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乾洗店多久能夠收回成本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1-07-13

開乾洗店多久能夠收回成本澳貝森科技乾洗 2018-12-14

乾洗店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行業,乾洗利潤相比其他行業來說更高,甚至可以說是暴利。只要你門店位置選擇的好,技術過關,營銷推廣得當,盈利還是很快的,一般半年到一年之內,用心經營,收回前期的成本沒什麼問題。

開乾洗店多久能夠收回成本網友1a00a9a 2018-08-07

我一個朋友最近開了一個乾洗店很新穎的模式。就是線上各大平臺收單加上實體店鋪多種營銷模式我看他開業當天收費充值有將近4萬塊。聽他說網上當天充值就有3萬多,。實體店就1萬充值。它這個專案我比較看好。澳貝森科技洗衣不是那種普通的這麼一個乾洗店。據說利潤也很可觀。一件衣服利潤能達到90%。我是挺心動的。投資的話我問了他加在一起大概不到10萬。包括裝修,加盟費,裝置,房租。最近我也在看市口,然後去澳貝森總部考察,我覺得複製成功是最簡單最捷徑的方法。

產的基礎。甘蔗根系發達,深耕有利於根系的發育, 使地上部分生長快,產量高。深耕是一個總的原則和要求。具體深耕程度必須因地制宜,視原耕作層的深淺,土壤性狀而定,一般30釐米左右。深耕不宜破壞原來土壤層次, 並應結合增施肥料為宜。

早耕能使土壤風化,提高肥力。所以,蔗田應在茬作物收穫以後,及時翻耕。早耕對於稻後種蔗的田塊更為重要。

2、開植蔗溝

開植蔗溝使甘蔗種到一定的深度,便於施肥管理。

常規蔗溝:

蔗溝的寬窄、深淺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釐米左右深,溝底寬20-25釐米,溝底要平。

抗旱高產蔗溝:

環山沿等高線開溝,深溝板土鎮壓,溝深40釐米,溝底寬25釐米,溝心距100釐米,用下溝的溝底潮土覆蓋上溝的種苗。覆土6。6釐米,壓實。

施肥

甘蔗生長期長,植株高大,產量高。所以在整個生長期中, 施肥量的多少是決定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於甘蔗的需肥量大,肥料在甘蔗生產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正確掌握施肥技術,做到適時、適量,而又最大限度地滿足甘蔗對肥料的需要,有著重要的意義。

1、甘蔗的需肥量:

據研究,每生產1噸原料蔗,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素(N)1。5-2公斤, 磷素(P2O5)1-1。5公斤, 鉀素(K2O)2-2。5公斤。

2、甘蔗各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

甘蔗各生育期對養分吸收總的趨勢是苗期少,分櫱期逐漸增加,伸長期吸收量最大,成熟期又減少。

3、施肥原則:

根據甘蔗在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徵,制定出的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適時分期追肥”。如果只施追肥,而不施基肥,則甘蔗容易長成:頭重腳輕,上粗下細,容易倒伏。反之只施基肥,不施追肥,則後勁不足,形成“鼠尾蔗”,影響產量。

重施基肥:

肥料主要是有機肥、磷、鉀化肥和少量氮素化肥,磷肥和鉀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因為甘蔗對磷肥的吸收主要是在前中期。而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小,需要靠近根部才易被吸收。甘蔗對鉀肥的吸收也主要是在前中期(佔80%左右)。 而且蔗株在前中期吸收的鉀素可供後期所需。所以鉀肥宜早施,量少時作基肥一次施用,量多時,拿一半作基肥,另一半在分櫱盛期或伸長初期施用。

分期追肥:

按照甘蔗的需肥規律,追肥的施用原則可概括為“三攻一補、兩頭輕、中間重”。“三攻”就是攻苗肥、攻櫱肥、攻莖肥。“一補”就是後期補施壯尾肥。“兩頭輕”指苗期、伸長後期施肥量要少,“中間重”指伸長初期施肥量要多。

下種

1、精選種苗

塊選:

選擇大田生長較好,沒有病蟲危害(尤其是綿蚜蟲)的新植蔗作種。因為新植蔗生長後勁足,蔗梢中可溶性養分較多,蔗芽萌發力強。如果種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種。選好留種田後,應加強甘蔗生長後期的水肥管理, 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有利於播種後蔗芽萌發生長。

