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3-01-21

聽《梁漱溟先生講孔孟》剛陽文化 2022-07-01

我這段時間,每天早上都會讀一段《論語》,這部國學經典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感覺收穫有不少。

我以前僅僅是隻言片語的學習論語,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從不知道《論語》如此博大精深。

現在,我們不僅可以透過誦讀《論語》,學習影響中國上下兩千年的這部儒家經典,還可以登入樊登讀書會,聽許多國學大儒從各人不同角度講解孔子思想,幫助大家對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在《梁漱溟先生講孔孟》這本書裡,作者歸納總結,講了《論語》所展現出來的14個態度,通過樑漱溟先生深入淺出的分析,讓讀者對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下面,我打算主要用我自己的話,重新整理複述一下,而不是以複製黏貼為主,以便我能更深理解《論語》。

我的理解就是做一個仁慈仁愛的人。不過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孔子說“顏回三月不違仁。”在孔子的眼中,也只有顏回才能做到三個月不違背“仁”吧!

“仁”應該是人的天性。在整個天地裡,人和萬物都是其中一員,大自然孕育萬物,卻沒有區分高低貴賤,太陽一視同仁的給予一切光明和溫暖,沒有說給誰不給誰,大地、海洋、森林等等,都沒有區別對待各種生物,它們從沒給誰劃分過食物和領地,一切都是大家自由選擇、自我進化,大自然從不干預誰的產生和消失。

大自然的不計較付出和回報,一切無私奉獻,一視同仁,這難道不就是“仁愛”嗎?

而我們一直說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那麼作為天地化生的一員,“父母”的品質不就是我們的天性嗎?所以說, 人之初,性本善 吧。

“ 仁”,也就是王陽明心學中的良知,是一切的對,是每個人本有的善,是一顆本自具足的良心,是自然、合適的極致,是內心的安定從容,是沒有紛紛擾擾的不停找尋。

孔子是一個充分掌握了幸福能力的人。他絕糧於陳蔡,依然能絃歌不輟;他“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在孔子看來,不義而富且貴,僅僅如浮雲而已。

在我看來 ,孔子是一位大大的“人”!是一位真實的“人”!是一位純粹的“人”!是一位有愛有恨也敢愛敢恨的“人”!他不是神,不是仙,不是佛祖,不是上帝,而是一位生機暢達、溢洋則樂的“不憂”之“仁者”。

在論語中,有句“子於是日哭,則不歌”,是說孔子如果在這天哭了,那麼他這一整天就不再唱歌了。一樣,換而言之,就可以理解為,如果孔子這一天沒有讓他難過的事情,那麼他應該就處在或弦或歌的那種喜樂狀態了。

如果一個人只是在達成目標或者滿足一些簡單慾望之後才快樂,那麼這種快樂就僅是最低階的快樂而已,此人會處於不停地追逐成功和追求私慾的滿足中。 只有每天都處於快樂中的人,才是真正掌握幸福的能力的人。

總而言之,孔子是一個真正的人。他一直活的坦坦蕩蕩,他會有快樂,也會有悲傷,他始終活在當下,感悟生活也享受生活,善良快樂是他一生的主旋律。

一個人少說話,多做事,則力行近乎“仁”。避免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一個人如果光說不做,終究是招人恥笑的。記得一首歌裡說,多說話,不如少說話,少說話,不如說好話。

做一個有“仁愛”的人,應該用一顆慈愛的心,多做善事,把有限的生命用在實處,要讓自己離開這個人世之時,依然能坦坦蕩蕩,無任何遺憾和後悔。

一個人可以改變的是自己,很難甚至是無法改變他人。

這就像我們一直在學的 ABC認知模型。

A是事件,B是我們的觀念和想法,C是我們的態度和行為。

如果想要把我們的情緒,從各種負面轉變為正面積極的心態,那麼我們就要 努力調整我們自己的B——觀念和看法 。如果我們把力量都放在如何改變A上,則可能一直生活在痛苦中,因為改變他人實在是太難了!哪怕是我們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能任由我們做父母的安排的。

“古之學者為己”啊!

