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
  • 2022-12-01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聚成都 2018-06-24

出自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大學》。含義是:“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拓展資料:

1)知止——明確原則,理清期許

“止”指“歸宿”、“立場”。“知止”即對目標、歸宿和自己的原則立場有明確瞭解。對佛教而言,“止”為梵文奢摩他的意譯,又譯“止寂”、“禪定”,指透過坐禪入定,掃除妄念,專心一境,達到寂靜的境界。與“止”相對的範疇為“觀”,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譯,也被譯為“智慧”,是在“止”的基礎上發生的,指集中詳細觀察思維預定的事物和義理,獲得某種功德和智慧。

2)有定——站穩立場,堅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學章句》解“定”字說:“知之,則有定向”。知止指對歸宿有明確瞭解,則已經是“志有定向”的。所以,“定”字應指堅定不移。“知止而後有定”即是說,能對歸宿有明確的瞭解,然後方能堅守不移。

3)能靜——動機純正,心不妄動

“靜”是靜心。朱子《大學章句》釋“靜”字說:“靜,謂心不妄動”。對於“靜”,《禮記》雲:“人生而靜,天之性也。”《論語》也說:“仁者靜”。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認為清靜是修道的基礎,故奉《清靜經》為玄門日誦課之首,經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4)能安——身心安詳,從容有度

“安”是隨處而安穩。朱子《大學章句》釋“安”字為“安,謂隨處而安”。《管子。內業》進一步談到“安”和“靜”、“定”的密切關聯:“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又曰:“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再曰:“正心在中,萬物得度。”最後則是“德成而智出”。

5)能慮——思慮周到,驅除偏見

“慮”是思考精審。朱子《大學章句》釋“慮”字為“慮,謂處事精詳”。

6)能得——合理選擇,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達成的意思。朱子《大學章句》釋“得”字為:“得,謂得其所止”。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鄭州首大研究 2015-10-23

出自《大學》

解釋:

能夠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然後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才能安於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kingwangrmb 2015-10-23

來著《大學》。全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精銳蘭溪柳老師 2015-10-23

出自《禮記-大學》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出自...劉二哥雜談 2020-02-17

國學經典:《大學》全文朗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