株選:

在砍收時進行株選。選擇直立、莖粗、未開花的蔗株作種;剔除混的品種,以保證良種的純度。

留種長度:

根據需要而定。種苗充足的留梢頭苗30-50釐米; 種苗欠缺的留半莖作種;需要進行加速繁殖的良種則留全莖作種。留梢頭苗作種時, 應把生長點(俗稱雞蛋黃)砍去,以免堆放期間生長點繼續生長, 消耗養分或下種後只是頂芽芽長出1苗,其它的蔗芽生長受到抑止,不能萌發成苗。

2、砍種

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種苗由於含蔗芽數目的不同而有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之分。生產上普遍採用雙芽苗,很少採用單芽苗和多芽苗。

多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關係,一般上位芽先萌發, 上位芽萌發後會誘發生長素的產生,對下位芽的萌發起抑止作用。導致萌芽不整齊。這種現象,芽數越多越嚴重。

單芽苗:雖然不存在“頂端優勢”的影響,但由於芽的兩端都有切口,易乾旱失水和受病蟲危害,也很少採用。

雙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影響不象多芽苗那樣嚴重, 且種苗中間有一個完整的節間,不象單芽苗那樣容易失水和受病蟲危害。萌芽率高,萌芽比較整齊。因此生產上普遍採用。梢頭苗的節間短,芽較密,可採用3-4個芽為一段。

砍種方法:從芽下部節間2/3處砍斷,因為蔗芽萌發所需水分和養分首先是由芽的下部節間供給的。坎種時,芽向兩側,一刀斷,不要砍裂蔗種。

3、種苗處理

包括曬種、浸種消毒和催芽。目的是提高萌芽率,加快萌芽速度,減少病蟲害。用儲藏過一段時間的蔗莖或中、下段蔗莖作種時,種苗處理尤其重要。

曬種:

新鮮種苗含水量高,需要曬種。曬種時先把較老的葉鞘剝去,留下嫩的葉鞘,陽光下曬2-3天。曬種可以提高溫度,促進酶的活動,加速種苗內蔗糖分的轉化,增強呼吸作用,打破種苗的休眠狀態,促使種苗儘快萌發。

浸種:

浸種使種苗吸收充足的水分使種苗從相對休眠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促進種苗的萌發。生產上主要採用清水浸種和石灰水浸種兩種方法。清水浸種以流水為好, 常溫下浸1-2天。方法是把整捆的蔗种放入清水中浸1-2天后,撈起,剝葉、砍種。

石灰水浸種用2%的濃度,浸12-24小時, 莖基部的種苗浸種時間可延長至36-48 小時。總的原則是:種苗嫩,溫度高時浸種時間短些,種苗老,溫度低時,浸種時間長些。石灰水浸種能夠殺死部分粉介殼蟲和病菌,兼有消毒作用。

催芽:

催芽方法較多,蔗區一般採用堆集法和堆肥法兩種。 堆集法是把種苗堆集在一起,靠自身發熱來提高堆內的溫度,從而促使種苗萌發。效果較好的是堆肥法,具體做法是:選擇背風、向陽、靠近水源的地方, 先鋪上一層大約10釐米厚的半腐熟的廄肥, 然後放一層20-25釐米厚的種苗,接著放一層廄肥, 再放一層種苗,如此堆3-4層,堆高大約1米,堆長和寬大約1。3米,在堆的四周蓋一層10釐米厚的廄肥,再用稻草、蔗葉、泥漿或塑膠薄膜覆蓋, 以保持堆內的溫度。堆肥溼度控制在手握不成團為度。封堆後需要經常檢查堆內的溫溼度,溫度控制在3 0℃左右,即用手摸感到熱乎但又不燙手為度。催芽程度以“根點突起,芽呈鸚哥嘴狀”即可。注意避免“鬍鬚根”,催芽所需時間大約是3-5天。催過芽的種苗,下種時蔗田要保持溼潤,如果土壤乾旱, 已萌發的根和芽會失水乾萎,出苗率反而降低。