這一點一直是我們強調和學習的—— 活在當下、活在正念 裡。

時時刻刻盯住自己的心,才知道自己在哪裡。

記得小時候,爸爸給我書了一幅字,讓我當做座右銘:“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

當時的我只明白上半句,對於下半句,真的是現在才算是懂得,不過還是沒有做到控制住自己的心念,種種心思念頭依然還是時不時的紛繁踏至,擾亂我心。

孔子很少有談及宗教的話題,僅僅有兩句話略微有關,“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不過看起來,也依然是從一個世間之人的角度看待生死。

孔子始終活在當下,不去談論有沒有前生和來世,這與各種宗教是不同的。

這就是著名的“子絕四”。孔子倡導杜絕四種弊病: 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我。

委屈和傷害,很多時候都是從推理而來。推理、猜測造成了很多的誤會。很多恐怖化的思維也多來自臆測。

愛人晚上回家晚了,有可能僅僅是有個工作需要及時完成,等候的家人此時如果猜測,是不是路上出了意外,是不是有了第三者糾纏,是不是不愛我了,不再留戀這個家……就有可能痛苦萬分。

從小每當媽媽批評指責我的時候,我經常會覺得委屈。因為我覺得她說的並不是我想的,媽媽有時候歪曲了我的想法,我明明不是這樣想的,我也是想變得更好的。當我認為被別人推理帶來了痛苦,可是我真的該再仔細想想,我又何嘗沒有推理過別人?何嘗不是做過一針見血地指出別人的問題?難道我就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嗎?難道他們就不痛嗎?難道我說的就是對的嗎?

學習引發了覺知。

必須化的思維,和恐怖化、合理化一起被稱為影響情緒的三大主要原因。

如果認為我上學就應該考第一,考不了第一就是不對的,那麼事實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更有強中手,這一生得有多少挫敗會發生啊!

這點可以參考《終身成長》,這本書詳細的闡述瞭如何擺脫固定化思維,做一個終身成長的人。

當只有自己體會到的感受最真切,而感受不到他人的感受時,痛苦就會隨之而來,因為世間不如己意事十之八九,這也是造成痛苦的主因之一。

記得書裡曾經說過,得精神類疾病的大部分人,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看得太重的人。

把“我”放得越大,越容易受到傷害,就像一個箭靶子,把子越大,越容易被射到。

把越多他人放在心裡,越沒有時間過度思索個人的得失,如果把“我”放滿了整個心胸,還有什麼“心量”可言?反言之,把一切萬物都放在心中,可以做的事情那麼多,還怎麼有時間去悲春憫秋?

如果一切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而沒有看到別人的需求,那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獲得他人的支援呢?如何沒有他人的支援,那如何才能獲得完美的幸福呢?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益,此句出自《論語·里仁》。

如果人人都只看中金錢、利益,這個社會會如何?一切金錢至上,認為掙到錢了才是成功,而不再注重於人品道德,為了錢可以坑蒙拐騙,社會風氣得變得多麼可怕?

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死後可以帶去。

人這一生,學習、工作、種種忙碌,是為了什麼?在《活好》這本書裡,有這樣一段話,我覺得很好。

“工作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有一個詞叫“lifework”(終生事業),這個詞前半部分life指的是生命,後半部分work是工作、事業,這個詞完美地詮釋了我的理念,即生命和工作是一個概念。

它的意思不是說在工作場所我們的生活得到了什麼樣的待遇,而是指我們活著為社會做了多少貢獻。也就是說,一生中有多少時間獻給了他人,這才是工作的意義。

也可以用“使命”來代替“工作”這個詞。

工作或使命可以是為了某個特定的人、社會,或者未來,只要有利他主義精神,那麼對一個人來說,工作就是沒有止境的。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考慮,我即使現在坐著輪椅生活,也堅信自己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果我們能堅持使命,那麼只要生命還在,我們就可以一直工作。這就是理想的終生工作的樣子。”(這是日本一位105歲的智者——日野原重明先生的話)

“以暴制暴”看似有力量,實質上是一種文明的困境,是一種最無奈的力量。

靠“以暴制暴”求取正義,雖然解決了一時一地的小問題,但卻教會了很多人以不文明的表達方式和不正義的做法解決問題,更可能激化問題雙方的矛盾,甚至挑起更惡劣的對抗情緒,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不文明、社會越來越不講求正義。

冤冤相報何時了,孔子始終提倡“仁義禮智信”,以“道德”作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

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禮,認為禮是自然的,是天理,不是人為,不過有人為的嫌疑。

其實,我認為我們凡事一定要透過形式去看到事物的本質,正如書中所說,禮的本質就是人情的自然要求,並不是人情外的假形式,比如我們分賓主、分長幼都是情的自然要求。

我認為書中這段話說的很好,說人有情便好,而不在於許多繁文縟節,只要是你發自真性情的禮,率真、質樸都是一個真的禮。

如果這個真性情被扭曲了,那麼這個禮就是假的,如此做作的人也就是一個假人了。

禮樂,均是十分美好的,都需要真摯走心。

中國向來以孝為本,最講究的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我們從小以來受到的教育就是“百善孝為先”,一直說“諸事不順怨不孝”,反反覆覆的要求大家做好孝道。

孝是人倫之始,但是大家真的做到了嗎?

