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應縣木塔的構造是怎樣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5-12

山西應縣木塔的構造是怎樣的?易書科技 2018-12-10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個陳列室內,有一座木塔的模型。參觀的人看了,無不翹起大拇指,讚歎中國古代建築匠師們的聰明才智。這座木塔,就是山西省應縣佛宮寺裡的釋迦塔,人們俗稱它為“應縣木塔”,而歷史博物館中的木塔模型,即此塔之模型。

應縣木塔高達67。31米,相當於現代一座20多層的高樓,它不但是中國、也是世界現存最古老而又最高的一座木塔。它那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表現形式,是中國900多年前封建社會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它巨大的魅力至今仍使無數的建築家為之讚歎。

應縣古稱應州,此塔坐落在應縣城的西北角。根據專家們的考證和研究此塔約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比宋朝的料敵塔晚一年。料敵塔是磚砌的,這座塔則不同,完全由木構架搭起來的。有關專家估算過,建造這座木塔,至少要兩萬立方米的木材。解放後對此塔僅僅做加固維修就用了幾千立方米的木材。這座木塔的建造,大概用掉了不少個山頭的木材。

和料敵塔是由皇帝下詣修建的一樣,宏麗的應縣佛宮寺塔,是由遼國當時的皇后岜氏及其父肖孝穆決定建造的,並得到崇信佛教的興宗皇帝的拖持,由一個名叫田和尚的人奉敕募建。1900多年過去了,如今剩下的鐘鼓樓和大殿,都是清代初期後建的,只有這座高塔仍然聳立在那兒。

站在佛宮寺山門遺址處,釋迦塔的雄姿一覽無餘。過去,每年夏天有成千上萬只燕子繞塔飛翔,喃喃的燕語在這兒匯成巨大的聲響,蔚為壯觀。這個塔曾使無數墨客騷人動情,為它掛上了許許多多頌揚的巨大匾額,如“天宮高聳”、“峻極於天”、“霄漢憑臨”、“鷲嶺無異”、“慈光遠照”,連明成祖朱棣也寫下了“峻極神功”四個大字,掛在最上層。明武宗朱厚照於正德三年(1508)登塔宴賞時,題了“天下奇觀”的匾額,現在還掛在三四層塔簷下。

全寺以塔為中心,寺院其他建築都是繞它而建。這同唐代建的慈恩寺以大雁塔為中心的佈局是一樣的。高聳入雲的木塔,成了應縣一帶最吸引人的景觀。難怪前人掛的一塊匾額稱塔為“天柱地軸”呢。

應縣木塔從外邊看高五層。最下一層有重簷並有迴環廊塔,在建築上這種迴廊叫“副階周匝”。如果你登上木塔,就會發現它實際上有9層,是由5層明層和4層暗層組成的。這種暗層在宋代的《營造法式》中稱為平坐層。偌大的一座木塔,竟像堆積木一樣被我們的前人疊了起來,而且歷經900餘年而不垮。如果沒有科學的依據是難以建成的。

專家們透過反覆的分析和研究。找到了這裡的科學依據。第一個依據就是,木塔由內外兩層柱網組成。這同今天美國摩天大樓中的一種結構形式相似,叫筒套筒。即,如果一個高樓有內外兩圈結構,它抵抗風力和地震力的效能就會大大改善。第二個依據就是,每層柱網都是由暗層——平座層拉結起來。這又像摩天大樓的另一種結構方式,叫做竹節式。竹子雖然是空心的,但因為有了竹節,它的整體廣包度就大大提高了。在應縣木塔中,平座層就是竹節。不僅如此,木塔的各層柱子疊加起來,尤如5張桌子疊加起來,將上層桌子腳同下層桌子面用螺栓連線起來,這樣每張桌子都有了足夠的強度。同時,即使上層桌子受到震動搖晃一下,傳到下面桌子的力便大大減弱了。由於應縣木塔具有上述三種結構的效能,才使它抗住了多次天災人禍。

用兩萬多立方米的木材建成一座高67米多的塔,其設計任務之艱難,可能會使今天任何一位建築師望而卻步。但是遼國當時的工匠卻只用了6種斷面規格的木材。就把這個異常複雜的龐然大物建造起來。如果不是經過專家仔細測量後得出的結論,實在不敢叫人相信。在這6種規格木材的基礎上,反斗拱就組成了60餘種形式,真可以說是即簡單又豐富了。我們用“巧奪天工”來比喻此塔的建築藝術,是並不過分的。

木塔上還有許多泥塑佛像,底層的佛像尤其高大。底層南面闢門,迎面是一高10米的釋迦像,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壁上畫有6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的壁畫,門額壁板上所繪的三幅女供養入像尤為精美。這些佛像、壁畫為遼代風格,是壁畫中的珍品。近年來還在塔內發現了不少遼代的寫經、刻經和佛像畫等珍貴的文物。

中國有著悠久的建造木塔的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能建造很高的木塔了。著名的九層高的洛陽濟塔,相傳曾使來東土傳教的南天竺高僧達摩讚歎不已。宋代的木塔曾經影響過日本木塔的發展,也影響過宋代的磚木混合塔的發展。早期的樓閣式磚塔也是直接模仿木塔的。然而,這些木塔歷經浩劫戰亂都已無存,得以儲存的,全國僅此一座。如今應縣木塔仍擾如一個昂首挺胸的巨人,屹立在塞北的土地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