4、下種期

依下種期的不同而分為春植(立春-立夏)、秋植(立秋-立冬)和冬植蔗(立冬-立春),我省大部分為春植蔗, 滇西南蔗區有一部分秋植蔗。

春植蔗的下種期:一般表土10釐米內的溫度穩定在10℃以上即可下種。

適期早種,是保證甘蔗高產的重要措施。早春季節溫度相對低一些, 種根先於蔗芽萌發,為幼苗的前期生長打下了基礎。同時,早種能夠早生快發, 充分利用高溫多溼的生長季,延長生長期,增加株高和莖粗,為高產創造條件。

5、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與甘蔗產量有密切的關係。如種植過稀則有效莖數少,產量不高; 過密則株弱莖細,死莖增多,蔗糖分低,畝產糖量也不高,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則是“依靠母莖,充分利用早期分櫱”。 因為母莖和早期分櫱的成莖率高(分別佔有效莖數的70-80%和20-30%),單莖重,糖分高。

下種量是合理密植的具體措施。下種量的多少要因氣候、 品種和栽培技術因地制宜確定。一般來說,氣溫高,水肥條件好的,下種量可少一些,反之則多一些;莖細、直立的品種可密一些,反之則稀。

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

保證全苗是獲得高產的條件之一。但是往往由於種苗的選擇或處理不當, 下種期不適,下種技術粗放,氣候失調或病蟲危害等等原因都會造成缺苗。所以, 必須做好查苗補苗工作。補苗時期:在萌芽基本結束,蔗苗長出3-5片真葉時, 發現缺株斷行達50釐米以上的就要及時補苗。

補苗用種苗來源:

①用假植苗來補, 即在蔗溝兩端或田邊按下種量的5%多播一些蔗種,以備補苗之用。

②用預育苗來補;

③移密補稀;

④挖不留宿根的蔗蔸來補。補苗技術:挖苗帶土,剪去半截葉片,澆足定根水。

2、間苗定苗

目的:拔除過多分櫱,減少養分消耗,使蔗株分佈合理,生長健壯。

除櫱原則:可歸納為“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強,去密留稀,去遲留早,去病留健,去淺留深。在操作上需要“穩”、“狠”相結合。“穩”就是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留有餘地。即根據甘蔗生長狀況和水肥管理水平,確定每畝有效莖數。在這個基礎上多留10-15%的苗, 同時大體上計算出每1米行長應留的苗數。狠”就是在確定了應留的苗數後,應堅決間掉多餘的分櫱, 以免白白消耗養分,影響生長。

間苗時間:一般在分櫱末期到伸長初期結合大培土進行。

3、中耕、除草和培土

除草:

甘蔗在封行之前,雜草容易生長,消耗養分遮蓋蔗苗, 所以要及時進行蔗田除草。一般結合中耕培土,以手工操作進行。 常用除草劑有“西馬津”和“阿特拉津”等,每畝用200-250克兌水50-75 公斤在甘蔗出苗之前噴霧處理土面,效果不錯,藥效長達3-4個月,噴藥1次就可解決苗期的雜草問題。

培土:

培土是甘蔗栽培上一項必須而又繁重的田間管理工作。一般要求進行三次。

小培土:在幼苗有6-7片真葉,出現分櫱時進行。培土高約3釐米有助於根系發育和促進早期分櫱的作用。

中培土:在分櫱盛期,蔗株開始封行時進行。培土高約6釐米,有促進生長的作用。

大培土:在伸長初期進行,培土高度20-30釐米。

作用:

①讓基部節與土壤接觸,誘發新根長出,形成更加龐大的根系,增強吸收能力, 促使地上部分迅速伸長;

②抑止後期分櫱的發生和防止倒伏。注意事項:將基部腳葉打掉, 使根點與土壤接觸。培土還能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並結合施追肥進行。

4、灌溉和排水

甘蔗的需水規律:甘蔗一生需水量大但不耐澇,總的需水趨勢是“兩頭少,中間多”。即萌芽期、分櫱期和成熟期需水量少,伸長期需水量大。 因此蔗田應分別保持“潤——溼——潤”狀態。雲南氣候是冬春乾旱,夏秋多雨。所以在甘蔗生長前期,需水量雖少, 但應加強灌溉。伸長期時逢雨季,一般不需灌溉。雲南有80%多的蔗地沒有灌溉條件。甘蔗不耐澇,蔗田積水會引起爛根,需及時排水。