或許有很多人說自己做到了,但是請您捫心自問,您做到的是發自真心還是流於形式?

其實我內心很佩服那些做好孝悌的人,所以我自然而然的用了敬稱,哪怕是僅僅做到表面形式,也是要好過那些沒有尊敬父母的人。

直至今日,我自己做的也不好。道理每個人都懂,但感知能力強、可理解能力差的人何止是孩子??!!有多少人做到孝心、孝身和孝順了?一起起弒母案的發生,像震耳欲聾的鐘聲,提醒著我們,真正的孝悌哪裡是那麼容易做到。

色難啊!

孝悌,從心開始,由內而外,重在力行。

《論語》第六章《雍也》第三段: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1),不貳過(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則亡(4),未聞好學者也。”

不遷怒: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洩到彼人身上。

不貳過:“貳”是重複、一再的意思。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

短命死矣,是說顏回死時年僅31歲。

在這裡,孔子極為稱讚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認為他好學上進,自顏回死後,已經沒有如此好學的人了。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中,他特別談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

人為什麼要發怒呢?我想,這和第七個態度——“子絕四”有關。

每個人想問題都是帶著自己的觀點,這個很難避免,可是關鍵是不能隨意推測他人的想法,不可固執己見,因為每個人都和別人的想法、角度不完全一樣。當我們推理、強迫別人時,就極有可能與他人所思所想不一樣,就有可能造成傷害、委屈和誤會,從而引發憤怒。

但是一個好人,有時也可能沒有表現出好的狀態,也有可能會出錯,連孔子也怒過,罵過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所以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遷怒就是把自己的痛苦轉嫁給別人。

當別人傷害委屈了我們,發生了我們無法接受的事實,那麼我們就會認為他們不理解我,而我說的做的是對的,只要這樣想,就很容易會憤怒,不再就事論事,衝他人發洩憤怒情緒。從而把自己無法接受的痛苦情緒發洩在別人的身上,進行不良情緒的轉嫁,讓自己變得舒服。

在家庭中,很多時候都是幼小的孩子接收了這些不良情緒,因為他們是那麼的弱小,攻擊他們沒有危險性。

可是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長大了,他們自然而然的就學會了遷怒他人,這是其一,其二,父母的怒火還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哪一個孩子不害怕父母生氣發火啊!作為父母遷怒的出氣筒,孩子承受了多少痛苦,我們該如何測量?如何彌補?

“ 不貳過 ”,就是 不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在所難免,可是如果我們沒有覺知到我們犯錯了,那麼我們將如何避免第二次再犯呢?

在生活中,我覺得何止是貳過,我應該是“二百過”的時候都有過啊!我想造成這一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沒有真正的覺知到我犯的錯誤在哪裡,也就是沒有真正做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沒有真正做好做到,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就是因為沒有真知啊。

不遷怒,不貳過,在我看來和換位思考有很大的關聯性。

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他人,就會自然而然的化解掉矛盾,很容易做到不遷怒;如果真正知道別人為什麼這樣說、這樣做,明白了自己之前為什麼會做錯,那麼也就很容易不再一次犯錯了。

《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其實人生在世,還是有很多事是不能完全控制的,所以盡人事聽天命,應該是孔子一貫的態度。

努力做事,做好自己能力圈的事情,而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無法完全左右的關注圈。

梁漱溟先生提出的這十四個態度,從多個方面讓我們理解儒家思想,感受孔子的偉大,因為他為我們思考了幾乎所有人生苦惱和問題,給了我們儘量恰當的答案,提出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過猶不及,二個極端都會有失偏頗。

書中,還有一部分篇幅介紹了 孟子 。

孟子提倡“ 仁政 ”,提出了 “民貴君輕” 的概念,在當時的時代驚世駭俗,挑戰了傳統觀念的根基。

“ 求其放心” 是孟子所述的求學方法,也是自我修為的一種標準和追求。“放心”就是孟子在“ 浩然之氣 ”中所言的“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問心無愧”,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氣概!

時至今日,孔孟對生活的態度,對待人生的積極樂觀,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給了我們溫暖的力量,指導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

真心推薦給大家《梁漱溟先生講孔孟》這本書,希望更多的人能因此獲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