唐 白居易《太平樂詞二首》)

5。 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飢。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出自宋 朱熹《麥飯詩》)

4。 關於節約的古詩有哪些

1。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2。 唐 李紳《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 清 朱柏廬《治家格言》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4。 唐 白居易 《觀刈麥》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5。 唐 李商隱 《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5。 關於勤儉節約的古詩詞有哪些

1。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清]朱用純

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3。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誡子書》

4。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5。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北宋〕司馬光

6。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7。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1。 李商隱《詠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燻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註釋:①本篇題為“詠史”,實系傷悼唐文宗逝世之作。詩作於開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後。②《韓非子·十過》載,秦穆公問古明主得國失國之由,由余對曰:“臣嘗得聞之矣,常以儉得之,以奢失之。”③沈約《宋書》載,武帝時寧州獻琥珀枕,時北征需琥珀治金瘡,即命搗碎分付諸將。④《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魏惠王向齊威王誇耀他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說自己所珍貴的是賢臣,“將以照幹裡,豈特十二乘哉”!得真:全詩校:“一作待珍。”⑤青海馬:一種產於青海湖的雜交馬,據說能日行千里,喻可任軍國大事的賢才。

賞析:這首詩,詩人根據歷史興亡的史實,概括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這些明確的以古鑑今的態度,包含著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認識更自覺完整。在興亡繫於何人的問題上,儘管李商隱受時代的侷限,還只能將理亂的命脈繫於帝王,但在他的詩中,大都是指責他們敗亂國家的。因此這種揭露更有進步意義。

2。 《尚書·大禹謨》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譯文:能為國家大事不辭辛勞,居家生活儉樸。

註釋:克勤於邦:指為治水的事業竭盡全力。克儉於家:在家生活節儉。

3。 李紳《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註釋:⑴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穀類。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⑷四海:指全國。閒田:沒有耕種的田。⑸猶:仍然。

6。 關於節約糧食的古詩

憫農

李 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憫農》兩首。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江上漁者》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入風波里。

憫農

李 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