5、剝葉和防倒

剝葉:隨著蔗莖的伸長,基部葉片自下而上逐漸枯黃,在甘蔗生長後期打去枯黃腳葉,有增產、促熟、增糖的作用。在溼熱蔗區, 剝葉可以降低田間溼度減少氣根和側芽萌發對養分的消耗,減輕鼠害和病蟲危害。不打腳葉的情況:由於打腳葉增加了蔗田的通透性,土壤水肥蒸發量大。 所以乾旱地不宜打腳葉,以利保水防旱;留種田不宜打腳葉,保證蔗芽不受損傷。 [4]

病蟲防治

編輯

病害防治

甘蔗最大的威脅來自於甘蔗病害。病害一經發生,即使用藥劑防治,收效亦不理想,因病原入侵組織內部,致使甘蔗首先在生理上、組織上和形態上發生病理變化,然後才表現各種病症,而大多數殺菌劑無法進入甘蔗組織內部發揮作用。因此,甘蔗病害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旨在消除一切有利於病原生長、發育、繁殖、傳播、致病等因素,用生物、物理、化學、機械的方法防治病害,使甘蔗病害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消滅越冬蔗螟、減少蟲源;甘蔗收穫時用小鋤低砍,及時清除蔗田殘莖、枯苗、枯葉,就地集中燒燬。蔗螟成蟲羽化前,將秋、冬筍砍除。白螟發生為害的地區,榨季開始後,可集中人力把發生枯梢的蔗莖,先砍送交糖廠,以防治越冬白螟。不留宿根的蔗田,將蔗頭犁起燒掉或將蔗田浸水3天,消除越冬蟲源。除此之外,選擇無螟害的健壯蔗

開乾洗店多久能夠收回成本匿名使用者 2018-04-26

小型店半年左右

開乾洗店多久能夠收回成本迷你小醬油 2018-08-07

我今年年初開了一家開洗店。看這個網上都是傳統乾洗店啊某某這個牌子啊。我只想說一句傳統的模式真的OUT。現在都是懶人經濟。很多客戶都習慣了網上消費。我開的這家澳貝森科技乾洗。就是結合了。網上接單和實體店多種經營的模式。我旁邊有一家傳統乾洗店。我看他生意很一般,每天坐在店裡等可人。我現在網路收單佔整個營業額的60%。還有40%就是靠這門店。所以我不要每天守在店裡。沒事,我就看看手機有沒有人下單。我現在,一天幾千塊錢收入吧。當初我投入的時候也就不到吃8萬塊錢。機器耗材花了6萬多 裝修兩萬成本早就收回了。就是有點辛苦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些幫助。

,肉質,長圓形,頂端急尖,被微毛,鑷合狀排列,內輪花瓣極小,退化成鱗片狀,被微毛;雄蕊長圓形,藥隔寬,頂端近截形;心皮長圓形,無毛,柱頭卵狀披針形,每心皮有胚珠1顆。

果實由多數圓形或橢圓形的成熟心皮微相連易於分開而成的聚合漿果圓球狀或心狀圓錐形,直徑5-10釐米,無毛,黃綠色,外面被白色粉霜。花期5-6月,果期6-11月。 [1]

分佈範圍

編輯

中國浙江、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均有栽培。原產熱帶美洲;全球熱帶地區有栽培。 [1]

生長習性

編輯

光照

番荔枝喜光耐陰,光照充足植株生長健壯,葉片肥厚。在果實發育階段增加光照可提高果實的品質。 [3]

溫度

番荔枝需要溫暖的氣候和適當的降水,不耐霜凍和陰冷天氣。普通番荔枝最適生長溫度平均最高為25-32℃,平均最低為了15-25℃,果實成熟最適平均溫度為25-30℃。番荔枝果樹安全越冬的臨界溫度為0℃。大部分的番荔枝都為半落葉果樹,在冬末或早春便進入自然休眠或環境條件引起的強迫性休眠。休眠使植株免除冬春晚霜或乾旱的影響。適當的冬季低溫利於加速落葉,促進萌芽。但低溫對誘發萌芽的作用並不像在其他落葉果樹那樣是必要的。在果實成熟期間的溫度既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遇上低溫,特別是13℃以下的低溫,果實會出現生理病害,經常會出現鏽斑病,推遲成熟時間。而溫度過高又會造成過早成熟,容易造成果實腐爛。 [3]

水分

番荔枝對水分比較敏感,水分過多過少都不利於植株生長。番荔枝在短期的水淹情況下生長即受到影響,造成落葉少花。灌溉或降雨對開花和早期坐果是重要的。這期間過於缺水,會導致落花落果,果實生長緩慢。同時,水分還會影響果實的品質,有報道澳大利亞有灌溉的番荔枝裂果率為9。8%,而沒有灌溉的番荔枝的裂果率為20%。番荔枝在低溼(相對溼度低於70%)情況下,落花增加,柱頭幹化,坐果明顯減少。昆士蘭東南部番荔枝盛花期,最熱的時候白天相對溼度常低於30%,生產上他們採用高密度種植、營造防風林和噴霧的方法來增加果園的溼度。但溼度過高(高於95%)又會把柱頭上的糖類分泌物稀釋,使花粉發芽率低,不利於受精。 [3]

土壤

番荔枝類果樹對各類土壤的適應性都很強。在砂質到黏壤質土上都能生長。但是要獲得高產和穩產,則以砂質土或砂壤土為好。因為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會影響開花坐果。而疏鬆的砂壤土則無此弊端,容易透過施肥和灌溉來控制生長。如土層淺薄,可培土加厚土層,改進排水,也可進行覆蓋,促使表土層吸收根的發育。 [3]

繁殖方式

編輯

播種

實生育苗在生產上使用僅侷限於普通番荔枝,雜交番荔枝不能做母樹。實生育苗種子來源十分重要,種子應來自優良品種(普通番荔枝)豐產、優質母株上大且果形端正的果實。最好是用同一品種人工授粉所結的果實。待果實充分成熟,果實為淡綠黃色,小果間縫合線明顯時採收取種。作為嫁接砧木培養,種子採集可降低要求。種子取出後洗淨,剔除不實粒和小粒種子,晾乾即可播種。如經貯藏的番荔枝種子,播種前要曬,以促進發芽。播前可用200ppm的赤黴素浸泡種子24-36小時,以促進提早發芽。苗床以肥沃砂質壤土為好,並施入腐爛有機肥抖勻。修溝起畦,畦寬以方便田間作業為準。採用條播、撒播均可,播種量每畝7-8千克。播後用細沙或細土覆蓋,稍壓實後淋透水,然後蓋草或塑膠農膜保溼。出苗後揭開蓋草或塑膠農膜,以免壓彎幼苗。幼苗期要注意水肥管理,一般3-4澆水一次,乾旱時每天澆水一次。到6-8片葉後可開始追肥,以利培育壯苗。 [3]

嫁接

番荔枝嫁接育苗一般選用普通番荔枝做砧木,這樣的砧木具有親和性好、樹形矮化、產期提早的特點。砧木的粗度一般達到0。8釐米左右時才能進行嫁接。嫁接時間:枝接一般在春季,而芽接則在夏秋季嫁接較好,冬季嫁接一般不能成活。番荔枝的接穗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的優良品種母樹的外圍枝梢,接穗採下後,將葉片剪去,保留0。3-0。5釐米長的葉柄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此法適用於生長季節樹液流動期進行,以便於砧木能剝離樹皮。 [3]

栽培技術

編輯

定植

番荔枝定植時,苗木應選用以普通番荔枝作為砧木的嫁接苗,種植時間選擇在春季最好,特別是在未萌芽前種植,成活率最高。也可在6-7月雨水季節定植,但要注意排水,番荔枝根部最忌積水。定植時對最好對苗木進行分級,從外地調入的苗木栽種前需在水中浸根3-5小時。此後將苗放入深20-30釐米的穴中,缺水的山地可適當加深10釐米,使根系舒展,邊填土邊提苗邊踏實,種好後在四周做1個樹盤,用稻草等覆蓋物覆蓋並澆足定根水。 [4]

肥水

番荔枝的施肥原則為根據樹體大小和不同生長階段科學施肥,以施用有機質肥為主,有機肥、無機肥結合的方式進行,逐步向綠色農業靠攏。一般1年施肥3次,第1次在冬季修剪前後,結合深翻土壤和清園進行,施用以有機肥為主,深挖深放,重施全施,施用全部有機肥,以及佔全年80%的磷肥、20%的氮鉀肥;第2次於夏期果開花後的幼果期間(5-6月),施全年總量的氮肥35%、磷肥10%及鉀肥20%;第3次在冬期果幼果期間(9-10月),施用全年總量的氮肥35%、磷肥10%及鉀肥35%。施用時一般應挖溝填埋,不應撒施,挖溝可挖條溝、環狀、半環狀、放射狀等。並且根據樹體情況還可進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也是補充果實和樹體營養的有限途徑,根外追肥可選用植物動力2003、天達2116、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 [5]

水分

首先要做好田間的排灌設施,防止大旱和大澇,灌水時期應在發芽至開花期、新梢生長和幼果膨大期、迅速膨大期、採果後及休眠期,並且視情況適當澆水。番荔枝根部最忌積水,因此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果園積水。 [5]

修剪

番荔枝每年都要進行修剪,以保持樹形和促進花芽分化。修剪一般每年分2次進行,冬(1-3月)、夏(6-9月)各1次,修剪的目的就是縮小樹幅、矮化植株、整理樹形,冬季修剪要進行整株人工強制落葉,以促使花芽分化,且使生長整齊。番荔枝結果形一般控制為圓頭形或半圓頭形,修剪是進行反季節生產的關鍵技術。 [5]

病蟲防治

編輯

炭疽病

危害症狀:主要造成落葉、黑果、爛果。

防治方法:在新梢抽發和謝花座果期,噴藥1-2次,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0%的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 [6]

根腐病

引發病因:積水、傷根、高溫高溼、施用未腐熟的垃圾雜肥易引發該病,施用發酵腐熟的豆麩、禽畜糞等有機肥,有利抑制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以防為主,及時挖除病株燒燬,跡地撒施10:1的石灰、硫磺粉,每株地施0。5公斤。 [6]

蒂腐病

危害症狀:主要引起死苗,枯梢、爛果。

藥劑防治:新梢萌發後或謝花座果期,噴藥1-2次(可結合炭疽病防治),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0。5%的波爾多液。 [6]

紅蜘蛛

防治方法:查蟲適時噴藥,查不到捕食蟎,紅蜘蛛密度每葉2只以上,並趨發展上升時,全面噴藥:用1。8%的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5%的噠蟎靈1500-2000倍液或24%的螺蟎酯懸浮劑3000-5000倍液防治。 [6]

介殼蟲

防治方法:在春秋兩季新梢期和幼果期。用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倍液防治。 [6]

主要價值

編輯

營養

番荔枝

每100克番荔枝果肉組織營養成分的含量:水分為8。36克,可溶性固形物18。0%-26%,脂肪0。14%-0。3%,礦物質0。6%-0。7%,碳水化合物23。9%,鈣0。2%,磷0。04%,鐵1。0%,有機酸為0。42%,含總糖15。3%-18。3%,維生素C為0。265克,蛋白質含量為1。55克等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物質。 [7]

保健

番荔枝具有啟用腦細胞的功效,在中國以外常用來治療腦萎縮。患者經常食用釋迦,對於病症的減輕有明顯的輔助食療作用,此外,釋迦纖維含量較高,能有效地促進腸蠕動,排走積存在腸內的宿便,同時,它還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能夠有效延緩肌膚衰老,美白肌膚。 [8]

美國專家從1970年開始,就針對番荔枝進行了20多項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番荔枝的萃取物可有效對抗12類癌症的惡性細胞,其中包括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胰腺癌等。同時,番荔枝還具有抗真菌和抗寄生蟲的功效,此外,它還能幫助調節血壓,還是一種抗抑鬱劑和廣譜抗生素。 [9]

觀賞

番荔枝除可作熱帶果樹種植外,適宜在園林綠地中栽植觀賞,孤植或成片栽植效果均佳。

落葉喬木,高10-15米,胸徑達1-1。5米;樹冠開展,分枝多而密,莖枝粗壯,多節瘤,常有彎曲現象;樹皮厚,不規則開裂,具乳汁。

葉長圓形,長15-30釐米,寬6-9釐米,先端圓或鈍,基部圓或鈍,幼時上面被鏽色柔毛,後兩面均無毛,中脈在上面呈凹槽,下面渾圓且十分凸起,側脈30對以上,相互平行,兩面稍凸起,網脈細;葉柄圓形,長約10釐米。

花梗被鏽色柔毛;花萼裂片披針形,外面被毛;花有香甜味,花冠裂片卵形,全緣。漿果球形,直徑3-4釐米,可食,味如柿子;種子卵圓形,長約2-3釐米,黃褐色,具光澤,疤痕側生,長圓形。花期6月,果期10月。 [1]

生長習性

編輯

牛油果喜光,喜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寒,僅個別品種可忍受短期0度低溫,在世界上40°S-40°N有栽培,適宜年均溫度20-25℃,抗寒力因品種不同而異(墨西哥系的耐寒性比較強,瓜地馬拉系和西印度系的耐寒性較弱),抗寒品種可耐-6℃低溫,抗寒力低的品種遇0℃低溫則乾枯,需要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根淺,枝條脆弱,不能耐強風,大風影響可導致減產,對土壤適應性較強。 [3]

地理分佈

編輯

牛油果原產於墨西哥和中美洲,後在加利福尼亞州被普遍種植,因此加利福尼亞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牛油果生產地,在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有種植,但以美國南部、瓜地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並形成了墨西哥系、瓜地馬拉系、西印度系三大種群,中國的廣東、海南、福建、廣西、臺灣、雲南及四川等地都有少量栽培。 [4]

繁殖方法

編輯

牛油果多用種子繁殖,也可用嫁接繁殖,播種時要剝去種皮在砂床催芽,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避風之地種植,株行距以5*(6-7)米較適宜,品種混栽可保證授粉。嫁接最好用容器育苗,苗徑粗0。8-1釐米便可嫁接。 [3]

栽培技術

編輯

定植

苗間50-60釐米定植,栽植株行距5-6米,嫁接苗定植3-4年或實生苗4-6年開花結果。

覆蓋

牛油果是在熱帶雨林條件下、在競爭陽光中生長的果樹,高溫高溼的環境使其快速生長,若環境條件不具備則生長慢。故國外牛油果栽培多強調初期在植株附近生草或種綠肥,並在根際附近大量覆蓋,透過覆蓋增加表土有機質,形成與原產地相似的雨林根際環境,穩定根際生態條件,促進能抑制根腐病活動的微生物的繁殖。故從幼樹期到樹體本身能透過落葉形成覆蓋層和根腐病發生前,進行樹盤幼樹特別重要。在冬季開始覆蓋,春天補充厚度,到夏天便能形成很好的覆蓋層。根際覆蓋還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減輕乾熱對牛油果的損害,夏降土溫,冬升土溫,增加土壤有機質,減少雜草,防止坡地水土流失。但雨季要防覆蓋土壤過溼。

施肥

每年常規應用氮肥4次以上,通常是撤施或是經由灌溉系統施,成年樹幼果期施有機肥每株50公斤,複合肥50克,採收後再施一次,數量加倍。當葉片分析指明磷、鉀含量低時施用磷、鉀肥,在某些型別土壤上可以透過施用含鋅的肥料或葉面噴施鋅,春天新葉開展時噴施最有效,作物生長在鈣質土或氧含量低的土壤上最有效的方法是將螫合鐵溶液注入根區。某些土壤和灌溉水中有氮時用氮量應降低,樹上很少見到有新葉生長並且葉色灰白或結果多時,則要增施氮肥。 [3]

排水

牛油果週年常綠,全年均需保持根際土壤溼潤,對土壤乾旱十分敏感,一旦缺水,生理機能受阻,樹勢衰弱,導致落葉落果,冬季抗寒力降低,故乾旱時要適當灌水。從坐果到果實成熟,保持土壤水分至關重要,坐果的第一個月若受旱幼果嚴重脫落。在海南島,4-5月的乾熱天氣使油梨嚴重落果。故若連晴10-20天,園地土壤開始微裂,就應及時灌溉;降雨量長期低於蒸騰、蒸發量,也應補充灌水。但灌水要恰到好處,既要充足,又切忌過量,一般以溼透土壤為妥,若過溼,會加劇根腐病,又會降低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最好用噴灌或滴灌,漫灌可能使根系腐爛,滴灌可節水50%-60%。若干旱葉片開始捲曲,還可進行樹冠噴水。雨季要注意排水,平地果園尤為注意。 [3]

病害防治

編輯

炭疽病

危害:炭疽病是牛油果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成熟果實,也可侵染葉片、嫩枝、花及幼果,引起落果及果實腐爛,縮短貨架期。一般果實成熟後發病,果熟前病斑直徑不超過5毫米,圓形,輕微凹陷,棕色或黑色。條件適宜時,病斑擴充套件很快,凹陷明顯,病斑中心出現輻射狀開裂,最終病斑連片,出現粉紅色分生孢子堆。隨著果實逐漸成熟,病原菌能侵入果肉,造成黑綠色幹腐。

防治:清除果園內發病枝條,剪除病葉,消除傳染源,採後儘早進行低溫預處理和低溫貯藏,幾乎所有牛油果品種對該病原菌都敏感,防治的關鍵是儘量減少其他果實病害發生(尤其是尾孢斑點病)及避免果實運輸中的機械損傷。

瘡痂病

危害:受害果實初期產生輕微的圓形褐色疤狀突起,後變褐色至淺紫色,果實成熟後病斑聯合、中心凹陷、果皮粗糙。該病害侵染果實後不影響其風味品質,但外觀質量嚴重下降。在幼果期,如遇陰冷、潮溼天氣,該病害發生嚴重。還可為害葉片,受害葉片出現棕色斑點,葉片皺縮,病斑進一步發展呈星形,中心穿孔。葉片受害經常發生於樹冠頂部,且病斑多在葉背紋理內,病斑小,離散不連續,不易觀察。葉柄和小枝病斑卵圓形,容易和介殼蟲造成的斑點混淆。

防治:剪除發病枝條以減少病原物,噴灑波爾多液或其他銅製劑。

尾孢斑點病

危害:可為害葉片、莖幹和果實。侵染果實,在其表面形成枯斑或導致表皮開裂,裂縫可引起炭疽菌侵染。侵染葉片時,首先在葉面出現2~5毫米的枯斑,初褐色,後變為紫色,斑點擴充套件到葉片兩面,形狀不規則,嚴重時,枯斑連合形成較大枯斑。

防治:採用化學防治,噴施銅製劑和嘧菌脂於枝條和果實。

小穴殼果腐病

危害:採摘前感病果實症狀不明顯,病斑小而淺,在果實採收軟化後熟過程中症狀變明顯。初期果皮出現小而不規則的褐色至紅色病斑,由於病菌侵入維管束,剝開果皮可以看到果肉出現褐色條紋,隨後果蒂部出現紫褐色不規則形病斑。隨著果實後熟,表皮病斑逐漸變長變黑並凹陷,褐色果皮覆蓋一層灰褐色的菌絲體和孢子,流出褐色果肉和汁液,散發難聞氣味。

防治:剪除病死枝梢,清除枯木和病果,選擇晴朗天氣採果,加強果樹營養,減少其他病害發生。

蒂腐病

危害:果蒂首先感病,果實蒂部周圍出現輕微枯萎,隨果實成熟,病菌侵入果實,圍繞果蒂出現明顯的黑色腐爛,病健部分界明顯。並逐漸擴充套件至整個果實表面,病菌侵入果肉,引起組織變色,降解,散發難聞氣味,從而降低果實品質。

防治:病原菌可以存活在寄主病殘體上。所以要及時清除傳染源,避免園區內病殘體積累。在果園較低部位澆水,可預防病菌向高處果實移動。消除水分脅迫可減少侵染。在樹下覆蓋薄膜或雜草等可促使病殘體加速分解。另外,陰雨天勿採收。

疫黴果腐病

危害:在採前和採後疫黴均可引起果實腐爛,還可導致莖幹潰瘍和腐爛。感病果實常在近蒂部出現黑色圓形病斑,病菌可侵入果肉。

防治:剪除發病的枯枝、莖幹,清理果園,清除落果、病果,防止病原再侵染。植株下覆蓋厚的覆蓋物,抑制土壤中病菌擴散為害。

Top